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Dobot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18:28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机械臂在医疗、航空、工业制造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对其轨迹跟踪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机械臂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时变的非线性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对实现稳定、快速、准确的轨迹跟踪控制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的研究有很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Dobot串联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轨迹规划研究,然后通过研究设计相应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实现了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控制,具体工作如下:(1)对Dobot机械臂的运动学及动力学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D-H建模方法建立了Dobot机械臂正运动学模型,并利用反变换法对机械臂进行逆运动学分析,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正逆运动学分析的正确性。然后采用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简化的Dobot机械臂动力学模型。(2)对机械臂在关节空间和笛卡尔空间的轨迹规划方式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关节空间的三次多项式和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仿真对比分析得出五次多项式可以得到更平稳、光滑的轨迹曲线。然后,研究了笛卡尔空间内直线插补算法和圆弧插补算法轨迹规划方式,并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3)针对Dobot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存在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且其上界已知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趋近律的计算力矩法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首先针对滑模变结构传统指数趋近律的抖振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指数趋近律;然后使用计算力矩法和改进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分别对机械臂的名义模型和不确定部分进行控制,利用已知的不确定部分上界值对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进行补偿;最后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具有很好的轨迹跟踪效果,抖振抑制效果和动态性能显著提高。(4)针对Dobot机械臂动力学模型中外界干扰和建模误差较大的情况,在无上界先验知识条件下,提出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该方法使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外界干扰进行观测补偿,利用RBF神经网络自适应跟踪系统建模误差,并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确定神经网络权值自适应律,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控制精度,能够实现对规划的期望轨迹快速稳定精确跟踪。
【图文】:

工业机器人,型号


各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逐步开始发展,其中发展最成功的是日本,长期成为具有国际上最先进机器人技术研究和应用市场的国家,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大约四成在日本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北美工业机器人产业也迅速崛起,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国外工业机器人已经发展成熟,应用不断扩大,形成了目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领导品牌,分为以日本为代表的日韩系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系两大品牌格局。其中瑞典的ABB、日本的安川、发那科等品牌据有了世界51%的市场份额,德国的KUKA、日本的川崎、松下等几大品牌占市场份额的40%以上[4]。目前国外的工业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并且有着相对完整的工业研究标准供业界使用。相比国外而言,我国对机械臂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着力研究和发展机械臂,最初十年国内各研究机构自行开始研究,机械臂科研进展缓慢。80年代后,国家开始将工业机器人列为“七五”重点研发计划,我国工业发展开始进入快速的发展的轨道,后期经过“八五”、“九五”机器人技术攻关计划、“863高技术发展计划扶持,我国的机械臂技术从无到有,不断开拓前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5]。

码垛机器人,型号


各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逐步开始发展,其中发展最成功的是日本,长期成为具有国际上最先进机器人技术研究和应用市场的国家,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大约四成在日本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北美工业机器人产业也迅速崛起,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国外工业机器人已经发展成熟,应用不断扩大,形成了目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领导品牌,分为以日本为代表的日韩系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系两大品牌格局。其中瑞典的ABB、日本的安川、发那科等品牌据有了世界51%的市场份额,德国的KUKA、日本的川崎、松下等几大品牌占市场份额的40%以上[4]。目前国外的工业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并且有着相对完整的工业研究标准供业界使用。相比国外而言,我国对机械臂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着力研究和发展机械臂,最初十年国内各研究机构自行开始研究,机械臂科研进展缓慢。80年代后,国家开始将工业机器人列为“七五”重点研发计划,,我国工业发展开始进入快速的发展的轨道,后期经过“八五”、“九五”机器人技术攻关计划、“863高技术发展计划扶持,我国的机械臂技术从无到有,不断开拓前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5]。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萍;;空间机械臂惯性空间轨迹自适应控制[J];微型电脑应用;2019年11期

2 马影;陈丽;高其远;邓宇翔;;超冗余移动机械臂逆运动学快速求解的两种方法比较[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年06期

