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面向上肢康复机器人人机交互的运动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7 13:23
【摘要】:随着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脑卒中医疗康复领域,康复机器人各方面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的算法优劣直接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效果。康复机器人是集机械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及康复医学为一体的“人机交互”系统。上肢康复机器人需要机器人和上肢极性协调运动,柔顺的人机交互运动控制算法有助于提高人机交互的操纵性。根据前期参与上肢康复机器人项目的样机研制中,分析样机存在的问题。康复机器人样机的研制上,机械,电路的改进使得机器人的整体性能有了提升,但是康复机器人的核心控制算法还有缺陷,直观的表现在机器人人机交互过程中人机交互协调运动不佳,以及卡顿、振动等直观现象,需要找到根本问题所在,再综合在控制算法中进行解决。为了研究各种单一变量对交互性能的影响,论文对多维康复机器人系统进行了简单化,首先搭建了单自由度的“硬件在环(HIL:Hardware-in-the-loop)”实验系统,基于此系统,开展了以下研究:(1)六维高精度力/力矩(F/T)传感器的前置信号处理。用于表征人机交互力学特性的多维传感器数据需要实时、准确地采集并反馈到控制系统,但交互过程中传感器的微弱传输信号会受到电磁等随机噪声干扰,影响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精度,需要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前置滤波处理。论文在考察多种数字滤波算法基础上,采用卡尔曼滤波对采集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2)复杂的摩擦力辨识。机电系统中摩擦力客观存在,作为人机交互系统的康复机器人设备,操作体验不仅受到来自于运动副表面摩擦力的影响,而且样机使用了谐波减速机使得摩擦力的负面表现更加不容忽视。论文分析了各种干摩擦模型的特性,最后选择LuGre摩擦模型来辨识系统的摩擦力,验证了该摩擦模型可以精确表征系统的摩擦特性,研究了基于LuGre摩擦模型对系统的影响,并对系统的摩擦参数进行精确辨识,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选择和参数辨识的合理性。(3)优化了系统控制策略。论文将精确辨识的摩擦力作为前馈补偿,对算法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摩擦补偿阻抗控制表现了较好地柔顺控制效果。(4)为了获得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论文最后初步研究了基于触觉特性的控制策略,多方面来研究人机交互柔顺性的影响因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晓东;唐俊杰;许杜峰;陈鑫玉;;卡尔曼滤波在应变式力传感器中的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07期

2 张云;刘泰;;脑卒中运动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现状[J];广东医学;2009年07期

3 李义强;周惠兴;;精密伺服用无铁心永磁同步直线电动机研究综述[J];微电机;2008年05期

4 郭明威;朱家海;;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温度误差的数字补偿技术[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年05期

5 叶云岳,陆凯元;直线电机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1年03期

6 李杰,韦庆,常文森,张彭;基于阻抗控制的自适应力跟踪方法[J];机器人;199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珊;人体上肢与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吴建华;高加速度直线伺服系统的快速高精度定位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邹振宇;基于DSP的Kalman滤波器的算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杨振;基于阻抗控制的机器人柔顺性控制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胡宇川;偏瘫上肢复合运动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制[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67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467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4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