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面向目标跟踪的传感器节点的自定位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20:36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廉价的传感器节点组成,可以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送给用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疗技术、军事防御、公共交通和智能生活等领域。目标跟踪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极为经典的应用之一,主要分为节点的自定位和对目标的跟踪定位。本文主要研究节点的自定位部分,即通过已知节点对未知节点进行坐标定位,而簇头节点和激活节点的选择对节点自定位的精度影响较大。因此,为了提高节点定位的性能,本文从簇头节点的选择、激活节点的数量及节点几何位置部署方面展开研究。针对能量消耗问题,本文从簇头节点选择和激活节点数量进行研究。簇头节点处理激活节点收集的数据,并将其传送给基站,能量消耗较大,而动态选择簇头节点可以有效平衡网络中能量分布,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中心点能量均衡算法。初始时刻,簇头节点随机分布;其余时刻,首先计算簇内传感器节点的中心点,选取距离中心点较近且剩余能量较高的节点作为新的簇头节点,然后根据维诺图将网络分为多个区域,展开新一轮跟踪。另外,激活节点数量根据节点平均测量误差进行调整,本方法根据上一时刻的预测估计值与真实测量值之间的差值进行判断,可以动态地调节激活节点的数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保证一定的跟踪精度下,有效降低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的使用寿命。针对跟踪精度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角度最优测量准则。在目标跟踪的过程中,激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对跟踪精度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角度最优测量准则,对激活节点进行位置调整。首先计算传感器节点观测向量中的信息,判断对目标节点状态修正的准确性;然后求解克拉美罗下界,即费舍尔信息矩阵的最大值,得到激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角度关系;最后结合节点自身剩余能量,对节点进行几何位置部署。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角度最优测量准则,可以提高网络对目标节点的跟踪精度,并进一步优化激活节点的数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29.5;TP21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廷智;;“传感器应用问题”归类探析[J];物理教师;2016年11期

2 蔡三娟;;呼吸传感器在“肺活量的测定”实验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7年06期

3 张世红;;以楼宇控制为例谈传感器的类型及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年08期

4 张巍;姜大成;王雷;郭垠昊;;传感器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展望[J];通讯世界;2018年10期

5 刘学斌;方玮;;“五级递进”课程教学模式在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49期

6 迎九;金旺;;可穿戴设备中的传感器应用需求及趋势[J];电子产品世界;2017年06期

7 赵宝菊;;形形色色的传感器问题[J];中学生数理化(高二);2017年04期

8 冯雷;;传感器应用技术的课程整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04期

9 陈庆贵;邬华;;新型传感器讲座 第二讲 新颖半导体力敏传感器[J];电子技术;1987年09期

10 吴蓉生;;国外非晶传感器应用简介[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斐;陈德智;;塑料光纤的传感器应用[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2 潘景昌;钱西成;张波;胡玉洋;;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应用系统架构的研究[A];“地球物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 研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7年

3 刘健;郑小剑;;波轮洗衣机智能化功能设计与传感器应用展望[A];2012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郑龙珍;叶丹;陶X;韩奎;邹志君;;石墨烯-钴卟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H_2O_2传感器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邹贵;王新普;徐晓红;霍秋忍;;邯钢酸洗线、热镀锌线传感器应用的优化[A];2008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6 牛彩雯;张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A];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2018年

7 李翠翠;冯和平;杨亭;;地温传感器检定数据远程智能批量处理的实现及应用[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6 智能气象观测论文集[C];2017年

8 任正嘉;包艳;皮李刚;;负载对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分析[A];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9年

9 李聪明;周艳丽;冶保献;徐茂田;;基于氨基酸修饰电极构筑伏安传感器检测白藜芦醇[A];第十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10 李光强;朱诚意;张军颖;;钢水成分传感器应用进展[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 赵振越;智慧城市为传感器带来千亿元市场[N];中国电子报;2019年

2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郭源生;传感器:“双生态”打通产业应用链[N];中国电子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邹伟;核心传感器亟待突破发展瓶颈[N];南京日报;2019年

4 郑报全媒体记者 聂春洁;智能时代 传感器无处不在[N];郑州日报;2019年

5 ;三专家谈中国传感器破局之道[N];通信产业报;2018年

6 雷蓉 上海科学院规划研究处助理研究员 博士;NASA高冷尖端技术造福民生[N];文汇报;2017年

7 ;下一代安全系统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下)[N];科技日报;2000年

8 郑报全媒体记者 黄永东 刘地;2019世界传感器大会亮点多多[N];郑州日报;2019年

9 云南 陈峗东;柴油车用传感器应用详解[N];电子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赵妍;突围传感器:破局中国物联网“之殇”[N];通信产业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吟;声表面波痕量气体传感器敏感机理与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凤琴;增敏型电化学卡那霉素适体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3 刘龙;概率假设密度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赵华民;宽带柔性梳状表面波传感器研制及在厚壁管道检测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5 江丽;增强的新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8年

6 李树林;Os膜传感器制作及原子氧探测的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7 陈玮;皮下植入式持续血糖监测微传感器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8 石瑟;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仿生构建、功能修饰、应用与多通道设计[D];天津大学;2017年

9 冯明;霍尔相位传感器的研究开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10 阴彩霞;阴离子识别及磷酸根离子传感器的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翠霞;基于微型光谱仪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2 段珍珍;基于UWB雷达传感器的人体体征监测[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郝超;基于柔性高拉伸传感器的人体运动姿态检测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4 潘卫东;一种具有可拉伸电极的全柔性拉伸传感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5 李琳琳;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有机骨架纳米复合物的适体传感器用于ESAT-6的超灵敏检测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6 朱灵涛;基于膜修饰传感器的牛肉滋味品质评价及呈鲜味氨基酸检测方法[D];吉林大学;2019年

7 王敏;可穿戴式光电容积脉搏波传感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8 董一璇;面向目标跟踪的传感器节点的自定位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9 王文佳;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生物免疫学应用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10 陈凯;基于天线传感器的FRP-钢结构典型损伤监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4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04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d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