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金增强效应新型生物传感方法构建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基因及miRNAs检测的应用
【图文】:
图 1-2 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原理图Fig.1-2 Outline of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由于 PCR 构建的方法需要设计待测致病菌对应的探针,,同时标记同位素以及荧光昂贵,为使这些缺点最小化,需要开发新型的成本可控且响应迅速的检测方法,并
图 1-3 构建选择性识别致病菌纳米探针原理图atic representation showing the fabrication of recognition elements o病菌及其毒力基因检测的纳米材料通常包括金纳Ps)、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AuNRs)、磁纳米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07.4;TP212;O6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垠莹;;质谱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8年35期
2 毕红杰;张玉梅;任海鹏;王春东;卢俊荣;董晓枫;;2016-2017年河北省沧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及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年03期
3 郭海艳;;2017年海西州192份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8年10期
4 李夸巧;张云娴;黄豆;彭丽超;;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7年33期
5 ;“食源性致病菌”专题征稿函[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年12期
6 陈萍;;南平市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年27期
7 ;“食源性致病菌”专题征稿函[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年01期
8 林斌;周银柱;朱彩明;陈艳;;长沙市2015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7年06期
9 炊慧霞;吴玲玲;邱正勇;张秀丽;;2016年河南省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年03期
10 吴科明;李叶青;李林柯;蒙国伟;刘晓凌;;2014—2016年防城港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靓;李跃中;徐水祥;张文元;刘放;王茵;;中国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与检测技术新进展[A];2017年浙江省微生物学会青年论坛——微生物与健康专题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7年
2 李慧艳;陈倩;张正;;北京2008年奥运会相关餐饮业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小春;陈慧燕;章乐怡;李毅;王良怀;洪程基;吴跃进;;温州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薇;檀玲;刘海泉;潘迎捷;赵勇;;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形成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5 伊廷存;孟静;郑世超;翟清燕;霍胜楠;;免疫胶体金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A];第八届食品质量安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6 张妍;王春梅;刘英玉;阿里木江·斯拉木;姚刚;郑晓琴;苏战强;张晓红;;库尔勒市动物性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7 王剑平;李杜娟;;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上的应用[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素英;申江;;微生物污染及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A];第3届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张艳芳;谢芝勋;刘加波;曾婷婷;谢丽基;邓显文;谢志勤;罗思思;黄莉;黄娇玲;王盛;;7种食源性致病菌GeXP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10 田娟;谭英智;陈文君;钟青萍;;多重PCR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郝娜;斑点蛋是否真的有害?[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7年
2 实习生 李玉洁;我市完成上半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N];张掖日报;2011年
3 魏小刚;我国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取得新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记者 梁晓 通讯员 高世博 卢yN舟;我市完成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检验[N];郑州日报;2011年
5 公共卫生科;我市圆满完成201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N];马鞍山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李岚 通讯员 朱巍 梁秀梅;我市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全覆盖[N];洛阳日报;2013年
7 陈曦 王长文;“我是一名普通的检验员”[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8 记者 颜志华;新疆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明显向好[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9 记者 晁瑾 实习生 赵春娟;我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初步建立[N];新疆日报(汉);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路平;广东应急产业形成“榕树”集聚效应[N];广东科技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嘉笛;基于纳米金增强效应新型生物传感方法构建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基因及miRNAs检测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9年
2 孙向华;北京生猪屠宰场猪肉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3 张晓峰;基于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食源性致病菌鉴定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4 邱驰;影响食品安全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与风险分析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5 卢行安;宫颈癌患者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突变分析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6 郭丹;两种重要食源性致病菌O血清型分子分型系统的建立、两株不同宿主来源的大肠杆菌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汪陈洁;乳酸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与作用机理[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8 王灵;快速特异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B细胞生物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徐李舟;基于量子点的荧光生物与化学传感器及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10 王力均;基于免疫磁分离和核酸适配子技术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宽;食源性致病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2 谢同彬;量子点—纳米金复合探针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3 陈飞;郑州市售生鲜猪肉及待宰生猪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测与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4 龚少莹;橄榄多酚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鄢雷娜;乳制品中三种食源性致病菌活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及检测试剂盒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8年
6 马丽娜;基于代谢产物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7 钱静;安徽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叶明强;免疫荧光法及红外光谱法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宁伟;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10 周明东;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0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00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