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动可变刚度软体基节的设计与研究
【学位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P242
【部分图文】:
体变刚度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软体机器人的刚度,然而度技术的研究重点都在新型变刚度结构设计、制作工艺、材料属性,而很少建立变刚度驱动装置驱动程度和引起的刚度变化的数学要原因是变刚度内部机理(例如颗粒阻塞技术中的颗粒摩擦机此设计出一种便于进行变刚度模型建立的变刚度结构,能够实从理论上的精准调控,而且理论也可以指导对该结构的设计优化范围变得更大。动软体驱动器与软体手的研究现状了少数使用例如球轴承等非软性材料作为结构主体的软体机器人机器人的基体主要用超弹性材料或者智能材料制成,按驱动原理主料驱动[34-37]、流体驱动[38-39]、化学驱动[40]以及生物驱动[41]等驱动的材料和新的驱动方式使得软体机器人有更多的选择性和环境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与条件运用不同的驱动方式进行软体机器人的器中气动驱动器凭借功率/重量比大、价格低廉、清洁无污染、安滑,且易于控制等优点获得了广泛关注与研究。
图 1-2 FMA 结构[43]Figure 1-2. FMA structure芝公司开发了气动人工肌肉 FMA[43],如图 1-2 所示为 FMA 结构。气内部有 3 个气腔用于软体驱动器的变形,在橡胶管壁内部布置了限制其膨胀的组织纤维,通过三个气腔的气压耦合可以使机器人基体向任一方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类似的设计还有浙江工业大学的三腔气动软体软体如图 1-3 所示,其在 FMA 的基础上对内部的气腔进行形状的优化,并心的刚度调节腔,通过冲入气压对软体软体基节的刚度进行主动调节,对变刚度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出数学模型。橡胶管 纤维端盖 气室端盖 充气管
FMA结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阳;牛雪娟;潘文峰;;含中心孔复合材料变刚度板孔边应力解析法分析[J];固体火箭技术;2018年01期
2 赵斌;冯万盛;荣继刚;程海涛;;组合式变刚度缓和过渡橡胶止挡结构介绍[J];内燃机与配件;2018年20期
3 吴庆发;;一种新方法在变刚度柱静力屈曲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年07期
4 陈丽静;;两片变截面式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轻量化设计[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 卜雷;;齿轮时变刚度对传动误差的影响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4年02期
6 潘法超;李杰;刘宏欣;;设置变刚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江西科学;2012年03期
7 Yoshitaka YAMASHITA;周冬妍;;采用变刚度装置提高受电弓性能[J];国外铁道车辆;2012年06期
8 卫一多;刘凯;马朝锋;赵常青;;时变刚度和齿侧间隙非线性对齿轮系统振动的影响[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杨润林;闫维明;周锡元;;结构连续变刚度控制有效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8年03期
10 杨卫东;;变刚度控制的收敛性与稳态特性分析[J];冶金自动化;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维明;谭平;周福霖;;多结构联系体系的主动变刚度控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2 谭平;阎维明;周福霖;;主动变刚度控制系统的瞬时最优控制算法[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3 林甄莹;;桩基变刚度调平优化设计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党发宁;侯玲;刘奉银;王晓章;;岩土工程中有限元病态问题的变刚度解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张启江;;渐变刚度板簧中,长锥变截面主簧与短副簧组合方式的不适宜性分析[A];2003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胡启平;吴衍智;;变刚度框—剪结构协同分析的传递矩阵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7 周福霖;阎维明;谭平;;主动变刚度/阻尼系统的变结构控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8 张智勇;陈予恕;;球轴承变刚度振动中混沌运动的动力学机理研究[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9 陈康龙;张兵;祖磊;;基于变刚度复合材料的气动弹性优化[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18年
10 于天崇;仲政;聂国隽;;四边固支单向变刚度矩形板的静力弯曲分析[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瑞;含局部故障球轴承-刚性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王建辰;变刚度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及主从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3 尹鹏;单足弹跳机器人可变刚度柔性回转髋关节及其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高杰;高层建筑变刚度隔震技术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宫晓博;基于变刚度蒙皮和零泊松比蜂窝的变弯度机翼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茅晓辉;变刚度复合地基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薛江炜;桩伴侣(变刚度桩)对直接基础与间接基础的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长新;某轻型客车变刚度悬架系统的优化、调校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杨润林;结构模糊振动控制的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3年
10 邓孔书;土压平衡盾构推进系统特性及布局优化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燕飞;变刚度微创介入手术连续体机器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赵波;变刚度机器人关节模块研究与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3 辛洪旭;一种基于弹簧片的变刚度驱动器设计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刘晨;基于水平集方法的开口变刚度板等几何分析与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5 方醒;一种新型气动可变刚度软体基节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6 余洪亮;气动与堵塞机构耦合的可变刚度软体机器人建模与实验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7 张豪;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稳态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8 周季松;深井钻井用减振器可变刚度实现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9 李春伟;多自由度结构体系变刚度半主动控制减震效果计算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10 尹爱月;水平荷载下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承载能力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30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3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