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弹性元件结构优化设计
本文关键词:传感器弹性元件结构优化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弹性元件作为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尺寸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传感器性能的好坏,传统弹性元件设计是采用力学原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其过程繁琐、效率低、精度低。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快速发展,弹性元件的设计方法也更加多样化。本论文基于ANSYS软件实现对传感器弹性元件尺寸优化设计,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称重精度的要求。论文首先分析对弹性元件精度影响较大的尺寸,依据经验给定尺寸初始值及优化空间,其次建立弹性元件的力学模型、参数化模型、数学模型以及对尺寸空间的探讨,并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编制分析和控制文件,求取最优解。最后比较修正尺寸前后的弹性元件的灵敏度、线性度有很大的提高。结论表明:用ANSYS尺寸优化的方法对弹性元件尺寸优化,方法是可行的,并可将此方法推广到各类弹性元件尺寸优化中。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弹性元件加载受力特点,对传感器弹性元件进行受力分析并简化建立力学模型;2).从弹性元件结构改变对目标函数影响程度,分析、建立弹性元件参数化模型;3).以弹性元件输入输出一一对应关系为前提,并在保证弹性元件强度要求、合理结构尺寸范围、好的线性度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以灵敏度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4).不同优化算法对弹性元件影响的分析,并用ANSYS一阶优化方法对弹性元件尺寸进行优化,求取最优解;5).用ANSYS软件对优化前后弹性元件线性度分析,比较优化前后弹性元件线性度变化。
【关键词】:传感器 有限元 弹性元件 结构优化 线性度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引言10-13
- 1.2 结论13-14
- 第2章 力学模型的建立14-20
- 2.1 力学模型14
- 2.2 应变片介绍14-18
- 2.3 弹性元件力学模型的建立18-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参数建模20-28
- 3.1 物体形状构成21
- 3.2 优化参数选取21-25
- 3.2.1. 力学模型22
- 3.2.2 约束确定22
- 3.2.3 载荷确定22
- 3.2.4 边界条件考虑22
- 3.2.5 优化尺寸的确定22-25
- 3.2.6 结果分析25
- 3.3 优化参数建模25-26
- 3.4 本章小结26-28
- 第4章 优化数学模型28-40
- 4.1 数学模型28-29
- 4.2 优化数学模型29-30
- 4.3 设计范围选择30-31
- 4.4 弹性元件优化数学模型31-34
- 4.4.1 目标函数31-32
- 4.4.2 约束函数32-33
- 4.4.3 优化数学模型33-34
- 4.5 网格划分单元分析34-39
- 4.5.1 常应变四面体单元35-37
- 4.5.2 单元体内应变37-38
- 4.5.3 单元应力38
- 4.5.4 单元刚度38-39
- 4.5.5 节点作用力39
- 4.6 本章小结39-40
- 第5章 有限元优化算法及结果分析40-60
- 5.1 结构优化40-41
- 5.2 弹性元件结构优化41-42
- 5.3 ANSYS优化方法42-43
- 5.3.1 零阶优化法42-43
- 5.3.2 一阶优化法43
- 5.4 传感器弹性元件优化程序43-44
- 5.5 优化结果分析44-57
- 5.6 本章小结57-60
- 第6章 尺寸优化对线性度的影响60-68
- 6.1 线性度60
- 6.2 弹性元件应力线确定60-62
- 6.3 线性度分析62-67
- 6.4 本章小结67-68
- 总结和展望68-70
- 总结68-69
-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4-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广瑞;;弹性元件刚度测量的一些问题[J];仪器制造;1979年03期
2 蒋本雨;;一种提高弹性元件性能的有效方法[J];仪器制造;1986年03期
3 ;目前用于测量仪表的弹性元件[J];仪器仪表通讯;1972年01期
4 姜招喜,王德庆,杨森平;双孔平行梁弹性元件力学分析[J];传感器技术;1993年05期
5 金世增,王义珍;关于双孔型传感器弹性元件计算方法的研究[J];计量学报;1989年01期
6 徐羽;;TCYY-1型弹性元件性能通用测试仪[J];仪器制造;1979年03期
7 许多青;王东岩;;平行梁式传感器弹性元件的有限元计算[J];自动化仪表;1984年01期
8 刘万龙;梁国柱;;半圆弧形弹性元件力学特性及灵敏系数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2年10期
9 刘九卿;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电路补偿与调整(续)[J];衡器;1996年04期
10 肖根华;;宽范围高线性度荷重弹性元件的设计[J];计量技术;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一云;凌勇;李戈;王竹林;;机械电子工业部部标准《铍青铜弹性元件的热处理》简介[A];第三届弹性合金与工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2 ;铍青铜弹性元件的热处理[A];中国邮电/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热处理邮电三届/西南二届/四川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杭电;;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部标准铍青铜弹性元件的热处理[A];第三届弹性合金与工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4 谢青;谷洪亮;许会;;筒型传感器用于轴的拉力与弯力测量[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符朝兴;车辆弹性元件振动冲击波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可可;传感器弹性元件结构优化设计[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2 周军晖;GCT-III型精密弹性元件刚度测量台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刘齐茂;传感器弹性元件的结构优化设计[D];东南大学;2003年
4 刘文轩;大刚度弹性元件非接触式刚度测量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卢坤宙;基于动态测试的精密弹性元件刚度测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传感器弹性元件结构优化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11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