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模糊系统建模及其优化问题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159;TP1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二型模糊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1.2.2 极限学习机研究现状
1.3 预备知识
1.3.1 一型模糊集
1.3.2 二型模糊集
1.3.3 二型模糊逻辑系统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量子细菌觅食算法的区间二型神经模糊系统的构建
2.1 引言
2.2 混合RLS和QBFA的区间二型模糊逻辑系统
2.3 自构建规则的生成
2.4 混合进化学习算法
2.4.1 前件参数的优化
2.4.2 后件参数的优化
2.5 实验结果
2.5.1 三个非线性测试函数
2.5.2 Mackey-Glass混沌时间序列
2.5.3 火电厂烟气SCR脱硝效率的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均匀设计方法的区间二型神经模糊系统
3.1 引言
3.2 基于均匀设计的自构建规则生成方法
3.2.1 区间二型模糊规则
3.2.2 均匀设计方法
3.2.3 隶属函数的距离度量
3.2.4 基于均匀设计的自构建规则生成
3.3 区间二型神经模糊系统的解模糊化
3.4 后件参数的优化
3.5 实验结果
3.5.1 三个非线性测试函数
3.5.2 股票价格预测
3.5.3 现实世界的回归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三角二型模糊集的加权正则极限学习方法
4.1 引言
4.2 加权正则极限学习机概述
4.3 三角二型模糊集
4.4 基于三角二型模糊集的极限学习方法
4.4.1 三角加权正则极限学习机(TriWRELM)
4.4.2 三角二型加权正则极限学习机(TriT2WRELM)
4.5 实验结果
4.5.1 Sinc函数
4.5.2 火电厂烟气SCR脱硝效率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广义M-P逆和三角二型模糊集的张量极限学习方法
5.1 引言
5.2 三角二型模糊集构造的张量
5.3 基于张量的二型极限学习方法
5.4 实验结果
5.4.1 Sinc函数的建模
5.4.2 非线性系统识别
5.4.3 现实世界的回归问题
5.4.4 参数灵敏性与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一类带突起的非凸二型模糊集的降型方法
6.1 引言
6.2 非凸一型、二型模糊集的重心计算方法
6.2.1 带突起的非凸一型模糊集的重心
6.2.2 非凸二型模糊集的重心
6.3 带突起的非凸三角二型模糊集的降型
6.3.1 三角二型模糊集的重心
6.3.2 非凸三角二型模糊集的降型
6.3.3 带突起的非凸三角二型模糊集的降型
6.4 带突起的非凸梯形二型模糊集的降型
6.5 实验结果
6.5.1 非凸三角二型模糊集的降型结果
6.5.2 非凸梯形二型模糊集的降型结果
6.5.3 与其他降型方法的比较结果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同,王加存;Petri网理论在C~3I系统建模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1989年04期
2 查靓;杜轩;赵美云;;“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年05期
3 朱建刚;;复杂生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策略探讨[J];生态学杂志;2012年02期
4 ;2011年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学术年会征文通知[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4期
5 ;2011年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学术年会征文通知[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5期
6 金贵林;邵正宇;;系统建模与仿真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12期
7 陈付龙;樊晓桠;;嵌入式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13期
8 徐宗昌;王军;周福文;;信息战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9期
9 周高强;路潇瀚;任国军;;多变量模糊系统建模及控制理论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年05期
10 苏莹莹;董海;梁迪;曲礼胜;;面向实验与应用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沙日娜;二型模糊系统建模及其优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朱欣娟;应用领域知识系统建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郭军;基于Petri网的嵌入式系统高层级设计方法与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王志坚;基于Petri网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模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倪子建;多元关系及其在知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邓苏;C~4ISR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7 唐俊杰;基于方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高芳;基于智能计算的大型锅炉燃烧系统建模与优化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林东亮;温室环境控制混合系统建模与分析[D];上海大学;2010年
10 谢祥添;订单生产式企业作业系统建模与优化[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明;基于能量网络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张永目;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的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尹亮;基于本体的信息系统建模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毅;伺服系统建模与校验[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飞林;基于键合图的机电系统建模仿真及其软件实现[D];宁波大学;2012年
6 王颖;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系统建模理论及优化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胡臻;动力学仿真平台中的子系统建模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丁亮;雷达系统建模仿真集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赵鹏;SoC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10 余敖;《系统建模与仿真》在线实验平台研究与开发[D];东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81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8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