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飞机起落架电液伺服模拟加载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0:07
   飞机起落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用来模拟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起落架受到的空气动力载荷,来检验飞机机载系统受到空气载荷时的各种性能。飞机起落架电液伺服模拟加载系统是飞机地面模拟试验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减少多余力的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首先本文主要研究加载系统机构部分的设计问题,主要介绍支柱加载点的选取、加载摇臂的设计及校核和加载系统机构部分的布局。并介绍液压部分,包括元件的选取,液压原理图的设计等问题。其次,在AMESim中对加载回路进行仿真分析。在AMESim中建立加载系统和承载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多余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PID控制下系统的加载效果。然后,基于结构不变性原理,给加载系统控制信号添加跟速度相关的前馈补偿来减少多余力,在AMESim中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最后,结合AMESim的仿真结果和傅里叶级数展开定理对加载系统产生的多余力进行频率分析,将速度前馈的方法进行改进。建立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模型,对PID+修改后的速度前馈方法应用于加载系统,并在燕山大学液压实验室对顶缸试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相吻合,表明模型研究是正确的,修改后的速度前馈补偿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多余力。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P273;V226
【部分图文】:

飞机起落架


加平面连接机构,最简单的机构就是增加一个摇臂。此时把液压缸输出的力乘以一个力臂,就是需要加载的扭矩。基于这种想法,将加载机构与承载机构的连接点确定为试验台台架和起落架支柱的连接点,如图 2-2 中的 B 点。

示意图,示意图,起落架,加载机构


起落架简图门的位置固定后,留给加载机构进行加载的要给舱门加载机构留足够的空间,所以支小对飞机本身结构的破坏,加载系统和起机起落架转轴如图 2-3 所示,在起落架收放转轴通过销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就可以把改变了承载机构转轴的结构,可以加工一轴上设计一个销轴孔(如图 2-3 中所示销钉接。这样设计对飞机结构的改变最小,且

三维图,摇臂,三维图,零件


应该使力臂尽量大。但是摇臂越大,旋转过程占用空间越大,受到加载空间的制约。所以需要设计合理。起落架完全放下时,起落架收放角度为零度,此时需要给起落架应该设计此时液压缸输出力的方向和力臂方向之间的夹角应尽量接相同摇臂结构下产生的力臂最大。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这种相对理。如果从力和力臂夹角 90°为规定的零点时,当转动到 96°时,器已经发生干涉,并且不可避免。构运动过程中,为了尽可能避免摇臂和力传感器发生干涉和把摇如图 2-4 中摇臂 A,此结构是由两个有些偏心的半圆弧组成的。经构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拉压力传感器和摇臂的干涉,考虑拉压力中的轨迹,将摇臂改进成图 2-5 中摇臂 B 形式。这种结构的中间与飞机起落架支柱处添加一个有些偏心的两个半圆弧组成。对两度校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广祺;;浅谈飞机起落架用材的发展[J];技术与市场;2019年01期

2 马晨璐;;飞机起落架市场增长分析及预测[J];中国钛业;2018年02期

3 杨柯;牛梦超;田家龙;王威;;新一代飞机起落架用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研究[J];金属学报;2018年11期

4 傅莉;钟琳;刘昕;席剑辉;;基于滑模控制的某型起落架落震联合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7年05期

5 董骥;董锁利;;飞机起落架控制系统传感器质量控制研究[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7年04期

6 张昌明;郭昌盛;王军利;冯博琳;陈纯;黄海清;;某型飞机起落架高能筒检测装置及试验分析[J];机械设计;2017年07期

7 陈永新;;飞机起落架系统简介[J];大众科技;2014年06期

8 冯全磊;孙继勇;李田囡;吴林;;三维协同设计方法在飞机起落架设计中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4年Z2期

9 黄迦乐;;“巴斯比宝贝”成功学[J];足球俱乐部;2017年02期

10 曹景涛;;飞机起落架载荷实测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晶;朱凯;邵绪分;窦作勇;陈志川;尹冬霞;;某飞机起落架护板接头裂纹分析[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崔俊华;聂宏;张明;柳刚;龙双丽;;舰载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设计与优化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张少贤;张君;邓江华;尚辉;;飞机起落架系统的安全性分析[A];Proceedings of 1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2)[C];2012年

4 吴卫国;贾腾;孙建桥;;飞机起落架非线性响应有限元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5 崔阳;孙淑华;徐丹;彭志军;;某型飞机起落架落震动力学仿真[A];江西省航空学会结构强度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魏小辉;聂宏;刘晓民;;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飞机起落架落震仿真分析[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7 刘天琦;;飞机起落架用材发展[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瑞;李志;王春旭;由广军;;飞机起落架用300M钢熔炼、开坯技术[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隋福成;王成波;姚念奎;杜金柱;;飞机起落架延长使用寿命研究的新途径[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颖哲;林大楷;;民用飞机起落架模型气动噪声数值模拟研究[A];2016年度全国气动声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华 通讯员 李妮;工匠精神打磨国产飞机起落架[N];长沙晚报;2017年

2 张利华;中航起新型飞机起落架首架交付[N];中国航空报;2008年

3 刘双双;湖南将建世界一流飞机起落架专业化产业基地[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4 严伟明;宝钢研制成功大型飞机起落架用钢及钛合金结构用钢[N];中国工业报;2008年

5 王萃红;第一架运八飞机起落架诞生记[N];中国航空报;2001年

6 通讯员 吴加舜;沈飞“LSA162飞机起落架国产化及改进”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航空报;2014年

7 王萃红;刘国刚;高挂“云帆”求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2年

8 冯青;1.58亿大飞机配套项目落户西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秋心;中航起专业化整合成果显著[N];中国航空报;2008年

10 陈永新 彭世冲;AG600飞机起落架,国内最高单支柱起落架[N];中国航空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小辉;飞机起落架着陆动力学分析及减震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史友进;大柔性飞机起落架缓冲器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维贵;FMECA和FTA在某型飞机起落架系统故障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华大学;2019年

2 纪筱哲;多电飞机起落架收放故障电气特性仿真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

3 刘默涵;飞机起落架电液伺服模拟加载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4 刘贵;基于磁流变阻尼的飞机起落架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何文锐;民用飞机起落架内筒表面维修工艺研究[D];西华大学;2016年

6 刚立;飞机起落架着陆加速度与应力监测系统的研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7 张磊;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飞机起落架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8 于漪丁;小型磁流变飞机起落架建模与缓冲控制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9 徐迁安;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张祥;小型飞机起落架电动转变控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3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13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