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孪生网络的3D点云深度学习分类

发布时间:2020-04-05 01:22
【摘要】:二维图像的分类作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领域的基础和核心,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进步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生活在三维立体空间中,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和触碰着周围的立体物体。三维物体相对于二维图像增加了一个维度,带来的是更多的视觉信息、几何信息、位置信息。但是又正是多出的这一个维度,使得卷积神经网络应用在三维领域当中时网络的体积会成倍增长,无论是存储量还是计算量都不是现有的硬件设备可以承受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不像手机可以随时拍摄二维图片,获取三维数据的设备还没有得到普及,得到的三维数据存在着数量少、质量差的特点,显然对其直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是无法实现的。本文以实现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解决三维点云物体的识别问题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将孪生网络框架运用于解决点云识别的网络,它可以解决在研究过程出现的识别真实场景下获取的点云数据出现的过拟合问题,以及小规模数据集下堆叠式的卷积神经网络性能不佳的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对比了不同数据集下堆叠式的卷积神经网络与验证式的孪生网络在图像分类领域的效果,展示出孪生网络在样本总量少、样本类别多而每个类别中样本数量少、不同类别样本间的差异小等多种情况下的优越性。孪生网络是一种度量两个样本间相似性的网络框架,不同于堆叠式的卷积神经网络需要大规模的训练数据集和堆积出的网络深度,而在规模小、类间差异小的数据集样本情况下,依然可以在同类别样本之间做出更精准的匹配。(2)使用数据归一化和数据增强的方式来提升PointNet对真实场景下点云数据分类的准确率。PointNet将卷积神经网络直接作用在点云上实现三维物体的分类,解决了点云在数量上和点的顺序上不固定以及一些点的缺失和噪声问题。而对于真实场景下拍摄得到的点云样本,PointNet对其识别效果不佳。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出了其中的原因,并经过对输入点云归一化和利用模拟的真实场景点云样本扩充数据集的方法对PointNet在真实场景下的分类性能进行了改进。(3)提出了基于孪生网络的3D点云分类识别算法。由于获取三维数据的硬件设备还不够成熟,在现实中能获取的点云样本数量很少,甚至无法满足正常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本文设计了一种将能够解决小规模样本训练的孪生网络与进行3D点云分类的PointNet结合的网络,即PointNet based on SiameseNet,实现优势互补,作为小规模点云样本识别问题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真实场景下点云识别的准确率。
【图文】:

层次结构图,视觉皮层,层次结构,卷积


缘和轮廓信息,将其表示成简单形状。接下来是对颜色信息敏感的 V4 皮层中的神经元对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复杂物体在 IT 皮层被表示出来。图2.1 视觉皮层的层次结构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最初就是受到视觉神经机制的启发。它是由多个卷积层堆积而成,每个卷积层中含有多个卷积核,将这些卷积核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扫描整个图像,得到称为特征图(feature map)的输出数据。网络前面的卷积层捕捉图像的

特征图,结构示意图,神经元,特征图


第二章 深度学习相关理论基础下采样的操作,特征图数量不变,但每个特征图变为由 14×14 个神经元组成经元对应一个 2×2 的感受野、一个可训练的参数、一个可训练的偏置和一个。可训练参数和偏置控制着对神经元的激活。在第三个隐藏层进行第二次卷到 20 个特征图,每个特征图由 10×10 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同样对应 的感受野。在第四个隐藏层实现第二次的下采样操作,特征图的数量同样不个特征图由 5×5 个神经元组成,并以与第一次下采样相似的方式操作。在第层实现最后一次卷积操作得到120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对应一个5×5的感受六个隐藏层实现全连接操作,它由 84 个神经元组成,,每一个神经元都与上每个神经元进行连接。最后是输出层,它由 10 个神经元组成,在每个神经一层中的每个神经元进行连接后,对结果进行输出。在整个卷积神经网络每过程中,随着空间分辨率的下降,特征图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虽然整个网络100000 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但是只有大约 2600 个参数。这得益于同一层中间的权值共享,在减少参数数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91.41;TP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雯;任小玲;陈逍遥;;一种改进的区域增长彩色3D点云分割算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年11期

2 陈华臻;高健;;面向反光工件点云缺陷的点云增强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9年07期

3 马东岭;王晓坤;李广云;;一种基于高度差异的点云数据分类方法[J];测绘通报;2018年06期

4 杨泽鑫;程效军;丁琼;程小龙;;面向室内场景点云的对象重建[J];测绘通报;2017年06期

5 翁福洲;黄鹤;;快速点云定向数学模型实际精度分析[J];北京测绘;2017年04期

6 琚俏俏;王令文;;基于自适应切片的点云压缩算法[J];工程勘察;2017年09期

7 许宁;钟友玲;;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重建技术研究[J];数码世界;2017年08期

8 龚书林;;三维激光点云处理软件的若干关键技术[J];测绘通报;2014年06期

9 徐守乾;朱延娟;;稀疏点云的曲面重构[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03期

10 梁新合;梁晋;郭成;曹巨明;;法向约束的多幅点云数据融合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雪娟;刘景泰;孙雷;;基于小波变换的栅格点云多分辨率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杨雪春;;反求工程建模中点云切片技术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小祥;刘宝武;;车载点云中建筑物快速提取方法[A];地理信息与人工智能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4 张舒;谢艾伶;白志辉;王响雷;;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粗差剔除方法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5 解辉;张爱武;孟宪刚;;机载激光点云快速绘制方法[A];第二十五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2年

6 李文涛;韦群;杨海龙;;基于图像的点云生成和预处理[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吴新桥;王昊;杨家慧;;面向电网巡检的点云高精度配准算法研究[A];生态互联 数字电力——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9年

8 童艳丽;施昆;李志杰;;机载激光点云与影像的融合与分类技术研究[A];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9 马国庆;陶萍萍;杨周旺;;点云空间曲线的微分信息计算及匹配方法[A];第四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江倩殷;刘忠途;李熙莹;;一种有效的点云精简算法[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静;私企的天空有点云[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2 记者 张莹莹;指点云岭 激扬文字[N];云南政协报;2012年

3 商报记者 张绪旺;盘点云计算:概念众多 能力存疑[N];北京商报;2011年

4 记者 王力中 通讯员 沈惠芳;世界顶尖点云扫描设备技术入驻德清[N];湖州日报;2015年

5 曹裕华 高化猛 江鸿宾;激光点云 亦真亦幻[N];解放军报;2013年

6 VAR记者 张林才 郭宏远 彭敏;点云成金[N];电脑商报;2011年

7 高卫松 蔡列飞;武大师生两论文获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奖[N];中国测绘报;2014年

8 记者 祝桂峰 通讯员 张荣;构建“智慧广州”又添新技术[N];中国矿业报;2012年

9 张立本 彭桂辉;航测局四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N];中煤地质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树

本文编号:2614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14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8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