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滞对前馈神经元网络信息传递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183;Q42
【图文】:
传输神经信号。神经系统只传递两种信号: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局部电位主要用来逡逑短距离传播信号,传输距离大概在1?2毫米,主要作用在特定区域(例如感觉神经逡逑末梢)或者是不同细胞的节点处I47]。长距离的传输还是依靠动作电位,图2-1所示为逡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逡逑的逦action邋potential逡逑40逡逑>邋20逡逑1逡逑to逡逑!邋0逡逑<v逡逑C邋-20逡逑?:—WUUUUIa逡逑800逦20逦40逦60逦80逦100逦120逦140逦160逡逑Time邋(ms)逡逑图2-1动作电位连续放电示意图逡逑动作电位的发放形式是几乎相同的,大脑信号传输的实质主要是某时刻是否有动逡逑作电位产生。动作电位其实是信息传递中使用的符号,一个尖波被称作一个脉冲逡逑9逡逑
神经结构中[48]。电突触在形态上是对称的,信息传递也是双向的,所以对于不同的时逡逑间点,每一个神经元都既是突触前结构,也可以被称为突触后结构。而化学突触在形逡逑态和结构上是明显不对称的,在化学突触中信息的流动是单方向的,它的结构如图2-逡逑2所示,突触的传递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逡逑Postsynaptic邋cell逡逑Presynaptic邋cell逦\逡逑Transmitter邋Receptor逡逑图2-2化学突触传递神经递质示意图逡逑10逡逑
神经结构中[48]。电突触在形态上是对称的,信息传递也是双向的,所以对于不同的时逡逑间点,每一个神经元都既是突触前结构,也可以被称为突触后结构。而化学突触在形逡逑态和结构上是明显不对称的,在化学突触中信息的流动是单方向的,它的结构如图2-逡逑2所示,突触的传递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逡逑Postsynaptic邋cell逡逑Presynaptic邋cell逦\逡逑Transmitter邋Receptor逡逑图2-2化学突触传递神经递质示意图逡逑10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裘晓莲;;模糊神经元网络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年10期
2 王蔓蔓;杨晓丽;;模块神经元网络中耦合时滞诱导的簇同步转迁[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6年06期
3 何若雪;;肚子里的“第二大脑”[J];大自然探索;2017年05期
4 张雷;刘希玉;;对传过程神经元网络及其应用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2年17期
5 刘金月;祝宝玲;;连续小波过程神经元网络在非线性函数逼近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陈磊;刘飞;;两种特征扩展过程神经元网络应用比较研究[J];控制工程;2009年S3期
7 周淑梅;;一种过程神经元网络在管道土壤腐蚀速率预测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吴雅娟;许少华;;一种模糊计算过程神经元网络及其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9 蔡久评;;基于过程神经元网络的陶瓷窑炉智能控制机制[J];中国陶瓷;2008年10期
10 许少华;王兵;何新贵;;基于过程神经元网络的动态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信息与控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青云;;时滞对神经元网络时空同步的作用[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玉叶;张慧敏;魏春玲;杨明浩;王青云;古华光;任维;;随机信号在神经元网络中诱发的多次空间相干共振[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青云;;神经元网络系统的非线性时空动力学[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沈瑜;侯中怀;;从簇放电振幅推测耦合神经元网络的度分布性质[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5 孙晓娟;;噪声激励下多层次神经元网络放电的动力学行为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李丽明;王众嫭;王延章;;一种类神经元网络模型及其学习算法初探[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7 陈剑飞;王一玲;林伟;;用神经元网络模型求解多目标决策问题[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8 刘献心;黄布毅;;神经元网络与模糊控制的融合[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9 曾贵生;柯益华;;神经元网络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动态建模中的应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10 贾雁兵;古华光;;相位噪声诱导神经元网络的双重相干共振[A];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俞陶然;模拟人脑人眼,让人工智能更像“人”[N];解放日报;2017年
2 杨骏 刘石磊;中国“芯”加速布局人工智能[N];中华工商时报;2017年
3 老鬼阿定;“深度学习”技术进展令人振奋[N];计算机世界;2014年
4 实习生 马昌剑;早教真能决定孩子的一生吗?[N];科技日报;2012年
5 ;GF Srl开发出用于包装过程检测的系统[N];中国包装报;2005年
6 百度总裁 张亚勤 口述 本报记者 李正豪 整理;人类定规则,机器将可控[N];中国经营报;2016年
7 邵珍珍 本报记者 胡唯元;自动化让冶金如此简单[N];科技日报;2005年
8 杨健;树立中国人管理创新的信心[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兵;面向油田诊断预测的过程神经元网络模型和算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秦迎梅;神经元网络的共振效应—信息的检测与传导[D];天津大学;2014年
3 李艳玲;培养神经元网络的学习模型构建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卢梅丽;基于相响应的神经元网络同步的优化控制[D];天津大学;2013年
5 陈传平;基于多电极阵列的培养神经元网络动态特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于海涛;神经元网络的同步、共振及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陈琳;培养神经元网络自发电信号的特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郭大庆;复杂神经系统中信息传输及信息处理的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延俊;气动比例位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动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彩霞;Rulkov和Head direction神经元及神经元网络的动力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赵凡;小世界神经元网络中的随机多共振现象[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2 赵欣桐;时滞对前馈神经元网络信息传递的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3 楼力政;微电极阵列上培养神经元网络的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9年
4 薛天舒;时滞对神经元网络中同步转迁的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5 于彦虎;自突触影响下模块神经元网络的共振动力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王权;基于PIDNN的四轴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7 陈琦;神经元网络FPGA仿真系统的实现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8 廖原;基于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识别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9 田姗姗;基于微流控技术体外构建神经元网络的相关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10 李国芳;部分时滞对小世界神经元网络共振和同步行为的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57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5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