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面向仿生机械手的表面肌电信号检测与模式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7:40
【摘要】:随着人机接口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被广泛应用到了各民用生活领域,为了改善肢体残疾人群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智能假肢的应用与控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利用肌电信号控制假肢,是目前热门的一种人机接口技术,肌电信号最能反映出人体做出动作的生理变化,在假肢控制领域意义重大。肌电控制需要精确的信号采集、有效的特征提取、识别率高的分类算法来作为基础,还需保证系统的实时性以减少控制延迟。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实验室环境的肌电信号模式识别,没有在算法实时性做深入研究,且采集信号一般通过商业化的专用设备,不便于携带。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针对目前已经商业化的专业采集设备价格昂贵、不易于携带,以及目前国内的肌电信号采集设备大多精度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便携式、可穿戴的肌电信号采集装置,采用了专门用于采集生物电信号的ADS1299来保证肌电信号采集的精度。同时对于传统的肌电采集设备通道数较少的问题,本文设计支持4通道的信号采集,通过无线传输方式来上传数据到上位机中。其次,针对于肌电信号中干扰噪声较多的问题,如工频干扰、基线漂移等,通过50Hz陷波器、中值滤波、带通滤波等滤波器设计将其滤除。针对于单一特征的动作分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对肌电信号的特征选择进行了详细的测试,通过单时域、频域特征与各特征组合的对比结果,最终确定了选择平均绝对值、均方根、波形长度三种时域特征组合作为分类器的输入。利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对选定的特征值组合进行动作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2.8%和83.3%,最终选择利用BP神经网络来对4通道肌电信号提取出的三时域特征组合进行动作分类,与单一特征分类相比准确率提高了3.2%。最后,针对于目前没有完整的配套采集设备的软件训练平台,本文设计了基于硬件设备的动作识别系统,控制设备的通讯、采样率、采集模式等相关参数,可以准确有效接收上传数据以及绘制数据的实时波形,可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分类训练、存取特征与训练网络等操作,集成了数据活动段检测、网络训练参数显示、串口通讯等功能,实现了对机械手的实时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1;TN911.23;R318
【图文】:

模式识别,分类器,准确率,仿生机械手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肌电信号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详细介绍了肌电信号在采集中所包含的各种干扰,以及如何滤除的方法,对肌电信号进行滑动分窗,分析了表面肌电信号常用的几类特征,例如时域、频域、AR 参数模型等方法,通过对比输入分类器中的结果来决定最终选取哪些特征作为输入,对比了两种分类器对于五种手势动作的分类效果,最终选定分类准确率最高的 BP 神经网络进行动作模式的识别。第四章,动作识别系统设计与肌电假肢实验,设计了基于本课题采集训练平台的实时控制实验,详细介绍了上位机基于 matalb gui 语言的软件设计,基于 udp通讯协议的组网数据传输,训练者完成采集及分类训练后,软件实时显示出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以及模式识别的准确率,当离线训练完成后,利用已训练好的网络,将实时采集的信号输入其中进行对比,进行模式识别,将输出的分类信号直接用于控制仿生机械手。

结构图,运动神经元,结构图,动作电位


叫做运动单位(MU),可由该单位收缩兴奋任意位置的肌肉进行独立运动,运动神经元的构成原理图如图2-1 所示。在肌肉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收缩时,动作电位在其中传递从而引发电流场,这时可以通过贴在肌肉表面上的电极来捕获这些生理电位信号,这些生理电位信号也被称为表面肌电信号。图 2-1 运动神经元结构图当肌纤维没有收到兴奋,处于静置状态时,在肌细胞的两侧电位之差大概为1~100uV,即静置电位,这种状态也称为极化。若肌纤维收到兴奋传导,此时静置电位会迅速改变,这种电位叫做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动作电位的变化十分迅速,并且是一个非平稳信号,电位一直在改变。一般情况下,动作电位是由α运动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兴奋沿着轴突传导到运动终板,在肌纤维上产生刺激,这时肌纤维上的离子开始运动,动作电位便引发了电流场,电极就可以捕获到运动电势。单个运动电势(Single FiberAction Potential,SFAP)检测出的信号波形大小是由肌纤维和运动终板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MotorUnit Action PotentialTrain,MUAPT)是该α运动神经元产生的所有运动电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累加共同形成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泽;宋伟任;韩汪洋;邱国文;王玉梅;;基于肌电信号的肢体刚度特性[J];系统仿真技术;2017年02期

2 成思;薛君;周斌;;基于肌电信号(EMG)生物反馈仪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年15期

3 蔡立羽,王志中;肌电信号分析方法的研究及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9年04期

4 杨福生;;肌电信号的处理[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7年02期

5 华慕萍,胡天培,高忠华;前臂肌电信号的测试与分析[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88年04期

6 高云园;任磊磊;张迎春;佘青山;席旭刚;张启忠;;基于相干性的多频段脑肌电信号双向耦合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17年10期

7 龙胜春;呼吸肌电信号时频分析方法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郭凌菱,李耀宇,雷英杰;微机肌电信号检测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5年04期

9 尤波;周丽娜;黄玲;;实时肌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与探究[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10 宋玲玲;奚日辉;吴小丹;;多重分形分析在肌电信号识别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国华;杨芳;;肌电信号中心电噪声的自适应滤波[A];第八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何乐生;胡耀航;王威廉;;基于精确起始时刻同步的肌电信号动作识别方法[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惠娟;;表面肌电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A];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崔建国;王旭;张大千;王少曼;张威;;基于磁场刺激与神经网络肌电信号的模式识别[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吴浩浩;罗志增;;基于肌电信号信号轮廓DTW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A];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耀兵;季林红;黄靖远;;康复训练过程中上肢运动肌电信号特征的对比分析[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小栋;;肌电信号的检测与处理技术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马丽;侯文生;郑小林;彭承琳;许蓉;;握力水平与前臂肌肉sEMG信号复杂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周萌;沈钧贤;童秉纲;尹协振;;鲫鱼肌电信号测量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10 赵章琰;陈香;张旭;涂有强;杨基海;;实时手势动作表面肌电信号识别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苇;子宫肌电信号的分析与子宫收缩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杨志家;体表肌电信号中疲劳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1999年

3 任小梅;基于临床诊断肌电信号的自动分解算法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4 颜志国;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表面肌电特征约简和分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周宇轩;基于通信原理与肌电信号控制的上肢运动功能重建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6 赵汗青;面向人工假肢的表面肌电信号人手抓取动作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阳;智能仿生手臂肌电信号—运动模型化与模式识别理论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杨大鹏;仿人型假手多运动模式的肌电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吴剑锋;基于肌电信号的人体下肢运动信息获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陈歆普;基于肌电信号的多模式人机接口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飒;经颅超声调控下脑肌电信号耦合估计[D];燕山大学;2019年

2 张华建;融合肌电信号的生物融合式助行外骨骼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3 胡桂婷;康复运动中肌电信号协同及耦合特征分析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4 张启宁;基于肌电信号实现人体上肢运动和力连续估计的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5 吴昱恒;基于深度学习的肌电信号分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6 李屹萌;面向仿生机械手的表面肌电信号检测与模式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7 崔颢骞;基于上肢运动的脑—肌电信号融合分析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8 任磊磊;头皮脑电与上肢肌电耦合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余志刚;基于sEMG的人体下肢运动识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10 齐文靖;基于相干分析的上肢肌电信号耦合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38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38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8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