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稀土磷光体的光温传感性能设计

发布时间:2021-04-30 01:49
  由于镧系元素存在极其丰富的能级结构,因此稀土掺杂磷光体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良发光性能,这为利用三价稀土离子的相邻热耦合能级的荧光强度比进行温度测量提供了可能性。本论文利用荧光强度比技术,基于Er3+掺杂Sr0.69La0.31F2.31透明陶瓷,Er3+掺杂Ba2CaWO6磷光体,Er3+-Yb3+掺杂Na2BaCaP2O8磷光体,Ho3+-Yb3+掺杂Ca9YP7O28磷光体这四种磷光体进行光温传感器件的设计。具体工作如下:首先,为了克服纳米氟化物磷光体在高温下易氧化的缺点,提出了通过设计Er3+掺杂Sr0.69La0.31F2.31...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磷光体的光温传感性能研究背景
    1.2 稀土掺杂磷光体发光机理
        1.2.1 基于Er~(3+)上转换的光温传感机理
        1.2.2 基于Yb~(3+)-Er~(3+)能量传递的光温传感机理
        1.2.3 基于Yb~(3+)-Ho~(3+)能量传递的光温传感机理
    1.3 稀土掺杂磷光体的光温传感性能研究
        1.3.1 稀土掺杂磷光体的光温传感原理
        1.3.2 稀土掺杂磷光体的光温传感性质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Er~(3+)掺杂Sr_(0.69)La)(0.31)F_(2.31)透明陶瓷的光温传感性能设计
    2.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2.1.1 Er~(3+)掺杂Sr_(0.69)La_(0.31)F_(2.31)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2.1.2 Er~(3+)掺杂Sr_(0.69)La_(0.31)F_(2.31)透明陶瓷的结构与表征
    2.2 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2.3 样品的光温传感性能设计
        2.3.1 样品的变温光谱和色坐标分析
        2.3.2 基于荧光强度比技术的光学测温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Zn~(2+),Mg~(2+)调控Ba_2CaWO_6:Er~(3+)光温传感性能设计
    3.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3.1.1 E~(3+)掺杂Ba_2CaWO_6的制备方法
        3.1.2 合成样品的表征方法
    3.2 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3.3 样品的光温传感性能设计
        3.3.1 基于荧光强度比技术的光学测温性能分析
        3.3.2 灵敏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Yb~(3+)敏化Er~(3+)能量传递的Na_2BaCaP_2O_8:Er~(3+),Yb~(3+)的光温传感性能设计
    4.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4.1.1 Er~(3+)-Yb~(3+)掺杂Na_2BaCaP_2O_8的制备
        4.1.2 Mg~(2+),Sr~(2+)掺杂Na_2BaCa_(0.89)P_2O_8Er_(0.01)Yb_(0.1)的制备
        4.1.3 合成样品的表征方法
    4.2 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4.2.1 Na_2BaCa_(0.89)P_2O_8Er_(0.01)Yb_(0.1)的光谱分析与能量传递研究
        4.2.2 Mg~(2+),Sr~(2+)掺杂Na_2BaCa_(0.89)P_2O_8Er_(0.01)Yb_(0.1)的光谱分析
    4.3 样品的光温传感性能设计
        4.3.1 样品的变温光谱分析
        4.3.2 基于荧光强度比技术的光学测温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Yb~(3+)敏化Ho~(3+)能量传递的Ca_9YP_7O_(28):Yb~(3+),Ho~(3+)的光温传感性能设计
    5.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5.1.1 Ho~(3+)-Yb~(3+)掺杂Ca_9YP_7O_(28)的制备
        5.1.2 Sr~(2+),Ba~(2+), Mg~(2+)掺杂Ca_9Y_(0.83)P_7O_(28)Yb_(0.1)Ho_(0.07)的制备
        5.1.3 合成样品的表征方法
    5.2 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5.3 样品的光温传感性能设计
        5.3.1 样品的变温光谱分析
        5.3.2 基于荧光强度比技术的光学测温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3168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168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5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