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混合动力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及训练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12:56
【摘要】:日益增长的踝关节康复训练需求和手工康复训练资源不足的矛盾促进了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迅速发展,但是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及其训练策略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传统气动肌肉驱动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虽然适合进行踝关节康复训练,但是难以提供踝关节康复训练所需的三自由度运动;部分踝关节功能障碍被试者不能在康复训练中实现其运动意图,训练效果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款能够进行三自由度运动的上源驱动康复机器人,并以此为基础开发综合性的训练策略。针对传统气动肌肉驱动的踝关节机器人难以提供三自由度康复训练的问题,本文研发了一款基于混合动力的三自由度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在构建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机器人的软硬件系统,并且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了机器人末端旋转角度和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运动频率与轨迹追踪精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极限旋转角度的可达性。可从六个方向调整机构参数来改变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增加人机交互训练的安全性;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可行性。针对踝关节控制能力弱的被试者不能持续进行主动训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轨迹调节和轨迹跟随的主被动融合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三自由度踝关节康复训练中。通过试验确定阈值来保证机器人的柔顺程度。在基于轨迹调节的康复训练中,当被试者施加人机交互力超过阈值时,会生成新的期望轨迹:更改相位使运动轨迹反向;依据交互力的大小增加频率。当人机交互力小于阈值时,维持被动训练模式。在基于轨迹跟随的康复训练策略中,设计阻抗控制器来根据被试者的运动意图控制机器人的运行轨迹和运行模式。针对部分踝关节功能障碍被试者不能在康复训练中实现运动意图的问题,本文以虚拟现实游戏环境为基础,提出了基于SSVEP的踝关节训练策略。构建虚拟现实游戏环境来提供视觉反馈,并设置固定频率闪烁源来激发SSVEP信号;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游戏环境的外部信息传递回路来实现机器人和人脑之间的双向信息流动;采用FFT分析SSVEP信号来识别被试者的运动意图;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针对部分人群特征值不明显导致SSVEP信号识别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轨迹方向特征和SSVEP信号识别的信息融合方法来判断被试者的运动意图。通过判断踝关节的拉伸状态来确定轨迹方向特征;通过SSVEP信号识别结果和轨迹方向特征的相关性来判断被试者的运动意图;试验结果显示,运动意图的识别率得到有效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2
【图文】:

示意图,视觉,示意图,刺激源


图 1.5 SSVEP 视觉激发示意图VEP 信号的激发源分为三种:光刺激源、图形刺激源和模式翻转刺激源。光刺采用 LED 灯、荧光灯、和氙灯等提供光源,并通过程序控制和电路控制使这有不同的闪烁频率;图形刺激源利用电脑软件制作各种图案,并使之以不同的呈现在显示屏上;模式翻转刺激源使两个图形以某种频率交替出现在显示屏现图形的闪烁刺激,如黑白棋盘格和栅格等[61]。这三种刺激源各有优劣,虽然的闪烁频率非常精准,但是其图形受限于硬件的排布,不能随心所欲,而另外源的闪烁频率受到显示器刷新频率的影响,很难精确界定,但是其图形可以根的需要进行设定[61]。

可调整性,运动位姿,机器人机构,气动肌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2.其中 = ( ) 是矩阵 的伪逆矩阵。.4 踝关节机器人机构可调整性运动仿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莹瑜;游家诚;张艳琦;王国帅;;运动性损伤康复机器人多功能床体设计[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2 赵雷雷;于曰伟;周长城;杨福兴;;路面随机激励下康复机器人轮椅的抑振解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年12期

3 郑福建;常影;赵玉山;郭海运;朱帅飞;李业华;吴科利;;基于ANSYS Workbench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有限元分析[J];河北农机;2020年01期

4 夏金凤;韦建军;王春宝;刘铨权;段丽红;;康复机器人研发中的哲学思维[J];装备制造技术;2018年11期

5 吴宏健;李莉娜;李龙;刘天;王珏;;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综合干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9年01期

6 程秀芳;张超;;下颌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J];机械传动;2019年03期

7 张无波;;上肢康复机器人结构的谐响应分析[J];机械制造;2019年04期

8 吕星;王春宝;段丽红;吴正治;王玉龙;韦建军;龙建军;刘铨权;申亚京;尚万峰;林焯华;陆志祥;陈晓娇;;偏瘫患者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年11期

9 郑焕驰;王俊华;王程灵;;步行康复机器人综述[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年20期

10 黄令双;熊国兰;姜圣兰;秦云美;;关于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认知和市场浅析[J];营销界;2019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强;靳莹;;“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问世[A];《科学与现代化》2015年第1期(总第062期)[C];2015年

2 熊蔡华;;康复机器人研究动态与思考[A];2015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摘要集[C];2015年

3 王晶;;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A];2014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毕胜;;康复机器人训练技术[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郭学军;;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临床研究与未来展望[A];2012中国康复医学会实用康复论坛暨运动康复新理念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2年

6 王俊华;;康复机器人发展概况[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林;;儿童康复机器人及其临床应用[A];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8 林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与评估系统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9 毕胜;季林红;纪树荣;;神经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毕胜;;康复训练机器人——康复医学新的革命?[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晨 通讯员 马佳序;王海洋:研发康复机器人让瘫痪者有望站起[N];中国青年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俞陶然;康复机器人有望平民价进入患者家[N];解放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齐欣;人工智能医疗擦出火花[N];医药经济报;2017年

4 王浩;AI自带光环成就未来[N];医药经济报;2017年

5 记者 肖剑雄;康复机器人成医疗“新宠”[N];东莞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王晓慧 马维辉 刘诗萌;一大波“康复机器人”来袭 人工智能辅具火了国际福祉博览会[N];华夏时报;2017年

7 IT时报记者 孙妍;傅利叶智能将发布商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N];IT时报;2017年

8 记者 韩丽平;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引入外脑”进军康复机器人市场[N];黑龙江日报;2015年

9 记者 王海荣;40人荣膺深圳青年创业榜样[N];深圳商报;2019年

10 ;宝安智造:黑科技展示宝安实力[N];中国商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祥锋;基于混合动力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及训练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孟伟;下肢和脚踝并联康复机器人及其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3 冯永飞;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机构设计与协调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4 王晓峰;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5 朱雪枫;康复机器人上肢运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6 刘艾明;多自由度柔性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人机协作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7 姜礼杰;普惠性下肢精准康复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8 黄明;气动肌肉腕关节和下肢康复机器人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9 孟凡成;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增强学习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醒;五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亮;基于外骨骼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与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2 杨磊;手功能康复机器人逐步辅助策略设计与实验效果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李朋;手部功能康复机器人机构设计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王桂兴;上肢术后康复机器人设计与康复运动轨迹规划[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崔利贞;下肢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建模分析[D];上海大学;2019年

6 汪彦慧;外骨骼上肢康复机器人肩胛带联动机构及康复臂的结构设计[D];青岛大学;2019年

7 王博恒;基于ROS的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8 毛伟;具有多种康复策略的外骨骼式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9 丁光正;基于代理的滑模控制算法及其在下肢康复机器人上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10 冯晓彬;形状记忆合金丝驱动的手指康复机器人设计和分析[D];燕山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39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39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f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