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图像处理的小型激光谐振腔装配系统研制

发布时间:2020-07-30 07:22
【摘要】:陀螺仪是广义的导航控制领域内以惯性为原理基础的传感器,环激光陀螺仪则是以光学原理为基础的陀螺仪当中一个重要分支。小型激光陀螺是激光陀螺仪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产品,具有较低成本、较低功耗、极小体积、极小重量等优点,是理想的小型战术惯性器件。在国内,小型激光陀螺的开发处于研制初期,对于激光谐振腔的装配采取人工手动操作,这对于小尺寸零件的装配有着天然的缺陷和瓶颈,而且无法通过操作经验和技巧的提升而解决。因此,实现自动化装配是小型激光陀螺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和重要方向。本文对小型激光谐振腔装配特点进行了剖析,搭建光学成像系统和CCD图像采集系统进行光学图像数字信号的获取。接着分析了光路系统定位精度和成像系统准确性,通过使用计算机LabVIEW软件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降低干扰,突出特征,得到小型反射镜装配定位的中心。还搭建了电动多位置移动平台,利用计算机LabVIEW软件控制平台移动,带动小型反射镜对准小型腔体光学中心点进行定位装配。最后对具备功能的系统进行了调试和优化,解决故障、完善功能、提高性能。本文研制的基于图像处理的小型激光谐振腔装配系统,可以将反射镜精确地、自动化地装配到小型腔体的恰当位置上,提高了装配过程的洁净度和一致性,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小型激光陀螺研制积累了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91.41;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务侬;;高稳定高亮度激光谐振腔的分析与设计[J];光电子.激光;1988年06期

2 张国柱,吴百诗;激光谐振腔衍射积分方程组的三次样条逼近[J];量子电子学;1988年03期

3 蒲继雄;带扩束棱镜激光谐振腔的动态工作特性及热稳定性[J];量子电子学;1988年03期

4 李世忱,倪文俊,杨巍,胡国绛,张润;低热敏激光谐振腔理论和实验[J];物理学报;1989年04期

5 蒲继雄;带两个扩束棱境激光谐振腔的特性[J];激光杂志;1989年01期

6 谢国兵;刘卫国;高爱华;;基于压电陶瓷的激光谐振腔长控制技术[J];兵工自动化;2012年03期

7 刘文广,陆启生,刘泽金;束变换环孔激光谐振腔的设计与分析[J];光学学报;2004年04期

8 颜惠芝;;自适应激光谐振腔[J];兵器激光;1985年03期

9 吴晓雯;模拟软件用于激光谐振腔设计[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1年02期

10 陈培锋,丘军林;变反射率镜激光谐振腔输出光束特性分析[J];中国激光;199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胭脂;胡国行;易葵;邵建达;范海涛;沈忠伟;魏志义;;亚8fs量级脉冲的钛宝石激光谐振腔内用啁啾镜对的研制[A];TFC'1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陈锐;;正方形环形激光谐振腔光路分析[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泽金;陆启生;舒柏红;李文煜;赵伊君;;含有位相片的激光谐振腔模式及传输特性计算[A];1996全国青年激光学术研讨会及中科院光束特性及变换高研研讨班论文摘要集[C];1996年

4 叶嘉雄;李中旗;余永林;;自适应激光谐振腔控制技术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5 姚功民;;理想角锥棱镜激光谐振腔的一个简化模型[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黄良玉;唐海瑶;徐信业;;应用于光钟的激光谐振腔的设计[A];长三角地区科技论坛激光分论坛暨上海市激光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叶一东;高学燕;易亨瑜;苏毅;;免调试角锥棱镜激光谐振腔的基本特性[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8 刘晓萌;刘勤勇;李代军;杜可明;;高纯度高转换效率一阶斯托克斯激光谐振腔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毕超;李东;赵建林;;全反射棱镜激光谐振腔中光轴扰动及磁效应研究[A];2015 年(第七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10 温丹丹;李东;赵建林;;异面激光谐振腔内光轴扰动特性分析[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陆璇辉;衍射光学元件激光谐振腔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3年

2 秦应雄;大增益区高功率激光谐振腔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肖瑜;自由空间光束衍射传输优化计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旭;基于图像处理的小型激光谐振腔装配系统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陈锐;平面环形激光谐振腔光路变动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陈静;可调谐TEA CO_2激光谐振腔自动调整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4 唐常云;激光谐振腔损耗测量系统测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5 吴胜;在广义琼斯矩阵下激光谐振腔内本征态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骁;基于差分方程的激光谐振腔模式快速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张艳敏;被动调Q Yb:YAG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8 雍富强;激光谐振腔模式研究的数值矩阵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金龙;宽脉冲YAG激光器输出特性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10 底楠;用于法拉第偏频器磁光介质的光学均匀性及温度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75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75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