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论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的“伪突破”

发布时间:2020-11-16 20:58
   本文以人工智能文学创作问题域为基点,通过梳理人工智能文学创作发展脉络和生成机制,并运用其创作实例,以论证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的“伪突破”问题。本文主体分为三部分,基本内容如下: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的发展脉络及生成机制,深度学习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之前有了质的变化。根据目前人工智能涉猎的主要文类,本文选取人工智能创作机器实例,对微软少女诗人“小冰”的现代诗、清华大学“九歌”的古诗词与Ross Goodwin的小说“1 the Road”加以考察,以实例探究深度学习后的人工智能是否真的如斯优秀。论文重点分析人工智能涉猎的诗歌、小说创作,以说明人工智能文学创作并未实现技术拥趸者所宣称的“突破”。在诗歌创作上,人工智能主要基于算法拼贴,能够实现格律、诗行等较为初级、简单的形式,不过,基于数据库的意象多为人类高频率使用的意象,新奇度不高,深度学习后的审美表达仍然存在情感含混、表意不明、风格混沌等问题,诗歌的内核诗意有所欠缺。在小说创作上,人工智能目前可以作为“类型化”创作的辅助工具,但是,在自动化生成上仍有较大难度,需要借助人-机交互或人-外部-机交互来实现叙事,独立性较弱。对细节、逻辑、情感、想象、虚构、文化蕴含等向度的驾驭,尚存在难度。同时,生成的片段较为跳跃,有诗化散文倾向。此外,人工智能文学创作“拼贴”技术,与后现代主义的“拼贴”策略,在某种意义上,有些相似。笔者围绕“拼贴”形式,以后现代主义的开放性、互文性与反叛性作为参照,证伪人工智能文学创作“拼贴”形式的后现代性,以论证人工智能文学创作并不能与“后现代性”完全划等号。最后,论文对人工智能的文学创作作了新的审视,指出“人工智能诗人”狂欢背后的审美衰微、技术理性下的智能生成中人类的诗魂失落、赛博空间交互游戏中人类的深层异化及人工智能文学创作对人类世界的挑战、冲击等问题。为应对技术理性冲击及人工智能的挑战,论文提出以构建人文-科技命运共同体为路径,厘清并正视人-机关系,倡导诗性自由、人机解放,重塑诗魂,坚守人类的文学疆土,寻求人类自我救赎与审美救赎之路,共创人文与科技命运相连的美好未来。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04;TP18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人工智能”的兴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人工智能文学创作
    第一节 人工智能文学创作概况
        一、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的兴起及发展
        二、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生成机制
    第二节 人工智能文学创作举隅
        一、现代诗:微软少女诗人“小冰”
        二、古诗词:清华大学“九歌”
        三、小说:Ross Goodwin "1 the Road"
第二章 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的“伪突破”
    第一节 诗歌:形式简单,诗意难寻
        一、基于算法的诗行形式
        二、基于数据库的意象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审美表达
    第二节 小说:辅助为主,独立生成难求
        一、基于数据库的“类型化”
        二、基于人-机交互的叙事
    第三节 “拼贴”形式的后现代性证伪
第三章 对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的反思
    第一节 人工智能文学创作对人类的挑战及冲击
        一、“人工智能诗人”狂欢背后的审美衰微
        二、技术理性下智能生成中的诗魂失落
        三、赛博空间交互游戏中人类的深层异化
    第二节 构建人文科技命运共同体
        一、诗性自由
        二、人机解放
        三、文学不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青海作家文学创作采风活动剪影[J];青海湖;2019年10期

2 金伊花;;文学创作中的时代价值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07期

3 廖德森;;《科幻文学创作中心设计》[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孟令宇;;钢琴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J];名作欣赏;2018年14期

5 侯琳波;;隋炀帝,文坛不可或缺的元素[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3期

6 刘君;;浅析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5期

7 张炯;;文学创作的过程[J];语文月刊;1996年04期

8 王运平;;首届“掌阅文学创作大赛”两名作者各获15万元大奖[J];中国出版;2017年03期

9 黄小蕾;;论档案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J];黑龙江档案;2016年05期

10 李刚;;浅谈残疾人文学创作[J];文学教育(上);201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大恒;江淹文学创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任丽青;“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D];上海大学;2007年

4 许爱联(Chidhathai Puyati);曾心文学创作与80年代以来泰华文学思潮[D];吉林大学;2012年

5 戈晓毅;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1920年-1949年)[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6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金云;论泰戈尔思想和文学创作中的宗教元素[D];复旦大学;2009年

8 谭文鑫;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音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欣仪;跨学科视野中的沈从文与音乐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10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凌云;论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的“伪突破”[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青;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现象反思[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熊翠;法国十七世纪沙龙与文学创作[D];兰州大学;2019年

4 梁译芳;凤子创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5 汤海美;三木卓的中国东北体验及其小说中的少年形像[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8年

6 鹿安冉;林京子的上海体验与文学创作[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8年

7 李金凤;安部公房的返迁体验与文学创作[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8年

8 廖超然;李纲贬谪时期心态与文学创作研究[D];集美大学;2017年

9 金秋;东汉末年文人交游活动与文学创作[D];信阳师范学院;2017年

10 闫莉莉;洪为法文学创作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6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86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b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