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纳米金增强效应新型生物传感方法构建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基因及miRNAs检测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25 18:53
【摘要】:保障食品安全和维护人类健康是当前热门的两个话题,其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正常发展和公众健康,因此建立高灵敏检测方法是降低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和预防感染的迫切需要。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基因可提供致病菌毒性以及特定的遗传信息,识别致病性基因是识别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拟以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基因和miRNAs为对象,纳米金为基础,制备不同形貌和性能的金纳米材料及其组装体,通过表面修饰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借助其特殊的光学效应以及良好的导电性,构建一系列光学信号增强或者电信号增强的纳米核酸传感器,建立简单、安全、可视化的生物传感检测新方法,用于快速灵敏地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基因,并实现胞内毒性生物标志物miRNAs高灵敏检测及可视化,为实现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以及胞内miRNAs的高效识别奠定基础;基于宿主细胞内miRNAs的表达量与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剂量的关系,也为建立以敏感细胞为模型早期筛查食品中潜在致病菌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1.不同纵横比的金银核壳纳米棒(Gold@silver nanorods,Au@Ag NRs)的可控合成。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了不同纵横比的Au@Ag NRs,确定合成过程中硝酸银、抗坏血酸和金纳米棒的最佳加入量。通过调控pH值,结合紫外可见光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探讨Au@Ag NRs的生长机理。数据结果显示pH值调控表面活性剂CTAB吸附在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AuNRs)晶面的位置和速率,从而调控Ag~0吸附在AuNRs表面的位置,由此制备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Au@Ag NRs,为下一阶段利用Au@Ag NRs物理化学性质构建生物传感器奠定基础。2.基于金银核壳纳米棒表面增强荧光(Surface enhanced fluorescence,SEF)传感器的构建。以不同纵横比的金纳米棒为核制备Au@Ag NRs,通过对Au@Ag NRs表面修饰茎环探针和荧光团分子Cy3,构建Au@Ag NRs表面增强荧光的“ON-OFF”核酸传感器,实现荧光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毒力基因eae A。对影响传感器中荧光团分子Cy3荧光强度的因素进行考察发现,当选择金银核壳纳米长棒,Cy3分子与Au@Ag NRs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 nm时,Au@Ag NRs表面增强荧光团分子Cy3的荧光强度效果最强,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当eae A基因浓度在1×10~(-17)-1×10~(-11) mol/L之间时,Cy3荧光团分子的荧光强度与大肠杆菌O157:H7基因eae A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95.97 x+1992(R~2=0.9947),最低检出限为3.33×10~-1818 mol/L。构建的荧光增强核酸传感器也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可以区分碱基错配序列,回收率在98.36%-101.67%之间。3.基于金纳米十字@二硫化钼(Gold nanocrosses@molybdenum disulfide,AuNCs@MoS_2)异源二聚体增强电化学信号便携式传感器的构建。为进一步实现快速、灵敏、现场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将AuNCs@MoS_2异源二聚体修饰在丝网印刷电极(Screen printed electrode,SPE)上,建立了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毒力基因eae A。目的基因eae A引发由toehold介导的DNA链置换反应获得双链DNA H_1/H_2,该双链DNA与AuNCs@MoS_2/SPE上的cDNA结合,在[Ru(NH_3)_6]~(3+)分子存在的情况下,引起电化学信号变化,从而实现目标物的定量检测。通过toehold介导的DNA链置换反应、选择AuNCs@MoS_2修饰电极表面增强电化学信号,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当eae A浓度在1-10~5 amol/L之间时,其与电流的差值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ΔI(μA)=1.61 log[C_(eae A)(amol/L)]+2.02(R~2=0.9974),最低检出限为0.096 amol/L。构建的传感器特异性良好,可以区分单碱基错配序列。4.基于金纳米棒-金纳米十字(Gold nanorod-gold nanocross,AuNR-AuNC)“FRET-SEF”荧光信号增强检测miRNAs探针的构建及其胞内成像。为实现胞内毒性评价这一目标,进一步构建了新型一对一组装的AuNR-AuNC二聚体“FRET-SEF”核酸探针,以“OFF-enhanced ON”荧光增强开关检测胞外胞内生物标志物miRNAs。AuNC与Cy5荧光团分子之间10 nm的距离,有利于AuNC表面增强Cy5的荧光强度,AuNC与AuNR的侧面组装,有利于AuNR对Cy5分子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将AuNC与AuNR巧妙结合构建AuNR-AuNC二聚体,充分利用二聚体产生的荧光增强效应,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当miRNA-21的浓度分别在0.0006-0.0016 fmol/L和0.1-100 fmol/L范围内时,线性方程分别为F=1830.32 logC+6349.27(R~2=0.9901)和F=244.41 logC+1916.10(R~2=0.9984),检出限可达0.5 amol/L和0.03 fmol/L,由此证明构建的AuNR-AuNC二聚体探针可精确测定生物标志物miRNA。此外,构建的AuNR-AuNC二聚体探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低毒性,实现了胞内检测Hep G2细胞生物标志物miRNA-21,构建的AuNR-AuNC二聚体探针也初步实现了以敏感细胞为模型评价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因子等外源危害的毒性水平。5.基于FDTD Solutions模拟及金纳米花@石墨烯量子点(Gold nanoflower@graphene quantum dots,AuNF@GQDs)构建彗星式异源二聚体增敏探针实现miRNA-34a的检测和体内成像。为实现体内毒性评价,构建了低毒性彗星式异源二聚体AuNF@GQDs增敏探针,以toehold诱导目标链miRNA引发的从荧光信号FRET“off”到DNA循环“on”模式的DNA增敏链置换反应,识别体内体外miRNA-34a的表达量,评估细胞的老化程度。根据FDTD Solutions计算模拟AuNF与GQDs之间距离为4 nm时,AuNF对GQDs有很强的FRET效应,可缩短响应时间,增强消光效率,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MiRNA-34a浓度在0.4-4 fmol/L时,线性方程为Y=1963 x+213,R~2=0.9921,检出限为0.1 fmol/L,且该探针特异性好,可以区分一个碱基错配序列。该低毒性探针同样也应用于生长因子TGF-β1诱导后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原位成像和检测miRNA-34a的表达量,当TGF-β1浓度在5-500 ng/mL之间时,胞内荧光强度与TGF-β1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1.37 x+1.04,R~2=0.9330。此外,构建的二聚体AuNF@GQDs增敏探针注射入12月龄的C57BL/6J小鼠左心室中体内检测miRNA-34a,成功用于评价小鼠心脏的老化程度,且该探针对小鼠没有负面毒性效应。总之,本论文构建的具有各向异性的金银核壳纳米棒以及纳米二聚体增强型核酸探针,通过设计探针的形貌和空间分布,发现荧光和电化学增强机制,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基因的高灵敏检测,对建立通过监测食源性致病菌浸染体内引起效应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评估食源性致病菌的毒性和宿主受感染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

