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素构造和遗传算法的三维模型检索
【图文】:
圆环体:圆环体中心圆半径r6,截面圆半径r7,基准为中心圆半径所在的圆心。1.2三维模型拓扑信息特征根据具体三维模型的结构特点,将孤立的体素进行有效地组合,确定体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具体体素数量。为了有序地组合基本体素,形成有实际需求的具体三维模型,需要引入布尔运算。在建模过程中,布尔运算是通过对2个及2个以上的体素进行并集、差集、交集运算,从而得到新的模型。一般采用布尔运算的树状结构图来形象、直观地表现三维模型各个体素间的数量关系及拓扑关系[4]。三维模型树状结构示例如图1所示。图1三维模型树状结构根据上述体素的布尔运算,可得到体素与复杂三维模型的关系——体素拓扑关系树P={P1,P2,…,Pi,…,Pn 1}T(1)其中,Pi为描述基于三维模型树状结构图中第i个体素和第i 1个体素的拓扑关系子向量。在确定了体素组合关系的基础上,需进一步确定各体素基准点相对于三维模型的具体位置。体素基准关系包含拓扑关系特征的各个体素基准向量,其表示为D={D1,D2,…,Dj,…,Dk 1,Dk}T(2)Dj={x,y,z}(3)根据上文所述,体素拓扑关系树P与体素基准关系D共同决定了三维模型拓扑信息特征。2三维模型特征提取在三维模型特征提取过程中,定义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特征为X,拓扑信息特征为Y。因此,三维模型的特征信息可以描述为关于几何特征信息X和拓扑特征信息Y的函数F(X,Y)。在统计学中矩用来表示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而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位置。如果把三维模型看作是体素在三维空间中带有布尔运算的有序分布,那么三维模型的特征就可以用矩来描述[5]。F(X,Y)的n+m阶矩定义为
变异操作,获得新的遗传信息后转向步骤4;步骤9.输出最优的中心矩参数ρmn,进而得到最优三维模型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然后对零件库中的三维模型进行测试以获得最优检索结果[10]。4应用实例与对比分析三维模型检索实验是在OpenCASCADE平台下的CAD三维模型库中进行的,检索资源涉及到500多个三维模型。选择库中的一种胀紧联接套作为检索目标,遗传算法检索参数设置如下:染色体种群规模Spop=300,交叉概率Pcros=0.5,变异概率Pmu=0.1t,最大迭代次数maxiter=500。其相似度大于0.1的检索结果如图2所示,在三维模型检索库容量较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检索到相似度比较高的三维模型。编号01的三维模型与目标三维模型相比较,都是含有环状分布的圆柱、两个半径不同的圆环体的3段结构,具有非常高的相似特征和局部结构的重复度。编号12的三维模型在图中相似度最低,主要是由于在特征提取过程中,环状分布的圆柱布尔运算从并集运算变异为差集运算。在相同的检索条件下,查全率分别为10%、20%、50%、80%、100%时,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形态分布算法分别检索到的最优相似度三维模型如图3所示[1,11]。从检索的相似度值分析,在查全率为10%时,即只在OpenCASCADE库中检索50多个三维模型,3种方法能够检索到相同的最优三维模型。当查全率增高时,蚁群算法和形态分布算法检索到的最优模型相似度比遗传算法低。由此可知,在检索范围变大、检索特征信息干扰因素增多的情况下,遗传算法相比于其他两种检索方法,具有更可靠的特征提取匹配性能。图2遗传算法检索结果图33种算法检索结果比较
在相同的检索条件下,查全率分别为10%、20%、50%、80%、100%时,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形态分布算法分别检索到的最优相似度三维模型如图3所示[1,11]。从检索的相似度值分析,在查全率为10%时,即只在OpenCASCADE库中检索50多个三维模型,3种方法能够检索到相同的最优三维模型。当查全率增高时,蚁群算法和形态分布算法检索到的最优模型相似度比遗传算法低。由此可知,在检索范围变大、检索特征信息干扰因素增多的情况下,遗传算法相比于其他两种检索方法,具有更可靠的特征提取匹配性能。图2遗传算法检索结果图33种算法检索结果比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朱文博;吴新仁;甘屹;;基于形状拆分的机械零件三维模型检索[J];图学学报;2015年01期
2 李亮;张树生;白晓亮;邵立;;基于遗传算法的三维CAD模型多特征融合和检索[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03期
3 邓念东;侯恩科;张志华;赵洲;;三维拓扑关系形式化描述及拓扑关系模型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沈艳,郭兵,古天祥;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与遗传算法的比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邵 虹,崔文成,张继武,赵宏;遗传算法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3年16期
6 何青,杜永祚,宋之平;一种实用的不变矩计算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张申生;基于单元分解的实体构造几何技术(CDCSG)——一种构造实体模型的新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紫军;王昊;李佳燕;赵豫红;;基于整数规划的塔式太阳能镜场能量调度方法[J];信息与控制;2016年05期
2 刘海斌;;物流全程智能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年08期
3 王家乐;;一种基于法向量分布特征的机械零件模型手绘草图查询接口[J];中国机械工程;2016年16期
4 罗运广;;G-PSO:一种改进的遗传粒子组合寻优算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09期
5 王树坤;黄妙华;张志运;;基于PSO-SVR优化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预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6年02期
6 王林;贺鹏;刘世辰;艾欣;;包含电动汽车的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经济运行优化[J];陕西电力;2016年03期
7 赵倩;焦黎;谭方浩;罗智文;王西彬;王昭;;三维工序模型切削载荷动态变化的工艺优化策略[J];图学学报;2016年01期
8 田凯;张连宽;熊美东;黄志豪;李就好;;基于叶片病斑特征的茄子褐纹病识别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S1期
9 单志伟;钱潜;刘福胜;;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灰色系统对一体化保障设备使用工作量的预测[J];四川兵工学报;2015年10期
10 肖海林;任婵婵;聂在平;李民政;;基于线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基站协作波束成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乐;姜波;黄逸民;;机械零件模型局部形状相似性检索算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2年11期
