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俯仰运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63.33;TP273
【图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架相比于主动悬架的能耗更低,结构更简单,并且相比与主动悬架的控制效半主动悬架也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控制结果[29]。因此,半主动悬架已成为大部车制造企业比较常用的智能悬架结构。尽管半主动悬架存在上述优点,但是缺点也给研究者们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半主动悬在非常强的非线性特性以及回滞特性,给后续的控制器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困挑战[30]。也正因如此,目前半主动悬架控制主要基于比较简单的 1/4 悬架模型研究,而 1/4 悬架模型的研究工作只能研究悬架的垂向振动,无法从车辆的高究车辆的俯仰运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起伏路面工况,对俯仰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8veDYNA 复杂起伏路面仿真6 芯片测量非线性 C/G 算法基于 ARM Cortex-R4F 处理接口,集成了 ARM Corte具有 FlexRay、CAN 等多。18 1912 13 14 -0.1-0.08-0.06-0.04-0.02vedyna后轮动
法控制周期的测量,选取 TMS570 具有输出功能的 IO脚,使用示波器测量这个引脚的电平,当上述算法运行翻转,从而可测量出算法运行时间,测试流程如图开始MPC控制器MCU引脚翻转控制结束图 3-20 算法周期测量示意图例:当最大迭代次数 kmax=5,预测步数 NN=10,迭代器输出的图像如图 3-21 所示。波长的记录周期 t是 2周期为 10.4ms。 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发荣;范养强;刘攀;张冬冬;;一种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研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年12期
2 郭建辉;邹金校;高恩壮;;汽车半主动悬架减震器阻尼匹配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7年02期
3 张晗;过学迅;胡三宝;方志刚;徐琳;张杰;;液电式馈能半主动悬架控制特性仿真分析与能量回收验证[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16期
4 彭超;贾楠;李红勋;;浅析国外救护车新型半主动悬架——硅油悬架特点及发展[J];专用汽车;2017年10期
5 姜羡;陈梦成;;变阻尼汽车半主动悬架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尹丽丽,高婷婷;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和发展趋势[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7 尹丽丽,高婷婷;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和发展趋势[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8 张路军,李春植,张俊华,陈义保,施宇清,曲维波;磁流变减振器及其在汽车半主动悬架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4年09期
9 郑泉;基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半主动悬架控制仿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陈大跃;汽车半主动悬架的多目标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寇发荣;李冬;;电动静液压半主动悬架抗干扰时滞补偿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C];2017年
2 方子帆;邓兆祥;阮登芳;朱明;;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3 董小闵;李祖枢;余淼;廖昌荣;陈伟民;;仿人智能控制及其在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中的应用(英文)[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八分册)[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刊)][C];2009年
4 赵永香;申永军;田佳雨;;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5 董小闵;张宗伦;于建强;拓芳;;考虑温度影响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执行器部分故障滑模容错控制[A];第十三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许佳;王洪礼;葛根;;汽车半主动悬架振动的随机分岔研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许佳;王洪礼;葛根;竺致文;;二自由度汽车半主动悬架随机振动的首次穿越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8 郭建华;初亮;刘宏伟;张体环;;半主动悬架操纵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A];201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大千;张天侠;訾学博;吕伟;;车辆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的控制策略探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益;方子帆;罗虹;邓兆祥;;基于计算智能的汽车悬架半主动控制仿真[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全民;阻尼连续可调的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2 聂士达;考虑不变点特性的半主动悬架综合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方子帆;基于MR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董小闵;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仿人智能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牛礼民;车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集成控制的研究与实现[D];江苏大学;2008年
6 袁传义;半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及其优化设计[D];江苏大学;2007年
7 余淼;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吴参;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特性与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胡庆玉;基于IPSO-BP网络的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陈杰平;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设计与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林涛;基于半主动悬架的电动轮车辆振动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2 李志强;离散冲击路面工况下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邹雨岑;半主动悬架车辆的动载荷与横摆稳定协调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马晓月;加减速工况下抗俯仰运动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杨迪飞;考虑俯仰运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预测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李立博;齿轮齿条馈能式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特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7 王刚;基于视觉预瞄的半主动悬架阻尼力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8 陈浩;基于阻尼可变的摩托车减振控制系统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9 董德志;汽车线控制动与半主动悬架制动工况联合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10 杨益;车辆侧翻预警及半主动悬架防侧翻优化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9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8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