原理图,原理图,致病菌,最小化


图 1-2 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原理图Fig.1-2 Outline of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由于 PCR 构建的方法需要设计待测致病菌对应的探针,,同时标记同位素以及荧光昂贵,为使这些缺点最小化,需要开发新型的成本可控且响应迅速的检测方法,并

原理图,选择性识别,纳米探针,致病菌


图 1-3 构建选择性识别致病菌纳米探针原理图atic representation showing the fabrication of recognition elements o病菌及其毒力基因检测的纳米材料通常包括金纳Ps)、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AuNRs)、磁纳米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07.4;TP212;O6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垠莹;;质谱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8年35期

2 毕红杰;张玉梅;任海鹏;王春东;卢俊荣;董晓枫;;2016-2017年河北省沧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及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年03期

3 郭海艳;;2017年海西州192份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8年10期

4 李夸巧;张云娴;黄豆;彭丽超;;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7年33期

5 ;“食源性致病菌”专题征稿函[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年12期

6 陈萍;;南平市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年27期

7 ;“食源性致病菌”专题征稿函[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年01期

8 林斌;周银柱;朱彩明;陈艳;;长沙市2015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7年06期

9 炊慧霞;吴玲玲;邱正勇;张秀丽;;2016年河南省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年03期

10 吴科明;李叶青;李林柯;蒙国伟;刘晓凌;;2014—2016年防城港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靓;李跃中;徐水祥;张文元;刘放;王茵;;中国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与检测技术新进展[A];2017年浙江省微生物学会青年论坛——微生物与健康专题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7年

2 李慧艳;陈倩;张正;;北京2008年奥运会相关餐饮业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小春;陈慧燕;章乐怡;李毅;王良怀;洪程基;吴跃进;;温州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薇;檀玲;刘海泉;潘迎捷;赵勇;;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形成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5 伊廷存;孟静;郑世超;翟清燕;霍胜楠;;免疫胶体金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A];第八届食品质量安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6 张妍;王春梅;刘英玉;阿里木江·斯拉木;姚刚;郑晓琴;苏战强;张晓红;;库尔勒市动物性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7 王剑平;李杜娟;;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上的应用[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素英;申江;;微生物污染及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A];第3届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张艳芳;谢芝勋;刘加波;曾婷婷;谢丽基;邓显文;谢志勤;罗思思;黄莉;黄娇玲;王盛;;7种食源性致病菌GeXP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10 田娟;谭英智;陈文君;钟青萍;;多重PCR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郝娜;斑点蛋是否真的有害?[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7年

2 实习生 李玉洁;我市完成上半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N];张掖日报;2011年

3 魏小刚;我国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取得新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记者 梁晓 通讯员 高世博 卢yN舟;我市完成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检验[N];郑州日报;2011年

5 公共卫生科;我市圆满完成201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N];马鞍山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李岚 通讯员 朱巍 梁秀梅;我市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全覆盖[N];洛阳日报;2013年

7 陈曦 王长文;“我是一名普通的检验员”[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8 记者 颜志华;新疆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明显向好[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9 记者 晁瑾 实习生 赵春娟;我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初步建立[N];新疆日报(汉);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路平;广东应急产业形成“榕树”集聚效应[N];广东科技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嘉笛;基于纳米金增强效应新型生物传感方法构建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基因及miRNAs检测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9年

2 孙向华;北京生猪屠宰场猪肉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3 张晓峰;基于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食源性致病菌鉴定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4 邱驰;影响食品安全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与风险分析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5 卢行安;宫颈癌患者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突变分析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6 郭丹;两种重要食源性致病菌O血清型分子分型系统的建立、两株不同宿主来源的大肠杆菌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汪陈洁;乳酸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与作用机理[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8 王灵;快速特异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B细胞生物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徐李舟;基于量子点的荧光生物与化学传感器及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10 王力均;基于免疫磁分离和核酸适配子技术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宽;食源性致病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2 谢同彬;量子点—纳米金复合探针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3 陈飞;郑州市售生鲜猪肉及待宰生猪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测与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4 龚少莹;橄榄多酚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鄢雷娜;乳制品中三种食源性致病菌活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及检测试剂盒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8年

6 马丽娜;基于代谢产物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7 钱静;安徽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叶明强;免疫荧光法及红外光谱法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宁伟;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10 周明东;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0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00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