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手功能康复机器人逐步辅助策略设计与实验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0-08-13 16:36
【摘要】:作为外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手外伤在发生时超过半数伴随着肌腱损伤。在创伤面愈合的过程中,肌腱会与周围的组织共同生长形成粘连,这对最后的康复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对患指进行单指康复。在实际的康复过程中,单一控制方法很难满足不同康复阶段的需求,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特点进行控制方法设计。同时,与依靠康复医师经验相比,康复阶段评估与康复过程数字化对康复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对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系统进行了研究,包括机械系统、传感系统与人机交互系统。机械系统利用四连杆机构设计模块化关节,在鲍登线的驱动下辅助患指进行运动。传感系统主要对关节角度与关节力矩进行实时测量,通过在关节驱动线轮上安装霍尔角度传感器,测量驱动线轮角位置,并进行标定。同时,根据力矩传感器测量关节力矩的基本原理完成了力矩传感器标定试验。为增加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参与度,设计人机交互系统,利用视觉反馈吸引患者参与康复,同时在康复过程中实时调节运动参数。其次,结合范围康复期与力量康复期的特点设计了自适应辅助康复方法。针对范围与力量康复期,在患指的主活动度与超伸活动度内进行等容积的渐进式康复,以改善患者手指末端抖动与肌腱粘连的情况。通过对手指与外骨骼模型的建立,完成对机械系统运动学与静动力学的分析,结合电压阻抗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对外骨骼运动的控制。同时,对运动学模型进行仿真,保证外骨骼工作的安全性。同时,针对协调康复期对手指灵活度的要求,设计了基于力矩观测器的辅助康复方法。根据协调康复期需要进行小范围定力矩的康复要求,对角度与力矩的控制精度要求较高。为解决回差现象对角度与力矩信息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引入力矩观测器,对鲍登线的回差特性进行补偿,并设计基于力矩观测器的辅助康复方法,帮助患者在协调康复期完成康复任务。并且对所建立的回差模型与设计的辅助康复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其能够达到康复要求。最后,对手康复机器人进行了运动性能测试,并进行了临床实验。在康复结束后,对康复过程及设计的两种辅助康复方法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实验结果,本文设计的自适应辅助康复方法和基于力矩观测器的辅助康复方法能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辅助患者进行康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2
【图文】:

手部,康复机器人,开环控制系统,弹簧片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 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型的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是最早被研制且最先投产的,INETEC 公司(法国)研发的一种针对手指和手腕的关节进行康,如图 1-1;ORMED 公司(德国)研制的 ARTROMOT 型手部练器[5],如图 1-2;MAREF 公司(韩国)设计的 RELIVER 型手训练器[6],如图 1-3。采用开环控制系统的康复机器人由于没有置,整个机器人系统变得简单,康复训练更容易进行,因此近年进行研究。日本九州大学(Kyushu University)的 Jumpei ARA出了一种三层滑动弹簧片机构的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如图 1-4 所电机同时推动四指的中间层弹簧片带动手指做屈曲/伸展运动,大的特点。

手指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 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型的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是最早被研制且最先投产的,INETEC 公司(法国)研发的一种针对手指和手腕的关节进行康,如图 1-1;ORMED 公司(德国)研制的 ARTROMOT 型手部练器[5],如图 1-2;MAREF 公司(韩国)设计的 RELIVER 型手训练器[6],如图 1-3。采用开环控制系统的康复机器人由于没有置,整个机器人系统变得简单,康复训练更容易进行,因此近年进行研究。日本九州大学(Kyushu University)的 Jumpei ARA出了一种三层滑动弹簧片机构的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如图 1-4 所电机同时推动四指的中间层弹簧片带动手指做屈曲/伸展运动,大的特点。

