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理参数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智能生理参数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治疗和控制的医学模式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监测人体生命体征参数有助于医护人员掌握其健康状态变化趋势,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智能生理参数检测作为监测任务的核心,主要融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等,通过各系统的相互协作对区域内的生理参数进行采集、智能控制,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互,在医疗护理、抢险救灾以及航天医学等领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医护工作者需要每天手工测量大量的生理参数,费时费力,而在航天失重环境下生理参数的检测也可能存在偏差。本文根据智能生理参数检测的需求和现状,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分别为一、腋下脉搏波的采集技术;二、适用于临床环境的无线通信技术;三、微重力环境对无创血氧饱和度测量结果的影响。在腋下脉搏波采集的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本文主要完成腋下脉搏波采集的硬件电路设计,实现了腋下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对于适用于临床环境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了接收器与中继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编写,采用哈希列表来提高通信效率,实现了准确、高效的无线接收和中继生命体征数据,并将其上传至上位机软件;在微重力环境下无创血氧测量误差影响研究方面,本文完成了调研模拟微重力环境的动物实验造模方法,确定动物实验方案,进行动物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工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初步断定,微重力环境可造成无创血氧饱和度测量结果不准确,无创血氧仪不适用于微重力环境。
【关键词】:脉搏采集 无线通信 哈希列表 失重模拟 无创血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74.2;R443;TN9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0-12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2-13
- 1.4 论文各章节安排13-14
- 第二章 腋下脉搏采集技术研究14-25
- 2.1 脉搏波的产生14-15
- 2.2 光电容积脉搏波15-16
- 2.3 脉搏采集系统总体设计16-24
- 2.3.1 系统框架16-18
- 2.3.2 硬件信息18-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无线接收器与中继器系统设计25-40
- 3.1 接收器的总体设计25-31
- 3.1.1 接收器STM32F103F103RB的控制模块26-27
- 3.1.2 接收器射频模块27-29
- 3.1.3 CP2101串口转USB模块29-30
- 3.1.4 接收器电源模块30-31
- 3.2 中继器的总体设计31-32
- 3.2.1 中继器电源模块31-32
- 3.3 系统软件设计32-37
- 3.3.1 接收器软件设计32-34
- 3.3.2 中继器软件设计34-35
- 3.3.3 高效率通信算法35-37
- 3.4 接收器与中继器应用于智能体温检测实例37-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微重力环境下对无创血氧测量的影响研究40-59
- 4.1 实验方案的设计40-43
- 4.1.1 模拟微重力环境的动物模型40
- 4.1.2 动物采血方式40-41
- 4.1.3 造模时间41
- 4.1.4 实验设备41-43
- 4.1.5 实验材料43
- 4.2 实验方案的实现43-44
- 4.3 实验结果44-53
- 4.4 实验讨论53-58
- 4.4.1 实验数据统计结果分析53
- 4.4.2 无创血氧仪检测原理分析53-56
- 4.4.3 微重力环境下传统无创血氧仪测量偏差原因分析56-58
- 4.5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9-61
- 5.1 总结59
- 5.2 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5
- 文献综述65-71
- 参考文献69-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星旦;高静;丁海泉;;论无创血糖监测的红外光谱方法(特邀)[J];中国光学;2012年04期
2 陈星旦;王动民;卢启鹏;丁海泉;;中红外无创血糖研究进展并论角质层影响[J];光学学报;2011年09期
3 陈民森,陈文亮,杜振辉,徐可欣,蒋诚志;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的研究[J];现代仪器;2004年04期
4 张鹏;沈君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的比较[J];海南医学;2011年22期
5 王动民;卢启鹏;丁海泉;黄富荣;;中红外无创血糖测量中光程变化对PLSR模型的影响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4期
6 李俏梅;;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在氧治疗中的应用(附5例分析)[J];广西医学;1995年06期
7 杨庆德;刘红敏;刘春秀;贺银增;田青;蔡新霞;;透皮无创血糖监测技术中的关键电化学问题研究[J];分析化学;2009年11期
8 乔军堂;张鹏;魏学峰;;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25期
9 常红,王涌天,蒋月娟,陈惟昌;基于光信息处理技术的无创血糖测量方法[J];光学技术;1998年06期
10 彭凡立;彭丹红;周洋;马依拉·买买提;艾力夏提·努尔丁;;人体无创血糖测量的现状和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书基;廖永国;乔月印;;无创血糖监测方法的研究(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动民;卢启鹏;;中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测量方法的检测精度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侃 李颖;无创血流动力监测系统应用临床[N];科技日报;2004年
2 杨国忠;创新受风险投资者追捧——无创血糖监测装置市场前景看好[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动民;中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测量基本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王洪;基于偏振光原理的无创血糖测量技术及其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亚慧;智能生理参数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2 曾博;基于分布式近红外多波长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无创血糖监测系统[D];兰州大学;2012年
3 郑加祥;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位置浮动基准的光谱修正方法及仿体实验[D];天津大学;2012年
4 代毅;核磁共振波谱法无创血糖测量的信号处理与算法优化[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邹达;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智能生理参数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