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及疾病标志物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学位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87.1;O657.1;TP212.2
【部分图文】:
电化学传感器的示意图(将与分析物的相互作用转换成可测量的信号)
AFP生物传感器的制备过程的示意图
灵敏检测(如图 1-3 所示)。在该传感器中 3,3’,5,52纳米片催化氧化成蓝色产物(oxTMB),而且在 652择性地抑制了这一反应,可以间接定量分析 GSH,检血清中 GSH 的浓度。目前,柠檬酸盐被认为是用于标志物。Abarghoei 等[78]基于半胱氨酸封端金纳米簇,成功地建立了柠檬酸盐的比色传感器。因为柠檬氢键与半胱氨酸的氨基和羧基结合,从而在金纳米的氧化活性。该传感器与柠檬酸盐在 0.5~1000 μM (LOD)为 0.10 μM。此外,该方法还进一步成功地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银一臻;徐伟文;;转化医学模式下疾病标志物的挖掘[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年02期
2 何宝明;陈文华;;2010年汉中市住院患者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2期
3 邵晨;王燕;高友鹤;;尿蛋白质组学在疾病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0年09期
4 程江虹;吴能利;黄开顺;;蛋白质组学在药物及疾病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3年03期
5 李红;;克拉玛依地区2009~2013年无偿献血者经血传播疾病标志物调查[J];新疆医学;2014年08期
6 黄开顺;袁拥华;吴能利;谷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疾病标志物的初步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3年06期
7 田丹碧;吴胜男;张浩;江凌;霍峰蔚;;荧光内滤效应技术在生物检测和疾病标志上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9年Z1期
8 熊翠娥;;疾病标志物检测方法的专利申请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27期
9 李笋;;传染性疾病标志物在手术和输血前检测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29期
10 吴腾燕;仇小强;;蛋白质芯片技术在筛选疾病标志物中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豆保婷;疾病标志物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构建新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2 吕鹏举;基于乒乓算法的复杂疾病标志物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3 张军波;毛细管电泳技术在疾病标志物及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云娇;microRNA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新的疾病标志物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李梦林;尿液是疾病标志物的理想来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6 刘克钦;基于生物信号通路的复杂疾病标志物识别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7 程爽;miRNA靶基因预测及其功能识别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波;胰岛素及疾病标志物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2 何家慧;碳点荧光共振能量供体的制备及其在疾病标志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9年
3 李靖;基于信号放大策略构建的疾病标志物的传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4 欧阳文俊;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疾病标志物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5 李梦洁;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食品及疾病标志物分析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高鸿飞;基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疾病标志物和病原菌检测新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张晓光;临床类疾病标志物的准确定量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8 曹喜玥;基于双信号策略的电化学核酸适体传感器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9 王文婷;基于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疾病标志物传感器[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10 高雅;基于纳米金—核酸适体探针的试纸条传感器用于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研究[D];湖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7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3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