2 董雁;徐静;;基于装配结构相似的零件三维模型检索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3 冷彪;覃征;;基于先验知识的三维模型特征选择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8年04期
4 王飞;张树生;白晓亮;王洪申;;拓扑和形状特征相结合的三维模型检索[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年01期
5 朱文博;李爱平;刘雪梅;;基于工艺相似的冲压件实例检索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年04期
6 张骏;秦小麟;;利用简化9交模型进行三维拓扑分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年12期
7 邓敏;李志林;李永礼;张雪松;;GIS线目标间拓扑关系描述的4交差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11期
8 邓敏,张雪松,林宗坚;拓扑关系形式化描述的Euler示性数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10期
9 陈东立;点集拓扑中一个重要定理的非标准证明[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郭薇,陈军;基于点集拓扑学的三维拓扑空间关系形式化描述[J];测绘学报;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竹;;三维模型检索技术综述[J];科技资讯;2006年06期
2 张瑞;方宗德;李爱民;张军辉;;基于距离和曲率特征的三维模型检索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0年02期
3 谢应涛;;一种基于结构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9期
4 郑燕玲;;基于混合相关反馈的三维模型检索[J];计算机仿真;2010年06期
5 郑赢;周明全;耿国华;高原;;多特征动态融合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0年07期
6 罗东;周明全;耿国华;;局部区分区域在三维模型检索中的应用及改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31期
7 程雪敏;;三维模型检索中特征权值的应用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毛瑞;唐雁;;基于聚类分析的三维模型检索综述[J];微型机与应用;2012年10期
9 张树生;白晓亮;张开兴;王明微;;产品精细化聚类与重用的使能新技术:三维模型检索[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2年02期
10 王占松;田凌;;基于功能的三维模型检索系统[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申伟;苗振江;万丽莉;;三维模型检索和逼真显示功能在可视媒体平台的实现[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程言志;吕天阳;王森;王钲旋;;基于表面颜色属性的三维模型检索[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09年
3 彭博;朱清新;;三维模型检索的最优搜索策略[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4 景晖;黄美发;钟艳如;;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三维模型检索[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霍星;檀结庆;;基于特征向量的三维模型检索[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黄清颖;饶洁;林淑金;高成英;;利用方向梯度直方图实现基于手绘素描的三维模型检索[A];第六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胡斌;费耀平;李敏;;基于同心球壳划分的三维模型检索[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马韵洁;胡敏;;基于语义矩阵的特征集成三维模型检索方法[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屠宏;基于稀疏表示的三维模型检索相关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李亮;三维模型检索中的特征提取、比较及融合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陈强;基于特征融合及流形排序的三维模型检索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王新颖;三维模型检索中基于语义方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程言志;基于形状及表面属性三维模型检索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玉杰;基于形状的三维模型检索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7 杜卓明;三维模型检索与压缩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李洪安;三维模型检索及相关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权胜赫;基于形状特征三维模型检索的一些关键技术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吕天阳;三维模型检索中基于聚类与基于语义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睿;基于草图的三维模型检索[D];浙江大学;2015年
2 何斌;基于IDSC特征与图传导的三维模型检索[D];中山大学;2015年
3 李闯;基于自旋图的三维模型检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芳硕;基于显著点的三维网格聚类分割及检索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徐平安;多特征融合的三维模型检索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杨萌;基于多特征和相关反馈的三维模型检索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9年
7 张宇;基于语义的三维模型检索系统的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芳育;三维模型检索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郑倩;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周继来;三维模型检索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74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7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