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鲁棒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2
【图文】: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典型应用领域
于描述轮式移动机器人在全局坐标系 X O 点在全局坐标系中的位置, 为轮式移动机(即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方向角)。这里假设两,即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满足非完整约束x sin ycos 0 下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在全局坐标q S (q ) u 2为由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组成换阵,具有如下形式:cos 0( ) sin 00 1S q
浙江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态观测器态观测器[57-61](ESO)作为自抗扰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测器。这种观测器并不依赖于被控对象具体的数学模型,也不需要作用[60-63]。ESO 能够依据轮式移动机器人被控输出信息中反映的扰测的思想,将作用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扰动看成系统的总和扰动并状态,利用特殊的反馈机制建立具有扰动实时观测能力的扩张状态总和扰动及状态的观测。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基本原理如图 2.2 所示信号;y为系统输出信号;1 2, , ,nz z z为 ESO 对系统n 个状态变量的 对系统总和扰动的观测值。z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芸;崔培;陈晓;;轮式移动机器人文献综述[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2 彭继慎;仇文超;李军锋;李逃昌;宋立业;;农业轮式移动机器人反演自适应滑模轨迹跟踪控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年11期
3 刘吉成;唐森隆;;松软地面轮式移动机器人低能耗通过性机理与控制研究[J];机械制造;2012年07期
4 杨世强;傅卫平;张鹏飞;;四轮全方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5 朱磊磊;陈军;;轮式移动机器人研究综述[J];机床与液压;2009年08期
6 刘秀春;孙明磊;于靖军;宗光华;;一种新型无缘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规划[J];机械工程师;2008年11期
7 梁毓明;陈德海;;轮式移动机器人调速系统的设计[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赵毅红;朱剑英;郭坚毅;;可翻转轮式移动机器人特殊运行姿态动力学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汪洋;项占琴;;系统辨识在轮式移动机器人转向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2007年07期
10 宋亦旭,谈大龙;基于内部传感器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速度估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卫国;陈辉堂;蒋平;王月娟;;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控制研究[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苗宇;程荫杭;张超;;室外自主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关键技术[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韩献光;席裕庚;陆鼎;张钟俊;;轮式移动机器人的一种实时避障方法[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下)[C];1991年
4 康浩坤;刘才山;;非完整约束下轮式移动机器人在运动规划中的研究[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5 赵金刚;戈新生;;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轮式移动机器人非完整运动规划的最优控制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武海澄;李伟;范明豪;汪书苹;;火灾风险预警机器人设计[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15卷)[C];2014年
7 何刚;马保离;;移动机器人的一种非线性降维状态观测器[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安秋;周俊;姬长英;;基于CAN总线的农业轮式移动机器人[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董雪仰;陈凯捷;戈新生;;基于Gauss伪谱法的轮式移动机器人非完整运动规划[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裴辛哲;刘志远;裴润;;基于MPC的轮式移动机器人鲁棒轨迹跟踪控制[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常河 通讯员 杨保国;我首次研制成功液态金属驱动的功能性轮式移动机器人[N];光明日报;2018年
2 浩子 摘编;中国新式机器人一瞥[N];电脑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袁畅;云电脑无需担心死机或数据丢失[N];惠州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一军;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鲁棒轨迹跟踪控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2 林义忠;自主轮式移动机器人信号检测与智能控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史恩秀;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及定位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祝晓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周丹;煤矿轮式移动机器人隔爆仓体与控制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武星;视觉导航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叶锦华;不确定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于浩;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韩光信;控制受限的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杨雪;自主式智能体的跟踪控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聪;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跟踪与自主避障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2 王均;六腿轮式移动机器人设计与控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3 刘佳斌;具有不确定干扰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跟踪控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4 李文科;轮式移动机器人动力学轨迹跟踪控制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
5 谢咚咚;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年
6 郭晓慧;轮式移动机器人参数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7 马欣键;基于微分平坦的移动平台上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8 郝雨尧;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轨迹控制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王明睿;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10 任若楠;基于单目视觉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7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9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