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环芳烃有机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小分子传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12:42
电致化学发光(ECL)分析技术兼具电化学与化学发光两种分析技术的特点,具有所需仪器简单、无需外加激发光源、信噪比高、响应快速、灵敏度高、可控性好,背景信号低等优点。ECL是由发光物质激发跃迁至激发态又回到稳定基态产生的。其中发光物质跃迁至激发态的过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压或通过一定的电流,含有化学发光物质的某化学体系产生某种新物质,该物质与发光物质反应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得发光物质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过程;另一种是利用电极提供能量直接使发光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某种不稳定激发态的过程。传统的ECL材料如鲁米诺,量子点,三联吡啶钌等具有不易固载、制备过程复杂、难以修饰等缺点。多环芳烃有机材料由于其大的π-π共轭体系,使其光/热化学稳定性良好,光电性能优异,荧光量子产率高。因此,多环芳烃有机材料在ECL领域极具研究潜力。本论文中合成了菱形红荧烯微片、硫功能化锆金属有机框架、共轭微孔聚合物薄膜三种新型ECL材料,对这些材料的ECL性能及机理进行了探究,并将它们制备成传感器用于小分子的高灵敏检测。本论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1.基于铂-菱形红荧烯微片构建高灵敏电致化学发...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DPANBs和传感器的制备过程示意图[41]
第1章绪论7图1.2DPA-CM的分子结构,DPA-CMNPs的ECL机理和信号[42]Fig.1.2DPA-CM,theECLmechanismandsignalsofDPA-CMNPs[42]图1.3几种碳硼烷基咔唑的结构[48]Fig.1.3Structuresofseveralcarboranylcarbazoles[48]AIECL的发现为设计、合成具有高效率的ECL材料以及深入研究这些材料的光电性质、发光机理和应用开启新篇章。如2019年,西南大学袁若教授课题组利用去溶剂法以及保护剂牛血清白蛋白制备了四苯基乙烯纳米晶体(TPENCs)[47]。通过提高电子空穴复合效率和抑制非辐射跃迁,TPENCs表现出高效的近红外AIECL现象,在生物学应用领域中,这有利于减少可见光的背景干扰并实现更深的组织穿透。同年,南京大学徐静娟教授课题组首次研究了水介质中聚集形成的碳硼烷基咔唑有机物点(OD)的AIECL性能[48]。因有机分子结构(图1.3)中含有电子受体碳硼烷和电子供体咔唑,与不含碳硼烷的化合物相比,这些OD均显示出
第1章绪论7图1.2DPA-CM的分子结构,DPA-CMNPs的ECL机理和信号[42]Fig.1.2DPA-CM,theECLmechanismandsignalsofDPA-CMNPs[42]图1.3几种碳硼烷基咔唑的结构[48]Fig.1.3Structuresofseveralcarboranylcarbazoles[48]AIECL的发现为设计、合成具有高效率的ECL材料以及深入研究这些材料的光电性质、发光机理和应用开启新篇章。如2019年,西南大学袁若教授课题组利用去溶剂法以及保护剂牛血清白蛋白制备了四苯基乙烯纳米晶体(TPENCs)[47]。通过提高电子空穴复合效率和抑制非辐射跃迁,TPENCs表现出高效的近红外AIECL现象,在生物学应用领域中,这有利于减少可见光的背景干扰并实现更深的组织穿透。同年,南京大学徐静娟教授课题组首次研究了水介质中聚集形成的碳硼烷基咔唑有机物点(OD)的AIECL性能[48]。因有机分子结构(图1.3)中含有电子受体碳硼烷和电子供体咔唑,与不含碳硼烷的化合物相比,这些OD均显示出
本文编号:3295042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DPANBs和传感器的制备过程示意图[41]
第1章绪论7图1.2DPA-CM的分子结构,DPA-CMNPs的ECL机理和信号[42]Fig.1.2DPA-CM,theECLmechanismandsignalsofDPA-CMNPs[42]图1.3几种碳硼烷基咔唑的结构[48]Fig.1.3Structuresofseveralcarboranylcarbazoles[48]AIECL的发现为设计、合成具有高效率的ECL材料以及深入研究这些材料的光电性质、发光机理和应用开启新篇章。如2019年,西南大学袁若教授课题组利用去溶剂法以及保护剂牛血清白蛋白制备了四苯基乙烯纳米晶体(TPENCs)[47]。通过提高电子空穴复合效率和抑制非辐射跃迁,TPENCs表现出高效的近红外AIECL现象,在生物学应用领域中,这有利于减少可见光的背景干扰并实现更深的组织穿透。同年,南京大学徐静娟教授课题组首次研究了水介质中聚集形成的碳硼烷基咔唑有机物点(OD)的AIECL性能[48]。因有机分子结构(图1.3)中含有电子受体碳硼烷和电子供体咔唑,与不含碳硼烷的化合物相比,这些OD均显示出
第1章绪论7图1.2DPA-CM的分子结构,DPA-CMNPs的ECL机理和信号[42]Fig.1.2DPA-CM,theECLmechanismandsignalsofDPA-CMNPs[42]图1.3几种碳硼烷基咔唑的结构[48]Fig.1.3Structuresofseveralcarboranylcarbazoles[48]AIECL的发现为设计、合成具有高效率的ECL材料以及深入研究这些材料的光电性质、发光机理和应用开启新篇章。如2019年,西南大学袁若教授课题组利用去溶剂法以及保护剂牛血清白蛋白制备了四苯基乙烯纳米晶体(TPENCs)[47]。通过提高电子空穴复合效率和抑制非辐射跃迁,TPENCs表现出高效的近红外AIECL现象,在生物学应用领域中,这有利于减少可见光的背景干扰并实现更深的组织穿透。同年,南京大学徐静娟教授课题组首次研究了水介质中聚集形成的碳硼烷基咔唑有机物点(OD)的AIECL性能[48]。因有机分子结构(图1.3)中含有电子受体碳硼烷和电子供体咔唑,与不含碳硼烷的化合物相比,这些OD均显示出
本文编号:3295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29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