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维节点的插值规划定位
【图文】:
图1Delaunay三角剖分顶点数据确定,所以可用此数据求出三角面上任意节点的坐标.设三角形3顶点的坐标分别为p1(x1,y1,z1),p2(x2,y2,z2),p3(x3,y3,z3),三角面上未知插的值节点坐标为p(x0,y0,z),x0,y0作为待插值节点位置是已知的.由于p,p1,p2,p3四点共面,所以x0-x1y0-y1z-z1x0-x2y0-y2z-z2x0-x3y0-y3z-z3=0解之可得待插值节点p的坐标p(x0,y0,z).步骤3对每一个待插值节点重复步骤2,可求出所有待插值节点坐标.1.3.2基于三角形线性插值方法的改进选择函数z=(0.2x-2)e-(0.2x-2)2-(0.2y-2)2,在一个20×20×2的区域随机生成100个随机点,从中再随机选择出20个节点作为锚节点,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看出节点均匀地分布在三维曲面上.图2所有节点在曲面上的分布情况利用锚节点坐标已知的条件,使用基于三角形的线性插值方法可得插值曲面,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对曲面插值运算时,4个边角都出现大片空白区域.这是因为基于三角形的线性插值方法只能插值出空间节点网络的内部区域.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对此讨论区域首先补充4个边界点(0,0,z1),(20,0,z2),(20,20,z3),(0,20,z4)作为已知锚节点.其次由连续曲面性质,分别选择与4个边界点水平距离最为相近的点的竖坐标作为该边界点的竖坐标值,这样插值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如图3插值曲面图4所示,插值曲面完整覆盖了所有节点所在区域.图4改进后插值曲面1.3.3选出插值节点组设在所投节点区域内有m个锚节点(已知坐标的节点),n个非锚节点.建立适当的
,z),x0,y0作为待插值节点位置是已知的.由于p,p1,p2,p3四点共面,所以x0-x1y0-y1z-z1x0-x2y0-y2z-z2x0-x3y0-y3z-z3=0解之可得待插值节点p的坐标p(x0,y0,z).步骤3对每一个待插值节点重复步骤2,可求出所有待插值节点坐标.1.3.2基于三角形线性插值方法的改进选择函数z=(0.2x-2)e-(0.2x-2)2-(0.2y-2)2,在一个20×20×2的区域随机生成100个随机点,从中再随机选择出20个节点作为锚节点,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看出节点均匀地分布在三维曲面上.图2所有节点在曲面上的分布情况利用锚节点坐标已知的条件,使用基于三角形的线性插值方法可得插值曲面,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对曲面插值运算时,4个边角都出现大片空白区域.这是因为基于三角形的线性插值方法只能插值出空间节点网络的内部区域.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对此讨论区域首先补充4个边界点(0,0,z1),(20,0,z2),(20,20,z3),(0,20,z4)作为已知锚节点.其次由连续曲面性质,分别选择与4个边界点水平距离最为相近的点的竖坐标作为该边界点的竖坐标值,这样插值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如图3插值曲面图4所示,插值曲面完整覆盖了所有节点所在区域.图4改进后插值曲面1.3.3选出插值节点组设在所投节点区域内有m个锚节点(已知坐标的节点),n个非锚节点.建立适当的三维坐标系,将所有节点放置于[0,a]×[0,b]×[c,d]的空间区域内.在[0,a],[0,b]内等距插入点列0=x1<x2<…<xk1=a0=y1<y2<…<yk2=b节点间距为λ,则xk1=a+(k1-1)λyk2=b+(k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遐;刘瑞霞;;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年04期
2 吴春婧;郑明春;秦继林;;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8期
3 徐勇军;杨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J];电子产品世界;2006年19期
4 ;坚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适合苛刻的工业环境[J];电子设计技术;2006年09期
5 马华东;陶丹;;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及其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06年09期
6 邝自力;张伟;梁宏军;;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22期
7 谢洁锐;刘才兴;胡月明;刘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1期
8 李凯;;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9 潘群华;李明禄;张重庆;张文哲;伍民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查询[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7年08期
10 杜林林;张玺栋;屠东;;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综述[J];山西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政;魏巍;罗相根;罗永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数量的选择方法[A];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杨曼;;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抗[A];四川省电子学会情报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阚凤龙;徐自文;陈楠;左传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及其发展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2年
4 贾杰;赵林亮;常桂然;;面向异构传感器网络的高能效覆盖控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5 冯健昭;肖德琴;肖克辉;李就好;;基于谓词的水质传感器网络采样整合优化算法[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唐云龙;;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实验分析[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杜景林;陈力军;谢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集成体系结构[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刘昊;;面向电子智能服装的人体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洁;任海风;;K重覆盖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余e
本文编号:2734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3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