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康复机器人用弹性驱动器结构及力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4 12:05
【摘要】:串联弹性驱动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SEA)作为康复机器人的动力源,可以达到柔性驱动的目的,决定着整个康复机器人的柔顺性和安全性。本论文针对目前传统刚性驱动器柔性不足而带来的可穿戴性和安全性问题,在其基础上增加弹性组件,设计出了一种变刚度活塞式SEA及其力控制系统,最后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对上述部分结论进行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概述国内外传统SEA结构、变刚度SEA结构以及力控制策略的研究情况。根据康复机器人的工作要求和人体肌肉的刚度加强型特征,在传统固定刚度SEA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刚度活塞式SEA样机方案;并对传统SEA和活塞式SEA在紧凑性方面进行比较,并在受径向或轴向载荷时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得出活塞式变刚度SEA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较强、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其次,以单刚度SEA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基本控制策略如位置源和力源,分别进行了开环和闭环频域比较和分析,探讨了弹簧刚度、等效质量等参量对系统稳定性、快速性以及驱动带宽的影响;最后对双串联SEA和单刚度SEA的抗冲击性能进行频域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得出力源控制法在各方面的性能比位置源要理想,且双串联SEA在高频信号冲击时,比单刚度SEA具有更强的抗冲击性能。然后,以肘关节为例,根据不同工况建立了SEA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经简化分析后提出了控制方案,并设计了干扰反馈调节系统;考虑外界扰动,对比分析系统的阶跃响应变化情况;对干扰观测器的可行性以及带有干扰观测器的SEA力控制系统的响应能力进行了证明。所得结果证明了此系统具备很强的抗干扰性能,能快速响应输入且精度较高。这些数学模型为设计实际的物理环节,构建真实的力伺服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Adams和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搭建了SEA虚拟样机仿真平台,验证了力源控制模型两大特性(力输出特性和输出阻抗),并对SEA驱动端速度/位移跟随特性进行分析。与直接做物理样机实验相比,虚拟样机技术节约成本,为SEA的力控制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对于实践和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Abstract]:As the power source of rehabilitation robot, series elastic actuator (Series Elastic Actuator,SEA)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flexible drive, which determines the flexi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whole rehabilitation robot. In this paper, a variable stiffness piston type SEA and its force control system are designed to solve the wearabi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caused by the lack of flexi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rigid actuators,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elastic components are added, and a variable stiffness piston type piston actuator and its force control system are designed. Finally, the virtual prototype technology is used to verify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concrete research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SEA structure, variable stiffness SEA structure and force control strategy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requirement of rehabilitation robot and the stiffened character of human muscl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fixed stiffness SEA structure, a variable stiffness piston type SEA prototype is proposed. The compactness of traditional SEA and piston SEA is compare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strength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when subjected to radial or axial load. It is concluded that piston variable stiffness SE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 structure, strong bearing capacity and strong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Secondly, taking the single stiffness SEA mechanical mod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wo basic control strategies, such as position source and force source, the open-loop and closed-loop frequency domai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and the spring stiffness, equivalent mass and other parameters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speed and driving bandwidth; Finally,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double series SEA and single stiffness SEA is compared in frequency doma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rce source control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osition source, and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the double series SEA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stiffness SEA when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is impacted. Then, taking elbow joint as an example, the dynamic model of SEA system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After simplified analysis, the control scheme is put forward, and the disturbance feedback regul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Considering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 the step response of the system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isturbance observer and the response ability of the sea forc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disturbance observer are pro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strong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fast response to input and high precision. These mathematical model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designing the actual physical link and constructing the real force servo control system. Finally,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of SEA virtual prototype is built through the joint simulation of Adams and matlab/simulink.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force output characteristic and output impedance) of the force source control model are verified, and the velocity / displacement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 driver a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physical prototype experiment, the virtual prototyping technology can save the cost and la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orce control design of SEA. It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耀兵,季林红,黄靖远;一种神经康复机器人的研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2 李庆玲;孙立宁;杜志江;;上肢康复机器人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机械设计;2008年09期

3 ;下肢康复机器人[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年06期

4 杨启志;曹电锋;赵金海;;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的分析[J];机器人;2013年05期

5 高从军;欧洲康复机器人发展现况及前景[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9年05期

6 程明,任宇鹏,高小榕,王广志,季林红,高上凯;脑电信号控制康复机器人的关键技术[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3年04期

7 杜志江,孙传杰,陈艳宁;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8 徐国政;宋爱国;李会军;;康复机器人系统结构及控制技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4期

9 邢科新;黄剑;徐琦;何际平;姜军庆;;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的鲁棒控制研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9年01期

10 刘攀;张立勋;王克义;张今瑜;;绳牵引康复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学军;;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临床研究与未来展望[A];2012中国康复医学会实用康复论坛暨运动康复新理念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2年

2 王俊华;;康复机器人发展概况[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毕胜;季林红;纪树荣;;神经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吴军;黄剑;王永骥;;集成运动意图辨识与虚拟现实环境的上肢康复机器人[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毕胜;;康复机器人训练技术[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6 陈勃帆;杨俊友;王硕玉;白殿春;;全方位下肢康复机器人逆运动学研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4年

7 白跃宏;徐义明;殷跃红;;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研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8 万大千;徐义明;白跃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白跃宏;徐义明;殷跃红;范渊杰;;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研制及临床应用[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10 许光旭;;步态训练的新选择——LokoHelp康复机器人[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刘云丽 实习生 李小蕾;我市一民企原创研发的项目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N];安阳日报;2012年

2 杨红军 曹洪田 王婷;科技创新攀新高 华丽转身上精品[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靳莹;“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问世[N];光明日报;2014年

4 通讯员 靳莹 记者 冯国梧;“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问世[N];科技日报;2014年

5 记者 赵晖;瘫痪人士只要一“想”就能动[N];天津日报;2014年

6 佘惠敏;期待更多的“神工一号”[N];经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雯;五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方案及评价系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孟凡成;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增强学习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邢科新;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洪颖;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吴军;上肢康复机器人及相关控制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姜莹;全方位移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7 杨勇;手臂康复机器人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史小华;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9 李醒;五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10 罗东峰;桌面式上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齐;基于加速度计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示教训练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梁霞;基于并联机构的腿部康复机器人运动单元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秦江伟;被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控制系统开发[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褚亚奇;基于患者疼痛感的康复机器人系统控制方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5 宋新旺;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6 张莹;上下肢协同康复机器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张瑞雪;三自由度主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开发[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周海涛;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翔宇;基于主动康复策略的手部外骨骼机器人控制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徐文墨;基于sEMG的上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39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439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b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