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二维运动平台的设计与系统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73;TP391.41
【图文】: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定位平如,按照行程范围可以将定位平台分为微动平台和大行程平可以将定位平台分为精密平台和超精密平台[ 10]。微动平台的到十几微米之间,有一些也可以达到纳米级别,大行程平台米到几百毫米之间。精密平台的定位精度一般为微米级,而。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平台的定位精度,行程等要求也尽相同。运动平台结构简图如图 1-1 所示。其采用旋转电机驱动,通与其串联,从而带动连接着丝杠螺母的工作台运动。这种平行程大,可以达到微米级精度,应用非常的广泛。然而,但丝杠具有间隙和迟滞特点,以及连接工作台和传动系统的机运动台系统具有非线性特性,使其无法在现实中达到纳米级
型的运动平台结构简图如图 1-1 所示。其采用旋转电机驱动,通过联丝杠与其串联,从而带动连接着丝杠螺母的工作台运动。这种平台结低,行程大,可以达到微米级精度,应用非常的广泛。然而,但由于滚珠丝杠具有间隙和迟滞特点,以及连接工作台和传动系统的机构本这使运动台系统具有非线性特性,使其无法在现实中达到纳米级精度图 1-1 典型运动平台结构简图Figure 1-1 Schematic diagram of typical moving platform structure 1-2 所示为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在 1998 年研制的一维运动平台。该平
第一章 绪论re 1-2 Linear motor driven one-dimensional motion platform压导轨和无铁芯动圈式直线电机高速驱动,工作采用激光干涉仪反馈并结合 PID 控制系统实现前nm。该平台总重为 19.6kg,有效行程可达 300mm大速度为 320mm/s,定位精度可达 2nm[ 11]。为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和墨西哥索诺拉大学联合。该平台上基座,中间移动平台,和下基座三层 600mm×600mm×200mm。该平台运用磁悬浮技激光干涉仪测量移动位移。该平台结构体系经过个结构紧凑的系统,能够以 10nm 的分辨率定位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春丽;;研究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展望;2016年12期
2 吕博;李多祥;;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综述[J];科学家;2017年01期
3 杨桂娟;;小波神经网络在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11年01期
4 韩良,芮小建,钟秉林,颜景平;误差补偿执行件设计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机械工程;1995年S1期
5 马纯良;误差补偿方法的探讨[J];工业计量;1993年03期
6 陆大为;薛秉源;贝季瑶;;圆柱体临床测量及其直线性误差补偿[J];磨床与磨削;1987年02期
7 刘普合;;拉袋误差补偿机构补偿量的确定[J];包装与食品机械;1987年Z1期
8 刘纪苟;端木时夏;;微处理机辅助定位误差补偿系统[J];机械工业自动化;1987年02期
9 方荣光;图样读取系统中座标及误差补偿的自动计算[J];丝绸;1988年01期
10 吉永峰;;消除二阶调节系统动态误差的一种方法[J];电气传动;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焱;戴怡;;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模型进展与分析[A];2015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5年
2 刘仁春;袁维涛;钱湘生;师大鹏;邓娥;;误差补偿法在精密机床制造和修理中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应用[A];2012年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12年
3 刘仁春;袁维涛;钱湘生;师大鹏;邓娥;;误差补偿法在精密机床制造和修理中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应用[A];2011年河南省先进制造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廖癸秋;赵健康;崔超;龙海辉;;一种具备时间误差补偿的GPS/AHRS松组合算法[A];2018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8年
5 吴天宝;黄显林;李海军;胡海东;;一种具有非线性动态逆误差补偿的控制器设计[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原润;李海军;徐海刚;刘冲;裴玉锋;郭元江;;一种适用于旋转调制光纤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补偿方法[A];2016年光学陀螺及系统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7 何宇航;柴立群;李强;高波;曹益平;;一种镜面对称法绝对测量中的误差补偿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朱梓清;刘小峰;蒋亚明;马永山;;机器人示教误差补偿研究[A];2018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18)论文集[C];2018年
9 王飞;;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提高技术的进展及其现状探究[A];探索科学2016年6月学术研讨[C];2016年
10 范金梅;许黎明;赵晓明;范浩;黄凯峰;;机床热误差补偿中温度传感器布置策略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唐文聪[律师];商品房面积误差补偿问题的处理[N];广东建设报;2005年
2 徐秀丽 记者 曾祥素;“顶账房”引发纠纷案呈多发态势[N];中国质量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建;大型龙门式双摆头五轴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7年
2 夏筱筠;数控机床健康状况监测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8年
3 马文魁;复杂曲面加工误差补偿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4 沈金华;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杜义浩;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中的运动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刘一磊;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床综合误差补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崔慧敏;基于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误差补偿和平台稳定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8 田文杰;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几何精度设计及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贺杰;SINS制导工具误差补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粟时平;多轴数控机床精度建模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进;精密二维运动平台的设计与系统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2 侯洪福;框型工件铣削加工中几何-力综合误差补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3 许晓东;地下管道定位系统及误差补偿方法的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4 肖雄;压力矫直行程模型及误差补偿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5 何进;基于统计误差补偿的高能效VLSI电路设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6 董云飞;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贾媛媛;辊筒模具形状精度在位检测及误差补偿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张洁洁;基于无模型迭代学习的误差补偿方法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9 何文强;辊筒模具光学微结构的切削工艺实验及热误差补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10 李娟;基于FPGA的高精度积分器系统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5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9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