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姿轨控直气复合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1:19
   近些年来,导弹的性能提升迅速,高速、大机动目标的出现对防空拦截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气动控制方式工作的拦截器已无法准确打击目标。直气复合控制系统除了具有气动力控制方式,在必要时还可以开启直接力,提升了导弹对信号的跟踪性能,引起了军事大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直气复合控制系统展开研究,针对姿控式和轨控式导弹,研究了姿轨控复合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建立了直气复合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并简化了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然后推导出弹目相对运动方程,为后续的控制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基于多种常见的控制方法,分别设计了姿态稳定控制器。首先,对于控制系统,给出了姿态控制问题的描述,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然后,结合具体问题,给出了ADRC控制的设计思路;之后,对包括ADRC控制器在内的多个控制器进行了仿真验证与比较,仿真结果表明,ADRC的响应时间小,跟踪精度高,稳定性好,尤其适用于非线性系统。另外,对姿控的直气复合算法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多种分配算法,针对每一种算法,都通过仿真检验其效果。再将这些算法作比较,最终根据实际情况选出姿控直接力-气动力分配算法。再次,设计了多种轨控直接力的开启策略,根据仿真结果,选出控制效果较为理想的策略,结合之前确定的姿控稳定控制方法,将姿轨控复合控制系统分别与单独姿控和单独轨控作对比。与单独姿控相比,姿轨控复合控制系统的跟踪精度更高;与单独轨控相比,姿轨控复合控制系统的跟踪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仿真结果表明,姿轨控复合控制系统在跟踪高速大机动目标时,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最后,利用LabVIEW与Simulink两种软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飞控系统综合仿真平台,此平台可以在用户界面直接修改控制参数,并显示仿真曲线。平台展现了良好的可视性以及便捷的操作性。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J765.2;TP273
【部分图文】:

示意图,效应,示意图,推力偏心


动造成了干扰,加大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难度。因方法,改进已有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设计复合控制系统的前置条接力带来的侧向喷流和推力偏心产生的干扰予以考上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其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目相对运动方程。产生的干扰引入会带来扰动。本节考虑侧喷效应和推力偏心对喷流干扰效应动机工作过程中,会将高温高压气体注入大气,使,出现激波和马赫盘等物理现象,这些现象即为侧1 所示。M 1附面层分离区喷流分离激波喷流弓形激波马赫盘

未知干扰,观测器增益,未知函数,连续函数


图 3-1 ADRC 控制器结构 , t )为未知函数, w( t )为未知干扰,0b 为常数充一个新的状态变量2 1x f ( x , t ) w( t ),则新1 2 021( )x x b ux ty x 下非线性系统:1 2 1 1 1z z (t ) g ( z (t ) x (t ))是用 fal 函数适当构造出的非线性连续函数,态观测器为11 2 01 02 02 2( , , )e z yz z e b uz fal e a 2 1,01 、01 为观测器增益,2z 为2x 的观测1

直接力,发动机


图 3-2 直接力与指令的关系成点火逻辑的总体思路为:首先确定与 F 方向最接近些尚未工作的发动机,这些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之和记矢量差为1e ,并记录点燃的发动机数量与位置。之后接近的一组发动机,并开启其中某些尚未工作的发动力之和记为 f _ real 2,计算 与其矢量差为2e ,并记发动机数量与其所在位置。重复以上过程,直到误差接力与指令的关系如图 3-2 所示。辑中,选取发动机按以下方式进行:数的选取中,优先选择与 方向最接近的一列发动减少发动机的浪费。数的选取中,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选择,距离越大,更容易满足指令跟踪的要求。的点火逻辑设计中,为了降低其复杂性,通常按照上发动机的力矩在指令方向上的投影 M’。当 M’之和未添加其余发动机;M’ 之和超过期望力矩时,则停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瑾瑜;马建伟;宋晓娜;;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镇定[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6年10期

2 周锐;高晓颖;;导弹复合控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J];航天控制;2007年02期

3 马佳光;;复合控制及等效复合控制原理及应用[J];光学工程;1988年05期

4 丁长明;;复合控制系统中补偿系数确定方法的研究[J];航空兵器;1989年04期

5 朱国明;施志诚;张汝惠;高为炳;;张力线速度复合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J];自动化学报;1989年03期

6 黄炳辉;;初馏一线温度自适应复合控制系统[J];黑龙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89年03期

7 马佳光;;复合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J];光学工程;1977年04期

8 马佳光;复合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J];信息与控制;1978年02期

9 李鑫;祝志云;杨军;;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系统零极点配置设计[J];计算机仿真;2009年12期

10 谢湘生;带有滞后的广义复合控制系统的镇定[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宇航;基于ADRC的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权;导弹直接侧向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陈远晟;压电驱动器的迟滞非线性建模与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4 贾然;缝合线纺丝机集散控制系统[D];天津工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祖旺;车用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2 高振馨;姿轨控直气复合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刘凯;导弹直/气复合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控制[D];河南科技大学;2018年

4 张晓民;全液压矫直机电液位置、力复合控制系统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6年

5 赵鑫岩;基于多水质参数融合的锅炉连排复合控制系统[D];东北电力大学;2014年

6 王宏利;导弹复合控制系统切换控制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匡东政;空间机动平台与武器载荷复合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佟鑫;轨控式直/气复合导弹控制与制导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9 钟继鸿;导弹复合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切换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10 刘美林;变频驱动液压复合控制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53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53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