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型光纤法布里-珀罗折射率传感器及光谱分析方法研究
【图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芯光子晶体光纤(hol-low-corephotoniccrystalfiber,HCPCF)的在线型光纤F-P干涉仪,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了其折射率传感特性。同时提出基于标准差计算的解调方法,即通过计算干涉谱与其平滑线之间的光强标准偏差来实现对溶液折射率的解调。结果表明,新的解调方法有利于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且有利于实时检测中数据的快速自动化处理。1原理1.1折射率检测原理基于HCPCF的在线型光纤F-P干涉仪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HCPCF形成光纤内空气腔,HCPCF的一端与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SMF)熔接,另一端与另一小段SMF熔接。SMF的纤芯折射率与HCPCF不同,根据菲涅尔反射原理可知,此干涉仪结构有三个反射面,分别为图1中所标记的M1、M2和M3。该结构包含三个干涉腔:反射面M1和M2构成长度为L1的干涉腔1,M2和M3构成长度为L2的干涉腔2,M1和M3构成长度为L1+L2的干涉腔3。图1基于HCPCF的在线型光纤F-P传感器结构示意图三个反射面的反射率R1、R2和R3分别表示为R1=R2=nSMF-nHCPCFnSMF+n[]HCPCF2,R3=nSMF-nEXnSMF+n[]EX2(1)式中nSMF、nHCPCF和nEX分别为SMF、HCPCF的纤芯折射率和外界待测溶液的折射率。HCPCF
配制不同浓度(质量分数为0%-60%,间隔5%)的蔗糖溶液,溶液的折射率用阿贝折射仪进行校准。将光纤F-P传感器浸入溶液中,反射回来的干涉谱由解调仪(SM125,MicronOptic公司)进行探测,信号数据由计算机记录并分析。在换不同浓度的溶液测量之前,传感器端面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并吹干。实验在室温下进行,重复三次来验证传感器的重复性。3实验结果与讨论3.1折射率响应特性实验测得的传感器在不同浓度(择取0%、30%和60%)蔗糖溶液中的干涉谱如图4所示。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一致,干涉条纹对比度随着外界溶液折射率的增加而减校图5所示为三次实验获得的干涉条纹最大对比度与溶液折射率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在1.33~1.44RIU(折射率单位)的范围内,随着折射率的增加,最大对比度单调递减。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和重复性,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约为98.5%,,灵敏度为-150dB/RIU。实验使用的解调仪的光强分辨率为0.01dB,因此传感器的折射率分辨率约为6.67×10-5RIU。图4传感器干涉谱实验结果图5干涉条纹最大对比度(Vmax)与溶液折射率的关系曲线图6传感器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干涉谱及其平滑线3.2标准差解调结果实验进一步采用对平滑函数求标准差的解调方法来分析干涉谱。首先对采集到的干涉谱求平滑函数。本文采用的是Savitzky-Golay平滑算法[16],这是一种基于局域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平滑算法,被广泛应用到数据的平滑滤波和去噪中。不同浓度(0%、30%和60%)蔗糖溶液中的干涉谱的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4018,61505097) 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2014YQ009)
【分类号】: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杰;;长周期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的研究[J];厦门科技;2006年02期
2 李恩邦;郑丹莹;张晨亮;唐春晓;;基于空心光纤多模干涉的折射率传感器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0年10期
3 曾捷,梁大开,曹振新;光纤SPR传感器测量液体折射率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5年01期
4 蒋奇;吕丹丹;于明浩;康立敏;欧阳俊;;倾斜光纤光栅溶液折射率传感器的实验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12期
5 恽斌峰;陈娜;崔一平;;基于包层模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折射率传感特性[J];光学学报;2006年07期
6 熊贻坤;黄旭光;;基于熔融拉锥光纤的液体折射率传感器[J];光学学报;2009年07期
7 郑晶晶;简水生;马林;柏云龙;裴丽;宁提纲;闻映红;;具有大范围高分辨率线性响应特性的超短无芯光纤溶液折射率传感器[J];物理学报;2013年15期
8 刘为俊;饶云江;冉曾令;廖弦;;基于157nm激光制作的微光纤F-P折射率传感器[J];光子学报;2009年01期
9 蔡浩原,崔大付,向四海,李亚亭,王于杰,陈翔;SPR实验中的噪声因素及其补偿方法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年10期
10 陈小龙;罗云瀚;徐梦云;张怡龙;何永红;唐洁媛;余健辉;张军;陈哲;;基于侧边抛磨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折射率和温度传感研究[J];光学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章鹏;朱永;唐晓初;雷小华;陈伟民;;光纤法布里-珀罗传感器的并联复用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曾志文;刘海涛;张斯文;;基于法布里-珀罗模型设计高品质因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刘艳;赵洪;于效宇;;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原理的电流传感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梁有程;江绍基;;用于光纤传感的非对称法布里-珀罗腔[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戴丽华;王鸣;戎华;;新型SU-8光纤法布里-珀罗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仿真[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兰国强;基于液体棱镜耦合方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特性和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邹芳;镀高折射率纳米薄膜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3 丁金妃;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若晖;新型光纤气体折射率传感器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5 景宁;宏弯曲塑料光纤折射率传感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汪扬春;光纤折射率传感和信号解调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包鸣;纳米薄膜界面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娜;光纤温度、折射率传感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韩梅梅;基于回音壁模式的薄壁微管折射率传感器的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任琦睿;STMS型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器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吴明宇;基于飞秒激光加工的微孔单模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邱旭徽;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倾斜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与解调新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6 吴磊;基于MF与LPFG磁场传感方案的改进与设计[D];西安邮电大学;2016年
7 沈学可;聚合物集成波导折射率传感器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谢灵骁;高灵敏度光学折射率传感系统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9 毛嘉;基于光纤多模干涉和倏逝场效应的折射率传感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张晨亮;空心光纤中的多模干涉及在折射率传感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1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55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