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伺服电机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图文】:
图 4-6(a)为固定增益补偿下的同的同步误差曲线。由图 4-6 可知,WNN控制方面性能更加优越。固定增益补偿器在受到外部负载扰动后,,协同误差曲线固定增益补偿算法相比,在系统发生扰统协同误差更小,其峰值是固定增益补快,受到扰动到重新恢复稳态的时间是好的协同性能,说明了所提算法的优越综上所述,在协同性能上,基于小波控制性能,在存在外界扰动的情况下,式易受扰动影响的问题,从理论上能够4.5 本章小结本章重点研究了多伺服电机运动控
图 5-2 Beckhoff 嵌入式控制器 CX8090Fig.5-2 Beckhoff Embedded Controller CX809频率达到 400MHz,其标准配置包括 512MBBRAM,1 个 USB 接口,2 个以太网 R接口,其最大功耗为 3w,I/O 端子模块供电电高端伺服驱动器是专为高速、高动态定位任herCAT 开发的[76]。如图 5-3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2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善慧;梅雪松;李健;何奎;文庆;;多色套准系统前馈自抗扰控制器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2 涂晓曼;邹俊忠;张见;;基于伺服电动机的电子凸轮控制系统研究[J];微特电机;2015年01期
3 程斯一;纪文刚;王志俊;;基于模糊PID的多伺服电机交叉耦合同步控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余胜威;曹中清;;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J];计算机仿真;2014年09期
5 王吉岱;梁存仙;孙爱芹;孙建;;基于ARM7的电子凸轮技术实现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4年07期
6 王波波;曹巨江;焦楠;;基于优化方法的简谐梯形通用凸轮曲线的反求设计[J];机械传动;2014年02期
7 彭晓燕;刘威;张强;;基于改进型偏差耦合结构的多电机同步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8 党选举;徐小平;于晓明;姜辉;;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小波神经网络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3年01期
9 季明逸;游有鹏;;基于偏差耦合法的同步控制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年21期
10 曹玲芝;马跃军;;基于偏差耦合的PMSM滑模变结构同步控制[J];微特电机;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琦;高动态响应的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2 许雄;实时以太网下多轴运动控制的同步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刘达;造波机系统运动控制及其网络化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白勇军;大型重载伺服机械压力机的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鲁文其;永磁同步电机工程伺服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涵;基于群集运动的多轴协同控制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牛满岗;基于人工势场的多电机同步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岳路;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袁新星;多电机同步联动消隙伺服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姚武军;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6 刘艳;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7 张少林;基于网络的多轴运动控制技术及电子凸轮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根华;实时以太网EtherCAT网络研究及在多轴运动中的应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9 郑青春;基于EtherCAT的超高速卷接机控制系统架构及其实时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候志强;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参数优化在炉温监控系统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1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52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