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机械臂轨迹跟踪、测试及柔性力控制研究
【图文】:
器、9 个红外传感器、触觉阵列及一对摄像机。在 1997 到 1999 年间,日本研制了 ETS-VII 机械臂,实现了首次在太空抓由运动的在轨卫星实验[23]。如图 1.4 所示,ETS-VII 具有 6 个自由度,长约 米,重量约为 150kg。每个关节均有无刷直流电机及谐波减速器驱动。机械端安装了一个 6 维力/力矩传感器和一对微型摄像机,主要用于抓取有效载荷运行轨道上完成部件置换工作。ERA 是由欧空局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舱段上安装的具有 7 自由度的欧洲人手臂,如图 1-5 所示,它具有对称结构,利用两个手腕实现在空间站的移动配及舱外活动,进而减少宇航员的舱外时间,降低危险[24]。意大利空间局与欧空局共同开发了一个具有 7 自由度的空间机器ERICO[25],如图 1.6 所示,它的臂长 1.75 米,重量约为 58kg,具有力传感器置传感器。它可以安装在 ERA 的末端,执行更为精细的空间任务。
器、9 个红外传感器、触觉阵列及一对摄像机。在 1997 到 1999 年间,日本研制了 ETS-VII 机械臂,实现了首次在太空抓由运动的在轨卫星实验[23]。如图 1.4 所示,ETS-VII 具有 6 个自由度,长约 米,重量约为 150kg。每个关节均有无刷直流电机及谐波减速器驱动。机械端安装了一个 6 维力/力矩传感器和一对微型摄像机,主要用于抓取有效载荷运行轨道上完成部件置换工作。ERA 是由欧空局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舱段上安装的具有 7 自由度的欧洲人手臂,如图 1-5 所示,,它具有对称结构,利用两个手腕实现在空间站的移动配及舱外活动,进而减少宇航员的舱外时间,降低危险[24]。意大利空间局与欧空局共同开发了一个具有 7 自由度的空间机器ERICO[25],如图 1.6 所示,它的臂长 1.75 米,重量约为 58kg,具有力传感器置传感器。它可以安装在 ERA 的末端,执行更为精细的空间任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效江;;机械臂的自适应神经滑模控制方法研究[J];控制工程;2015年04期
2 吴克;冷舒;李群智;申振荣;居鹤华;;嫦娥三号月面巡视器机械臂就位探测规划[J];宇航学报;2015年04期
3 王三秀;俞立;徐建明;邢科新;王正初;;机械臂自适应鲁棒轨迹跟踪控制[J];控制工程;2015年02期
4 李树荣;马慧超;;基于反步法的机械臂鲁棒自适应位置/力控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5 周建平;;我国空间站工程总体构想[J];载人航天;2013年02期
6 席雷平;陈自力;齐晓慧;;具有抖振抑制特性的机械臂快速滑模变结构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07期
7 ;Design Schemes and Comparison Research of the End-effector of Large Space Manipulator[J];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2年04期
8 陈彭年;秦化淑;;机械臂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2年04期
9 弓洪玮;郑维;;机器人轨迹跟踪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8期
10 刘珊;王永骥;方慧娟;徐琦;;机器人轨迹跟踪滑模控制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彭程;共轴八旋翼无人飞行器姿态与航迹跟踪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郭闯强;空间大型机械臂关节控制系统及轨迹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黎田;柔性关节机械臂及其运动学标定和振动抑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刘业超;柔性关节机械臂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刘松国;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优化与轨迹跟踪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磊;基于阻抗控制的空间机械臂辅助对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覃海强;机械臂力/位置混合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3 乔冠宇;快速反射镜闭环系统的自抗扰控制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2686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8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