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模型参数不确定的水下机器人轨迹追踪算法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11-21 01:4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将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走向海洋、经略海洋、维护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海洋观测能力尤其是对目标轨迹追踪能力作为技术支撑。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远程控制的移动作业载体,为水下目标轨迹追踪任务的实现提供了新思路。现有追踪控制器中大多要求水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精确已知,然而受水下环境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水下机器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难以精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考虑自主水下机器人(AUV)模型参数不确定约束,开展水下机器人轨迹追踪算法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几个方面:(1)针对已有水下机器人难以二次开发问题,在硬件上组装了水下机器人,软件上自主设计开发程序,搭建了水下机器人的实验系统,以确保设计的轨迹追踪算法能有效嵌入到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中,为理论研究成果的实验验证提供了保障。(2)针对模型参数不确定的水下机器人轨迹追踪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水下机器人控制器,以实现水下机器人在模型参数不确定下的有效追踪,提高系统控制品质。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在模型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所提出的T-S模糊控制器可以实现有效的轨迹追踪。(3)针对已有水下机器人的定位与追踪通常都是分开研究的问题,存在定位难、追踪差的不足,提出了在异步时钟下AUV联合定位与追踪算法设计。首先设计了一种异步定位算法,对AUV的位置进行精确估计;然后根据估计的位置和AUV易受干扰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以提高轨迹追踪算法的控制精度。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P242
【部分图文】:

定位模块,陀螺仪,微控制器,核心


图 2-5 STM32F407 核心板口协议分别接受接收 UWB 定位模块和陀螺仪I 协议由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的控制命令,然标数据计算出输入控制量,最后通过定时器将输信号,PWM 信号控制电机驱动进而对电机进行32F407 作为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微控制器,能该芯片的抗干扰能力较强,STM32F407 核心板种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率快、功耗低仅具有工作电压低、速度快、多频点、低功耗和制快速变化的脉冲,使信号具有 GHz 带宽。它输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和抗截取能力强等特点,可

定位模块


具有传输速率快、功耗低的特点。 如图2-6 所示,该模块不仅具有工作电压低、速度快、多频点、低功耗和应用成本便宜的特点,而且可直接调制快速变化的脉冲,使信号具有 GHz 带宽。它同时也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传输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和抗截取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一方面,它可以满足水下弱通信环境中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陆地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本模块 MCU 采用 M4 系列 MCU,提供系统运行速度,并通过优化算法,提升测距性能,高频率的测距性能,为后续对测距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样本。滤波后测距结果的波动大大降低,空旷静止状态可以实现厘米级的波动,同时运动状态下的数据波动也较其他产品大幅降低。本模块可以应用于各类的室内外测距以及定位的应用,实现点对点测距和对目标的定位功能,由于室内无法使用北斗卫星系统进行室内定位,本模块可以实现室内的定位功能,满足于机器人和飞行器等在室内的定位、导航的应用。模块板载 USB、

模块图,陀螺仪,模块,基站


标签 C 基站与标签测距A 基站 C 基站将测距信息返回给 2-8)采用高精度的陀螺仪加速度计 MPU6050读取 MPU6050 的测量数据,采用实用高效的降低测量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并且可以精确的易用的串口协议输出有效的重要数据。该模块数据输出的稳定性较好,与其它倾角仪相比较布局精致、用料十足,保证了陀螺仪受到外界据的准确度高。同时陀螺仪模块也保留了 I2C数据的特殊用户的需求。该模块内部具有稳压以模块的可替换性较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J];重工与起重技术;2017年01期

2 任忠涛;王业山;李增辉;方婧宜;彭志豪;;小型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发展及其应用现状[J];新型工业化;2019年10期

3 周正权;郭冀江;陈祎;罗高生;姜哲;孙涛;;一种用于导管架平台结构清洗与检测的新型水下机器人总体设计初探[J];清洗世界;2019年12期

4 严高超;沈孝芹;于复生;;带缆遥控水下机器人缆绳对机器运动影响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年12期

5 ;图说[J];新疆农垦科技;2019年08期

6 王慧;陈恒钊;黄浩恩;谭聪林;梁棋源;聂兆炜;蔡泽铭;张宇航;;便携式水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应用;2018年11期

7 李永龙;王皓冉;张华;;水下机器人在水利水电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8年06期

8 裴国栋;卞则武;温亚楠;;便携式水下机器人设计[J];船电技术;2019年01期

9 曹少华;张春晓;王广洲;潘水艳;罗文;李森;;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在军事上的应用[J];船舶工程;2019年02期

10 ;中国水下机器人有多牛[J];青海党的生活;201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乃龙;水下机器人建模与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 姜春萌;自主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与参数优化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3 李战东;面向核电水池作业的水下机器人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潘无为;分布式多水下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5 姜大鹏;多水下机器人协调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高延增;超小型水下机器人关键性能提升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常文君;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水下机器人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于华男;开架式水下机器人辨识与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9 成巍;仿生水下机器人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由光鑫;多水下机器人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班红军;模型参数不确定的水下机器人轨迹追踪算法设计与实现[D];燕山大学;2019年

2 从宏超;水下机器人及机械手系统动力学与运动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18年

3 熊靖武;小型水下机器人地面操控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9年

4 王晨光;微型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沈阳理工大学;2019年

5 范涛;基于Arduino的小型浅水水下机器人研制[D];东北石油大学;2019年

6 辜立忠;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机器人推进系统故障诊断[D];浙江大学;2019年

7 孙英顺;ROV本体结构设计及动力学仿真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KAMRAN AHMED SHAHANI;混合式水下机器人和水下原位观测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发[D];浙江大学;2019年

9 彭云根;未知扰动下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跟踪与编队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0 冯卓;圆碟形水下直升机水动力分析与操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92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92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