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布里渊和瑞利散射的增敏型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发布时间:2018-12-13 01:59
【摘要】: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由于其具有长距离、大范围、多参量传感、精度高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型土木工程、光纤通讯、电力工业等大范围、长距离、高危险领域的结构健康监测中。温度和振动作为静态参量和动态参量的两个典型参量,对于它们的分布式监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和基于相干瑞利散射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技术(Φ-OTDR)是两种十分重要的光纤传感技术。BOTDR能够同时解调光纤沿路的温度和应变分布;Φ-OTDR可以实现对振动的多点分辨。这使得这两种技术受到了关注,他们应用于分布式传感方面的研究被广泛的报道,并且越来越成熟。但是这两项技术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BOTDR系统由于布里渊信号光十分微弱,温度测试精度和传感距离受到了限制。而在传统的Φ-OTDR系统中,光源的波长是固定的,此时产生的相干瑞利散射信号仅对振动敏感,所以系统的传感参数单一,且受限于脉冲重复周期,频率响应范围存在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了获得高动态范围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分布式温度传感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单光子探测技术的布里渊分布式温度传感系统。利用单光子探测技术,可以解决BOTDR中微弱光探测的问题。该系统利用瑞利散射光与布里渊反斯托斯克光强度的比值(RASR)对光纤沿线的温度进行测试。采用光纤光栅(FBG)滤波器串从背向散射光中提取出布里渊信号光。经过滤波器后,布里渊散射光相对于背向瑞利散射光具有23dB的抑制比。在对脉冲光不进行任何放大的前提下,该系统获得了18dB的动态范围(相当于90km的传感距离),温度测试误差小于1℃。此外,该系统能够同时获得1.2m的空间分辨率,2.28℃的温度测试误差和8.5dB的动态范围(相当于42.5km的传感距离)。2.为了能够使分布式传感系统能够同时对温度和振动敏感,设计了一种融合Φ-OTDR与FBG对的温度/振动同时传感系统。在这个系统中,FBG对的结构使得弱反射、具有高斯反射谱的FBG对能够像滤波器一般将温度造成FBG波长的改变变成反射光功率的变化。这种方式使得将组成FBG对的两个具有相同性质的弱反射FBG嵌入到传感光纤中,Φ-OTDR系统中的窄线宽激光器便可以用作FBG对的工作激光器。实验结果表明这个融合系统能够在20.4km的传感光纤上,以10m的空间分辨率实现了对81Hz扰动事件的测试,事件定位的信噪比达到了7.5dB。同时系统还能够实现多点温度的传感,温度测试精度达到了0.12℃。3.为了拓展基于Φ-OTDR的分布式振动传感系统的频率响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单端的融合马赫-泽德干涉仪(MZI)和Φ-OTDR的宽谱振动传感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同时将不同频率的脉冲光和连续光注入到传感光纤中。在光纤末端,我们设计了一个频移反射镜(FSM)使得连续光能够反向传输回至光纤前端。这样将使得背向散射的瑞利散射光和反向传输的连续光都能够与本振光在光纤前端相干,从而构成了一个单端的传感系统。基于频分复用技术的原理,瑞利散射光和MZI获得的干涉信号能够通过不同中心频率的数字带通滤波器进行区分,因此Φ-OTDR和MZI可以毫无干扰的同时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6.35km的传感光纤上实现振动的定位,频率响应能够达到1.2MHz。这个单端的系统能够获得振动的定位以及具有较宽的频率响应范围,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基础通讯和交通的健康监测中。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旭苹;王峰;路元刚;;基于布里渊效应的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11期

2 解占林;王英民;王奇;鱼海涛;;基于动态布里渊线宽的海水温度反演[J];激光技术;2012年04期

3 万生鹏;何兴道;高益庆;;布里渊功率应变系数的理论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4 廖毅;周会娟;;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展及展望[J];半导体光电;2008年06期

5 李永倩;李欢;王虎;;布里渊回波分布式传感系统的解析模型与仿真研究[J];光电工程;2013年04期

6 高进;王锐;王东元;;具有两级外差解调的布里渊光纤温度、应力传感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4年05期

7 丁迎春,吕志伟,何伟明;布里渊放大研究的进展[J];激光技术;2002年04期

8 李晓娟;杨志;;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分类及发展[J];电力系统通信;2011年02期

9 董武勤;贾振红;;光纤传感器中布里渊增益系数与应变关系的理论研究[J];激光杂志;2008年06期

10 刘磊;张治国;张民;刘明涛;张小频;;一种基于暗脉冲光布里渊时域分析仪的延长传感距离的方法[J];光子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航杰;;布里渊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李芳菲;崔启良;李敏;贾茹;杨凯锋;张剑;周强;邹广田;;高温高压条件下氨的布里渊散射光谱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长江;杨经国;;聚苯乙烯的受激布里渊散和光损伤[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4 何伟明;刘红博;哈斯;吕志伟;;微弱光信号布里渊放大的噪声抑制研究[A];豫赣黑苏鲁五省光学(激光)学会联合学术2012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王月珠;陈德应;鞠有伦;王骐;马祖光;;用被动式受激布里渊相位共轭腔改善光束质量[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6 陈德应;王月珠;鞠有伦;马祖光;;用主动式受激布里渊相位共轭腔获得优质强激光[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荣辉;多波长布里渊掺铒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王双义;基于布里渊放大的激光串行组束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高玮;高放大率低噪声布里渊放大技术及光谱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何周;布里渊型光纤陀螺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李存磊;基于多波长光源的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梁浩;基于序列编码探测脉冲的布里渊光纤传感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何建平;全尺度光纤布里渊分布式监测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洪伟;窄线宽布里渊光纤激光器与布里渊光纤陀螺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周会娟;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航;全氟碳系列介质的SBS百皮秒脉冲压缩及布里渊放大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Sanogo Diakaridia;长距离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滕雷;基于布里渊动态光栅的高精度分布式横向压力传感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詹伟伟;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传感技术中频谱信号的分析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王雪;基于多模声波导光纤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袁程旭;基于超长环形激光器泵浦的布里渊分布式传感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王瑞雪;分布式传感光缆温度及应变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袁飞;基于LEAF光纤的BOTDA温度和应变同时测量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姚雨果;布里渊光时域反射光纤传感技术中的信号处理与编码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余桥;多功能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75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375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f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