手部,康复机器人,弹簧片,手指


如图 1-1;ORMED 公司(德国)研制的 ARTROMOT 型手部运练器[5],如图 1-2;MAREF 公司(韩国)设计的 RELIVER 型手部训练器[6],如图 1-3。采用开环控制系统的康复机器人由于没有安置,整个机器人系统变得简单,康复训练更容易进行,因此近年来进行研究。日本九州大学(Kyushu University)的 Jumpei ARATA出了一种三层滑动弹簧片机构的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如图 1-4 所示电机同时推动四指的中间层弹簧片带动手指做屈曲/伸展运动,轻大的特点。图 1-1 KINETEC 手部康复器 图 1-2ARTROMOT 手指康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金凤;韦建军;王春宝;刘铨权;段丽红;;康复机器人研发中的哲学思维[J];装备制造技术;2018年11期

2 吴宏健;李莉娜;李龙;刘天;王珏;;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综合干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9年01期

3 程秀芳;张超;;下颌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J];机械传动;2019年03期

4 张无波;;上肢康复机器人结构的谐响应分析[J];机械制造;2019年04期

5 吕星;王春宝;段丽红;吴正治;王玉龙;韦建军;龙建军;刘铨权;申亚京;尚万峰;林焯华;陆志祥;陈晓娇;;偏瘫患者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年11期

6 郑焕驰;王俊华;王程灵;;步行康复机器人综述[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年20期

7 黄令双;熊国兰;姜圣兰;秦云美;;关于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认知和市场浅析[J];营销界;2019年33期

8 余双;李骏;;康复机器人变身“暖男”[J];创新世界周刊;2019年08期

9 常影;穆旭;于可欣;赵玉山;;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J];河北农机;2018年03期

10 刘更谦;安宁;路光达;陈贵亮;;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强;靳莹;;“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问世[A];《科学与现代化》2015年第1期(总第062期)[C];2015年

2 熊蔡华;;康复机器人研究动态与思考[A];2015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摘要集[C];2015年

3 王晶;;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A];2014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毕胜;;康复机器人训练技术[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郭学军;;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临床研究与未来展望[A];2012中国康复医学会实用康复论坛暨运动康复新理念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2年

6 王俊华;;康复机器人发展概况[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林;;儿童康复机器人及其临床应用[A];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8 林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与评估系统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9 毕胜;季林红;纪树荣;;神经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毕胜;;康复训练机器人——康复医学新的革命?[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晨 通讯员 马佳序;王海洋:研发康复机器人让瘫痪者有望站起[N];中国青年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俞陶然;康复机器人有望平民价进入患者家[N];解放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齐欣;人工智能医疗擦出火花[N];医药经济报;2017年

4 王浩;AI自带光环成就未来[N];医药经济报;2017年

5 记者 肖剑雄;康复机器人成医疗“新宠”[N];东莞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王晓慧 马维辉 刘诗萌;一大波“康复机器人”来袭 人工智能辅具火了国际福祉博览会[N];华夏时报;2017年

7 IT时报记者 孙妍;傅利叶智能将发布商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N];IT时报;2017年

8 记者 韩丽平;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引入外脑”进军康复机器人市场[N];黑龙江日报;2015年

9 记者 王海荣;40人荣膺深圳青年创业榜样[N];深圳商报;2019年

10 ;宝安智造:黑科技展示宝安实力[N];中国商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伟;下肢和脚踝并联康复机器人及其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2 冯永飞;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机构设计与协调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3 王晓峰;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4 朱雪枫;康复机器人上肢运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5 刘艾明;多自由度柔性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人机协作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6 姜礼杰;普惠性下肢精准康复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7 黄明;气动肌肉腕关节和下肢康复机器人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孟凡成;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增强学习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李醒;五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10 孙洪颖;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亮;基于外骨骼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与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2 杨磊;手功能康复机器人逐步辅助策略设计与实验效果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李朋;手部功能康复机器人机构设计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王桂兴;上肢术后康复机器人设计与康复运动轨迹规划[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王昕;面向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意图识别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6 李楠;外骨骼手部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设计与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7 王依晴;腕部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发[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8 林鸿新;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对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9 李建;基于人机适配因素的双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与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年

10 曾海滨;基于表面肌电控制的外骨骼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92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92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f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