3 林润泽;王行健;冯毅萍;赵久强;;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装配机械臂实验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年12期

4 黄佳杰;袁朝龙;吴任东;焦玮;都东;;索驱动堆内检测机械臂设计及控制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19年12期

5 梁竞文;张继忠;刘玉;;四自由度锻造机械臂结构设计与仿真[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1期

6 沈洪锐;李俊杰;;自主路径规划的同步机械臂的研究与实现[J];控制工程;2020年01期

7 张建风;姜晨慧;卢妍儒;;六自由度体感机械臂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8年26期

8 李晓楠;;机械臂的整体方案设[J];冶金与材料;2019年01期

9 苏林;;复合剪叉式机械臂的结构设计与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8年11期

10 ;突破——拥有自我意识的机械臂[J];传感器世界;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正;杨帆;刘晓源;;机动卫星机械臂任务可规划平台设计[A];2018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会议摘要集[C];2018年

2 董永飞;蔡志勤;邱小璐;;水下机械臂动力学分析与滑模控制[A];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3 陈书通;王永滨;王磊;徐城方;;空间充气式机械臂技术研究[A];第二届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4 赵杰亮;阎绍泽;;热辐射作用下的空间机械臂动力学特性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5 赵宝山;杨勇;李跃华;吴霞;许波;;空间机械臂微重力模拟方法研究[A];2014年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4年

6 梁捷;陈力;;漂浮基空间机械臂姿态与末端抓手协调运动的模糊变结构滑模控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黄登峰;陈力;;基于双向映射神经元网络的漂浮基空间机械臂逆运动学控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陈志勇;陈力;;漂浮基空间机械臂系统惯性期望轨迹跟踪的改进变结构滑模控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梁捷;陈力;;具有未知载荷参数的漂浮基空间机械臂姿态、关节协调运动的模糊自适应控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继辉;;助力机械臂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超;曲道奎:机器人,一场关乎未来的革命[N];经济观察报;2015年

2 记者 张梦然;“第三只手”机械臂可用眼神和口令指挥[N];科技日报;2019年

3 记者 刘海英;深度学习机械臂能模拟自己建模[N];科技日报;2019年

4 胡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武汉两名95后女大学生变成“机器人保育员”[N];中国青年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贺骏;猎豹移动发布五款机器人 机械臂调制咖啡或成“豹”款[N];证券日报;2018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邵一弘 李卓 彭奕菲;看机械臂打鼓 品海丝文化佳肴[N];南方日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付朝欢;未来已来 请看那“聪明伶俐”的机械臂[N];中国改革报;2018年

8 见习记者 王闲乐 通讯员 邱志涛;控制机械臂 手术如绣花[N];解放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唐婷;这个“左撇子”机器人会画画[N];科技日报;2017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宋明丽 窦芳超;探访中航光电“机器人大工匠”[N];洛阳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响;斜齿行星轮系非线性因素对机械臂与天线机构动力学影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蒋素荣;绳驱动机械臂解耦方法与鲁棒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3 魏之暄;面向可推挤障碍物的机械臂运动规划[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4 夏齐;基于变焦距视觉的空间机械臂在轨位姿测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徐凡;多种未知环境下机械臂协调夹持的轨迹跟踪控制若干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孙玉香;用于空间机械臂的力/力矩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7 邹添;空间机械臂传感系统及关节振动抑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乔冠宇;空间机械臂轨迹跟踪、测试及柔性力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9 师恒;六自由度机械臂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7年

10 王亚午;一类平面多连杆欠驱动机械臂的运动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耕耘;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臂分拣系统的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2 杨佳炜;带有柔性关节的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振动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郑文超;二自由度机械臂的鲁棒跟踪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4 蒋汶松;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在机械臂轨迹跟踪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5 孟继君;基于轴不变量的偏置型6R机械臂建模与运动规划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6 谢宇s

本文编号:2677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77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4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