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0-12-15 04:07
明确人工智能系统的法律属性是确定人工智能系统在现代规范性生活中地位的关键。法律作为一种主要的现代规范,是社会安全的基石,承担着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重任。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生产出具备与人类相似可能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今天,为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系统确定法律属性,分别确定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法律地位对于维护社会既有秩序显得尤为重要。在另一方面,法律作为一种人造规范凝结着人类的自我认同以及以此产生的主体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讨论不同类型人工智能系统在现代法律中的法律地位问题,反思人的存在。这种反思是双层的:其一,通过对凯尔森纯粹法学说的分析,强调法律作为规范的理性基础,说明规范预设“自然人”作为主体;其二,通过对人工智能系统中的适应系统的分析强调“法律上的人”与“自然人”经人类尊严的连结而具有同一性。经过这样的反思,最终证明人工智能系统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不能成为法律主体,这种不能既是规范上的,也是伦理上的。首先,要对讨论人工智能系统的法律属性的相关问题进行细化。现有研究指出人工智能可能会给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就涉及到法律规制问题。讨论法律规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法律与人工智能之间...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质辨析
(一)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二) 计算系统性质的讨论
(三) 学习系统和适应系统性质的讨论
1.学习系统
2.适应系统
(四) 小结
三、法律的规范性质及其运用
(一) 法律性质的探讨
1.法律作为人造物
2.法律作为主权者的命令
3.法律作为规范
4.小结
(二) 作为人造规范的法律的运用
1.法治路径还是规范路径?
2.规范路径的研究要点
(三) 小结
四、以规范视角分析人工智能系统法律主体地位
(一) 规范视角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主体地位
(二) 人工智能系统不能成为法律上的主体以德国法为例
(三) 法律规范与法律拟制问题
(四)小结
五、法律的伦理基础与人工智能系统的法律主体地位
(一) “法律上的人”的历史背景
(二) 人工智能与“法律上的人”
(三) 人工智能系统不具有伦理意义上的尊严
六、现有法律中人工智能系统地位的构想
(一) 计算系统与学习系统的法律地位
(二) 适应系统的法律地位
七、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17627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质辨析
(一)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二) 计算系统性质的讨论
(三) 学习系统和适应系统性质的讨论
1.学习系统
2.适应系统
(四) 小结
三、法律的规范性质及其运用
(一) 法律性质的探讨
1.法律作为人造物
2.法律作为主权者的命令
3.法律作为规范
4.小结
(二) 作为人造规范的法律的运用
1.法治路径还是规范路径?
2.规范路径的研究要点
(三) 小结
四、以规范视角分析人工智能系统法律主体地位
(一) 规范视角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主体地位
(二) 人工智能系统不能成为法律上的主体以德国法为例
(三) 法律规范与法律拟制问题
(四)小结
五、法律的伦理基础与人工智能系统的法律主体地位
(一) “法律上的人”的历史背景
(二) 人工智能与“法律上的人”
(三) 人工智能系统不具有伦理意义上的尊严
六、现有法律中人工智能系统地位的构想
(一) 计算系统与学习系统的法律地位
(二) 适应系统的法律地位
七、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17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91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