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iSCP实时算法的双机器人协同运动

发布时间:2020-06-03 06:02
【摘要】: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单个机器人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但是,单个机器人系统在完成复杂的任务时往往力不从心,而多机器人系统通过机器人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能够并发地完成很多复杂的任务,从而提升系统的工作性能、工作效率、增强系统的柔性以及鲁棒性。因此,多机器人系统被提了出来。在复杂的环境中,机器人往往需要避过障碍物且机器人之间形成并保持期望的队形来完成预定任务。所以机器人的避障问题和编队问题已经成为多机器人系统研究的重点问题。本论文围绕两个机器人的避障和编队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多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背景及其应用意义,指出了多机器人系统的主要研究问题及其研究难点。其次,对多机器人系统的运动规划以及编队问题的现状进行介绍,并对现有的轨迹规划方法和编队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提出了一种实时的机器人分布式轨迹避障和编队方法:利用iSCP算法和MPC控制策略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使其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时地避过障碍物而且能够以最优轨迹到达目标位置。再利用CTL规范对两个机器人的队形进行控制,使机器人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队形。与以前的轨迹规划和编队的方法相比较,本论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本论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在全局未知或者部分未知的环境中实时地对机器人的轨迹进行规划,弥补了离线法因机器人运行环境中出现动态障碍物而无法使机器人避过障碍物的缺点;(2)本论文提出的方法的计算精度就是传感器的精度,而栅格法的计算精度取决于划分的格子的大小与多少。因此,与栅格法相比,显然本论文提出的方法计算精度更高;(3)本论文利用CTL规范将传统数学规划方法中的非线性凸约束转化为线性凸约束,从而能更大概率的求出问题的可行解并且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和CVX求解器来对本论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验证。首先,利用iSCP算法和MPC控制策略对单个机器人和两个机器人的轨迹进行规划,使机器人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的过程中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并且以最优轨迹到达目标位置;其次,在两个机器人的轨迹避障算法的基础上,结合CTL规范对两个机器人的队形进行控制,使机器人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队形。仿真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实时地让机器人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的过程中以最优轨迹避过障碍物并且保持一定的队形。
【图文】:

障碍物,静态,机器人,仿真图


机器人避过静态障碍物的仿真图

障碍物,机器人,仿真图,动态


第三章 基于 iSCP 算法的多机器人系统运动规划25图3.7 机器人发现动态障碍物的仿真图图3.8 环境中有静态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时单机器人运动轨迹仿真图从图 3.8 中可以看出,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坐标分别为(5,5)和(2,2.5)。其中圆形障碍物为静态障碍物,坐标为(4,25 6),方块障碍物为动态障碍物,坐标为(3,10 3) 。由图 3.4 可知,机器人在没有障碍物时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当环境中有障碍物时,机器人的轨迹就会发生变化。机器人从初始位置出发,在其传感范围内进行探测,未探测到障碍物之前的轨迹仍为一条直线,在0k 18时,,机器人探测到静态障碍物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检伟;;库卡机器人在高铁弹条生产线的应用[J];郑铁科技;2012年04期

2 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团队;;爬行与行走机器人及移动机器支撑技术[J];国际学术动态;2016年04期

3 丁宁;;人机共生时代的机器人设计与探索[J];机器人产业;2018年06期

4 ;英伟达建立机器人实验室 专注厨房辅助机器人等10多个项目[J];智能机器人;2019年01期

5 ;皮尔磁:1毫秒的标配让协作机器人出类拔萃[J];智能机器人;2019年04期

6 南博;;机器人技术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运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年20期

7 张伟;刁战颖;;国外机器人技术最新发展概述[J];中国安防;2019年10期

8 曹东;田富洋;宋占华;闫银发;李法德;蔡占河;;AMR果蔬自动收获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实时控制[J];农机化研究;2018年02期

9 杨存志;吴泽全;郭洋;;挤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8年04期

10 苗玉刚;文家雄;尹艺澄;;多功能清洁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与控制[J];机械制造;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阿法;黄龙;吴流谊;吴圣春;晏道成;;智能家居机器人[A];物联网与无线通信-2017年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和2017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 王明辉;王楠;李斌;;面向灾难救援的机器人控制站系统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鲍平安;蒋平;陈辉堂;王月娟;;基于模型学习的机器人控制方法[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宋建梅;田树苞;刘鲁源;;神经网络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5 展杰;胡斌;王丽晶;;陆空机器人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研究[A];2018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刘亚威;赵旭;;航空制造推动新概念机器人发展[A];2018年军工装备技术专刊论文集[C];2018年

7 佟惠军;张少军;刘泽乾;;神经网络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8 孙吉利;;多工序复用翻身机器人动作及节拍优化改进研究[A];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卢海波;;汽车领域机器人滚边质量提升[A];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10 鲍平安;陈辉堂;;机器人控制的并行处理技术研究[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玲;“灵巧机器人”提升战斗力[N];解放军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刘勇;为传统机器人增添“智慧大脑”[N];光明日报;2019年

3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 高慧超;从单体机器人到无人工厂[N];佛山日报;2019年

4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刁静严;赴机器人之约 享智能化未来[N];中国城市报;2019年

5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吴德群;关注对机器人隐私的保护[N];深圳特区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唐玮婕;欧姆龙:“明星”乒乓球机器人又来了[N];文汇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卢e

本文编号:2694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94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a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