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PGR-Ⅲ型管外爬行机器人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07:05
  管外爬行机器人主要功能是携带相应设备在管壁上作连续或间歇爬升运动,它不仅可以用于小管径工业输送管道、生活用管道,还可以应用于斜拉桥缆索、圆柱型桁架结构的检测、维修或喷涂等作业,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的管外壁爬行机器人采用轮式驱动、重力自锁抱紧的方式,机器人能自适应负载重力变化和管径变化,通过两个驱动轮的速度差可实现机器人在管壁全方位爬行。PGR-Ⅲ型爬管机器人的驱动机构采用双倾斜驱动轮对称安装在底座上,可以根据不同管径调整驱动轮的安装角度和倾斜角度,通过对机器人整体的静力学分析,建立了机器人在管壁上自锁的平衡方程,推导了机器人爬升时驱动力大小,选择了合适驱动电机。通过对抱紧机构的力学分析,进一步推导了抱紧机构调节弹簧的预紧力和抱紧轮正压力关系,为爬管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奠定理论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Solid Works软件完成了机器人本体的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本文在ADAMS/View中建立了爬管机器人的虚拟样机模型,对机器人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首先通过机器人的自锁性能的参数化设计研究,对机器人系统重心、调节弹簧预紧力和安...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GR-Ⅲ型管外爬行机器人技术研究


管外爬行机器人分类

机器人,农业领域,研究现状,工业


仿生爬管机器人

机器人,平台,并联机构,执行器


图 1.3 并联机构爬管机器人中爬管机器人的上下平台通过 6 个直线执行器连接在一起,每个件,利用这八个驱动元件可以实现机器人在管道外和管道内抱紧外和管内爬行。图 1.3(b)中爬管机器人和(a)中的区别在于机器人这种抱紧方式可以使机器人适应弯管或者交叉管道的管外爬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管外爬行机器人的现状分析[J]. 曲彩梅,乔羽,付秀强.  南方农机. 2017(18)
[2]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J]. 邢依然.  智能机器人. 2016(12)
[3]PLC与单片机和DCS的比较分析[J]. 孙萍,周璇.  电子测试. 2016(12)
[4]一种自锁式爬杆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J]. 王才东,范国锋,王新杰,汤一明.  机械传动. 2015(10)
[5]关节式爬管机器人夹紧机构的优化研究[J]. 郑义,周淑芳,邓传云.  机电工程. 2015(03)
[6]智能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研究[J]. 孙梅.  硅谷. 2014(16)
[7]管外爬行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设计[J]. 贾朝川,杨婷,符茂胜.  皖西学院学报. 2014(02)
[8]杭州湾跨海大桥斜拉索检测机器人本体设计[J]. 高志勇,彭力明.  山西建筑. 2012(22)
[9]蛇形机器人桥梁缆索攀爬步态控制研究[J]. 魏武,孙洪超.  中国机械工程. 2012(10)
[10]PGZX—1型炉管爬行机器人参数设计[J]. 张灵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05)

硕士论文
[1]管外行走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D]. 付秀强.山东科技大学 2017
[2]蛇形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运动控制研究[D]. 王生栋.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3]PGR-Ⅱ型炉管爬行机器人机构研究[D]. 张子华.东北石油大学 2015
[4]桥梁拉索检测机器人的爬升机构设计[D]. 张申林.湖南大学 2014
[5]仿壁虎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D]. 虎强.北京邮电大学 2014
[6]轮式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 王珊珊.南京理工大学 2013
[7]桥梁缆索无损检测系统研究[D]. 李立伟.燕山大学 2013
[8]PGZX-1型炉管爬行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D]. 张灵聪.东北石油大学 2012
[9]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掘进机截割部建模与动态分析[D]. 王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
[10]斜拉索检测机器人的研究[D]. 余朝阳.华南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60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060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