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烧结矿质量在线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12:27
【摘要】:针对传统烧结矿质量检测方法滞后,结果反馈不及时,导致造成烧结过程工艺参数调整不准确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烧结矿质量在线预测研究方法。根据烧结矿历史生产数据建立以烧结矿转鼓强度和耐磨指数为指标的预测模型,随后对基于瞬发γ中子活化分析(PGNAA)成分技术的工业物料在线检测仪器检测经化学式转化得到的数据进行在线预测,并将结果反馈给烧结过程达到烧结矿质量在线调控的目的。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线预测明显缩补了物料调控时间,改善了烧结工艺品质,预测结果比较准确。
【图文】:

中间层,Elman神经网络,耐磨指数,转鼓强度


据影响烧结矿转鼓强度和耐磨指数的主要因素,本文拟选定以MgO含量、FeO含量和SiO2含量等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神经元参数,以烧结矿转鼓强度和耐磨指数作为模型输出建立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的连接类似于前馈式网络,输入层的单元仅起信号传输的作用,输出层单元起线性加权作用。隐含层单元的传递函数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函数,承接层又称上文层或状态层,它用来记忆隐含层单元前一时刻的输出值并返回给网络的输入,可以认为是一个一步延时算子。图1Elman网络结构Elman神经网络的特点是隐含层的输出通过承接层的延迟和存储,自联到隐含层的输入。这种自联方式使其对历史状态的数据具有敏感性,内部反馈网络的加入增强了网络本身处理动态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动态建模的目的。此外,Elman神经网络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可以不考虑外部噪声对系统影响的具体形式,如果给出任意的输入输出数据对,,就可对系统进行建模[6-7]。假设Elman模型的输入项MgO、FeO、SiO2组成的向量为u(k-1),输出项转鼓强度、耐磨指数组成的向量为y(k),中间层向量为x(k)(本文选取9个中间节点),则Elman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如下:y(k)=g[ω3x(k)](1)x(k)=f{ω1xc(k)+ω2[u(k-1)]}(2)xc(k)=x(k-1)(3)式中:y为2维输出结点向量;x为9维中间层结点单元向量;u为3维输入向量;xc为9维反馈状态向量;ω3为中间层至输出层连接权值;ω2为输入层至中间层连接权值;ω1为承接层到中间层的连接权值;g(*)为输出神经元传递函数,是中间层输出的线性组合;f(*)为中间层神经元传递函数,本文采用sig-moid函数,具体表现形式如下:f(x

转鼓强度,检验值,模型预测,耐磨指数


100InstrumentTechniqueandSensorOct.20172Elman预测模型仿真结果分析对获取的历史烧结生产数据进行分析除异处理后共获得180组样本数据,为消除不同量纲的数据对模型的精度造成的影响,将所有样本数据映射到[0,1]区间内,随机选取其中70%组样本数据对El-man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剩下的30%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将瞬发γ中子活化分析(PGNAA)成分技术的工业物料在线检测仪器检测得到的20组数据经在线预测系统的化学式转化后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对烧结矿转鼓强度和耐磨指数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图2、图3所示,从仿真曲线能够直观地看出,烧结矿转鼓强度和耐磨指数的预测值变化曲线是以实际检测值变化曲线为中心波动,两条曲线基本符合。图2转鼓强度模型预测与实际检验值对比图3耐磨指数预测值与实际检验值对比样本预测值和实际值的比较结果见表1和表2,由表可知,烧结矿转鼓强度和耐磨指数的预测值和实际检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11%和0.047%,转鼓强度和耐磨指数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40%和0.910%。预测值与实际检测值得偏差不超过±0.3,符合预期精度,说明建立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报转鼓强度和耐磨指数,对烧结过程工艺参数的调控有很大的参考性。3结束语文中通过Elman神经网络算法结合使用基于PGNAA技术的在线检测仪器从烧结矿成分中的FeO、MgO、SiO23个方面建立模型对烧结矿转鼓强度和耐表1转鼓强度数据比对序号模型预测值/%实际检测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79.264879.420.15520.19542279.784479.900.11560.14468379.517979.710.19210.2409986479.351879.390.03820.04812579.575379.540.03530.04438679.422379.380.04230.0532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界家;陈广其;;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氧化铝浓度控制建模[J];科技广场;2011年09期

