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变电运维智能机器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20:45
本文根据我国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特点及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模式,对变电站运维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进行系统分析,同时探索变电站运维机器人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维项目及相关规范,为后续变电站运维工作专用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提供必要技术支撑,着力提升变电站运维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本课题在对“互联网+”模式、变电站智能化运维、变电站用机器人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变电运维智能机器人功能分析,阐述了“互联网+”模式在机器人研发中的应用,从而打造基于网络平台的变电站智能运维专业机器人,主要包括,变电运维智能机器人功能概述,机器人本体移动承重平台模块、机器人本体信息采集模块、移机器人本体电源、监控平台功能分析。进一步地,开展变电运维智能机器人设计,包括整体的系统控制关系设计,机器人本体硬件、机器人本体软件、后台监控平台三个部分的设计,其中,机器人本体硬件设计,对机器人承重及移动机构、工作电源、信息采集设备承载云台等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变电运维机器人本体软件设计,给出了主控制系统结构,供电系统功能实现方式;后台监控平台设计,主要包括监控平台功能设计、信息安全防护、网络通信。课题...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机器人本体整体设计图??9??
变电运维智能机器人本体作为变电站电力设备状态信息和运行数据的大型??采集终端,承担信息数据采集功能,而信息和数据分析等任务还需要通过“互联??网+”模式中的“互联网”及监控平台实现。??3.1变电运维机器人本体硬件设计??完善的硬件匹配是实现机器人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控制系统、软件功能实??现的基本载体[221,总体分为承重及移动机构、工作电源和信息采集设备承载云??台三个部分。??3.1.1机器人承重及移动机构??变电运维智能机器人本体由移动承重平台和信息采集设备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机器人本体移动平台,可以看做一个全方位灵活移动和转向的小型机动车辆,??机器人整体由车身和车轮两部分组成,机器人车轮采用四轮驱动的方式。如图??3.1和3.2所不。??
后和转向的不同运动轨迹,其构成部分主要包括机器人运动驱动设备、控制器、??编码器、减速器及机械部件等组成,通过对后台监控平台指令的判断,对机器人??各个驱动轮进行速度分配,进而实现向不同方向运动的目标[24]。如图3.3所示。??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监控系统实现技术与应用功能设计[J]. 钱平,徐街明,张永,章坚民,徐晓敏.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7(12)
[2]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应用现状和主要性能指标分析[J]. 蔡焕青,邵瑰玮,胡霁,文志科,王兴照,吕俊涛. 电测与仪表. 2017(14)
[3]移动机器人在高压变电站中的应用[J]. 鲁守银,张营,李建祥,慕世友. 高电压技术. 2017(01)
[4]智能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研制及应用[J]. 周立辉,张永生,孙勇,梁涛,鲁守银.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19)
[5]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视觉导航方法[J]. 杨森,董吉文,鲁守银. 电网技术. 2009(05)
[6]红外测温技术与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的融合研究与实现[J]. 李然. 电网技术. 2008(14)
[7]伺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崔凤波. 机电设备. 2007(04)
[8]变电站巡检系统的人机理论应用可行性分析[J]. 吴恩杰,黄新华,朱黎. 电网技术. 2006(S2)
[9]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的研制[J]. 鲁守银,钱庆林,张斌,王明瑞,李向东,王宏.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13)
[10]计算机视觉在室外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J]. 胡斌,何克忠. 自动化学报. 2006(05)
硕士论文
[1]基于STM32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玉娟.西南交通大学 2013
[2]电力设备红外远程监控系统研究[D]. 张汉军.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
[3]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变电站设备巡检系统[D]. 李向东.山东大学 2007
[4]红外测温技术应用于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的研究[D]. 邱巍巍.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6
本文编号:3619502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机器人本体整体设计图??9??
变电运维智能机器人本体作为变电站电力设备状态信息和运行数据的大型??采集终端,承担信息数据采集功能,而信息和数据分析等任务还需要通过“互联??网+”模式中的“互联网”及监控平台实现。??3.1变电运维机器人本体硬件设计??完善的硬件匹配是实现机器人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控制系统、软件功能实??现的基本载体[221,总体分为承重及移动机构、工作电源和信息采集设备承载云??台三个部分。??3.1.1机器人承重及移动机构??变电运维智能机器人本体由移动承重平台和信息采集设备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机器人本体移动平台,可以看做一个全方位灵活移动和转向的小型机动车辆,??机器人整体由车身和车轮两部分组成,机器人车轮采用四轮驱动的方式。如图??3.1和3.2所不。??
后和转向的不同运动轨迹,其构成部分主要包括机器人运动驱动设备、控制器、??编码器、减速器及机械部件等组成,通过对后台监控平台指令的判断,对机器人??各个驱动轮进行速度分配,进而实现向不同方向运动的目标[24]。如图3.3所示。??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监控系统实现技术与应用功能设计[J]. 钱平,徐街明,张永,章坚民,徐晓敏.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7(12)
[2]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应用现状和主要性能指标分析[J]. 蔡焕青,邵瑰玮,胡霁,文志科,王兴照,吕俊涛. 电测与仪表. 2017(14)
[3]移动机器人在高压变电站中的应用[J]. 鲁守银,张营,李建祥,慕世友. 高电压技术. 2017(01)
[4]智能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研制及应用[J]. 周立辉,张永生,孙勇,梁涛,鲁守银.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19)
[5]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视觉导航方法[J]. 杨森,董吉文,鲁守银. 电网技术. 2009(05)
[6]红外测温技术与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的融合研究与实现[J]. 李然. 电网技术. 2008(14)
[7]伺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崔凤波. 机电设备. 2007(04)
[8]变电站巡检系统的人机理论应用可行性分析[J]. 吴恩杰,黄新华,朱黎. 电网技术. 2006(S2)
[9]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的研制[J]. 鲁守银,钱庆林,张斌,王明瑞,李向东,王宏.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13)
[10]计算机视觉在室外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J]. 胡斌,何克忠. 自动化学报. 2006(05)
硕士论文
[1]基于STM32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玉娟.西南交通大学 2013
[2]电力设备红外远程监控系统研究[D]. 张汉军.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
[3]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变电站设备巡检系统[D]. 李向东.山东大学 2007
[4]红外测温技术应用于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的研究[D]. 邱巍巍.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6
本文编号:3619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619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