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单向光闸的传输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10-18 19:35
【摘要】:为了实现对办公环境和涉密信息的保护,很多涉密单位往往采用物理隔断的方式。这种物理隔断意味着完全的断开,影响了涉密网络环境中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其他业务需要,并且由于可以完成信息交换的载体可能会成为泄密的工具,涉密网络环境的安全问题仍然存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光介质及其传输设备功能单向性特点,采用光纤网卡,分光器等设备,以单向光纤为传输介质,在硬件层面保证单向隔离的基础上建立逻辑传输通道,实现文件数据的单向无反馈传输,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泄密现象的发生。本文设计了一种私有传输协议对涉密网络环境进行信息传输控制。私有传输协议可以对传输过程进行管理、控制,中断一切TCP连接,将文件数据利用该协议进行封装和解析。任何网络数据必须落地成文件才能经过单向光闸传输控制系统;结合Libpcap技术与PF_RING技术的优势,设计了基于千兆光纤网卡的高速数据包捕获模块。最后设计了文件同步模块和数据库同步模块,并完成单向传输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对文件同步以及数据库同步功能进行了多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满足涉密网络环境单向传输的需求。
[Abstract]:In order to protect the office environment and secret information, many secret units often use physical partition. This physical partition means complete disconnection, affecting the data exchange and other business needs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in a confidential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since carriers that can complete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may become a tool for disclosure. Security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he secret network environment.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uni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medium and its transmission equipment, adopts optical fiber network card, optical splitter and other equipment, takes unidirectional optical fiber as transmission medium, and establishes logical transmission channel on the basis of hardware level to ensure unidirectional isolation. Realize the one-way non-feedback transmission of file data, and prevent the leakage of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is paper, a private transport protocol is designed to control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a secret network environment. Private transport protocol can manage, control, interrupt all TCP connections, and encapsulate and parse file data by this protocol. Any network data must be landed as a file to pass through the one-way optical gate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Libpcap technology and PF_RING technology, a high-speed packet capture module based on gigabit optical fiber network card is designed. Finally, the file synchronization module and the database synchronization module are designed, and the un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functions of file synchronization and database synchronization are tested in several group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meet the demand of one-way transmission in secret network environment.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09;TP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勇,林闯,吴建平;网络传输控制的综合性能评价标准[J];计算机学报;2002年08期

2 孙杰;郭伟;;认知无线网络中一种新的反压式传输控制机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2期

3 周志钊,韩正之;基于明确丢失应答的异质网络传输控制[J];通信技术;2003年01期

4 赵军;;浅析网络传输控制的综合性能评价标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15期

5 陈立家;江昊;吴静;郭成城;徐武平;晏蒲柳;;车用自组织网络传输控制研究[J];软件学报;2007年06期

6 阚保强;范建华;;智能干扰攻击下的无线网络最优传输控制[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2年10期

7 张俊萍;;数据通信中的传输控制[J];电子技术;1989年02期

8 张鸿鸣,朱智昕;传输控制及网络管理[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0年01期

9 蒋灏东;;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信息传输控制[J];信息系统工程;2013年06期

10 何宝宏,林守勋,林宗楷;一种增强的因特网语音工具传输控制机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天云;IP和ATM网络中的视频存储、传输控制及终端表示[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冠齐;多道光纤通信传输控制系统的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高强;基于换能器阵的超声驻波悬浮传输控制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俊敬;振动传输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王精丰;基于单向光闸的传输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5 王文博;外延设备硅片传输控制软件研发[D];郑州大学;2013年

6 张明华;基于RTP的视频传输控制方法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王继先;视频传输控制方法的研究(基于RTP)[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思;基于RTP的视频传输控制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昆;数字媒体节目的传输控制技术[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年

10 李宁宁;Ad Hoc网络传输控制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80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280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1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