2 李红娟;王建军;王华;孟华;;基于HP(2)-Elman模型的钢铁企业富余煤气预测及优化调度[J];钢铁研究学报;2013年07期

3 宋秀臣;;采取对策 稳定烧结矿质量[J];江苏冶金;2006年01期

4 梁丹;;烧结矿质量的属性数学模型综合评价[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杜超伶;杜建民;王兆利;刘颖晓;;X荧光分析用烧结矿控样的研制及应用[J];冶金丛刊;2008年01期

6 ;一九七九年全国烧结矿质量交流会在长沙召开[J];烧结球团;1980年02期

7 ;国外烧结矿质量标准及指标状况[J];烧结球团;1991年02期

8 ;改善烧结矿质量的一项新工艺[J];湖南冶金;1992年03期

9 周行望;武钢三烧烧结矿质量的改进[J];烧结球团;1996年06期

10 彭永忠;烧结矿配料的计算系统[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道林;陈伍烈;彭志强;;新钢烧结矿控锌实践[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2 魏航宇;李立强;赵勇;吴浩;付会阳;;邯钢炼铁部400m~2烧结机提高烧结矿质量生产实践[A];2012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华亮;;烧结矿R合格率下降原因分析与改进[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考;田智勇;温善学;李炜玺;;宣钢炼铁厂提高360m~2烧结机产质量的实践及今后措施[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翠琴;崔继英;马振霞;扬玉梅;;提高烧结矿质量的生产实践[A];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09年

6 孙文东;周勇;;武钢烧结矿质量改进措施回顾与展望[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7 闭立钢;熊兰香;赵秀华;刘华庆;;柳钢烧结矿喷洒活性卤化钙生产实践总结[A];2008年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冯军胜;董辉;张琦;王爱华;;烧结矿余热罐式回收利用关键技术问题[A];201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下)[C];2014年

9 刘晓波;田力;;邢钢提高烧结矿质量的实践[A];2010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国定;刘征;彭政委;王健;;综合降低烧结矿成本的生产实践[A];2012年全国炼铁原料技术创新与烧结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付树浩;首钢炼铁厂 “四个狠抓”提高烧结矿质量[N];首都建设报;2010年

2 甘志鸿;新钢集团2010年生产烧结矿1332万吨[N];中国冶金报;2011年

3 宏济;提高烧结利用系数和烧结矿质量的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4 甘志鸿;新钢烧结矿质量超目标[N];中国冶金报;2010年

5 赵云;提高烧结矿质量改善高炉运转[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6 郭廷杰;含氢气体燃料烧结技术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7 廖建国;高炉大喷煤操作条件下低SiO_2烧结矿质量的评价[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8 刘春;首钢矿业公司追求卓越 实施“0.01质量稳定工程”[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9 刘炼;唐钢炼铁厂求精求细重点抓质量攻关[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10 刘春;首钢矿业生产经营创出高水平[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勇;烧结混合料制备过程智能集成优化控制策略及其工业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菁华;高炉冶炼过程的多尺度特性与硅含量预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崔健;烧结旋冷机强化传热与余热利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李小成;基于铁矿石烧结基础特性的烧结矿质量预报模型[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杨成宇;制粒方式对鞍钢烧结矿质量和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5 黄连锋;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料层气固传热和阻力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李明明;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结构及热工参数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张乐文;基于机尾断面形态及过程参数多参量分析的烧结矿质量在线判定系统的研发[D];安徽大学;2017年

8 王绍丽;基于集成模型的烧结矿质量预测系统及工业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9 罗远秋;烧结矿冷却过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10 张海涛;利用烧结矿净化、重整焦炉荒煤气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72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72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