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人机构模态分析与振动优化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10:44
  焊接机器人广泛应用于船舶、车辆、航空航天及电子电气等领域。特别是随着设计技术、制造技术、计算机与控制技术等的发展,焊接机器人技术与焊接工艺日臻成熟,其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焊接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保证产品的焊接质量及其一致性、提高焊接效率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人采用串并联混合式结构,有利于改善传统的串联式焊接机器人关节处所装驱动电机与减速器使得运动惯量较大的问题,使残余振动时间缩短,机器臂动态性能得到提高。本文以实验室研制的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人的振动特性与优化控制问题,本文在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人机构的振动模态试验、动力学建模与特性分析及执行机构末端振动优化控制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针对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姿态变化引起模态变化的特点,设计模态试验方案,对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人在不同机构姿态下进行振动测试与模态参数识别,分析不同姿态下机构的模态频率与振型,提出该机器人模态区间划分。获得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人连杆机构动态连续过程的模态试验结果,分析该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人机构模态分析与振动优化控制研究


图1-1模态分析方法??Fig.?1-1?Modal?Analysis?Method??

模态参数


2.2.1模态参数的定义及其获取??模态测试中的模态分析提供一组表征结构动力特性的模态参数。这些模态参数可以??建立对应的模态模型。图2-1示意地说明获取模态参数的方法和步骤[47]。??11??

可控机构式焊接机器人机构模态分析与振动优化控制研究


图2-2测试现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测机器人机械臂的振动分析与结构优化[J]. 高伟亚,张俊俊,袁蕾舒,王亚翔.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8(03)
[2]柔性平面3-RRR并联机器人耦合动力学及模态特性研究[J]. 盛连超,李威,王禹桥,范孟豹,杨雪锋.  振动与冲击. 2018(16)
[3]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板料渐进成形最大减薄率预测与分析[J]. 李燕乐,陈晓晓,翟维东,孙杰,李剑峰.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9(02)
[4]基于响应面法的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分析[J]. 郑恒亮,李聪,韩俊峰,智鹏鹏,陈秉智.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8(03)
[5]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探讨[J]. 费存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8(05)
[6]Minitab在指导供应商产品品质提升中的应用[J]. 邢少辉,张凯,吴洋.  汽车实用技术. 2018(09)
[7]桁架机器人动态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J]. 陈骏,陈威.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8(02)
[8]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J]. 靳全胜,李杰.  轻工科技. 2018(02)
[9]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与轨迹规划[J]. 唐健.  价值工程. 2018(06)
[10]龙门式焊接机器人制动过程的动力学特性优化[J]. 蔡玉强,朱东升.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硕士论文
[1]一种可控工业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标定[D]. 李洪汉.广西大学 2018
[2]基于SEA的空腔结构声学建模与吸声降噪优化研究[D]. 黄逸哲.广西大学 2017
[3]齿轮箱轴承结合部动力学参数识别及其动态性能研究[D]. 楼江雷.中南大学 2014
[4]核主泵叶轮干湿模态的实验探究[D]. 孔铭.大连理工大学 2014
[5]焊接机器人的本体设计及其精度分析[D]. 兰春良.燕山大学 2013
[6]典型机械连接结构有限元建模与实验验证研究[D]. 迟秀.南京理工大学 2012
[7]柴油机结构系统的模态分析[D]. 杨平.电子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96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496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