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0 19:38
  在中职数控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存在就业课程体系不健全,职业岗位分析不完善,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不成熟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数控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内外有关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普遍认为职业教育要以职业为导向,注重实践,要在职业行动过程中学习。本文以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为主线,以进一步健全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促进数控专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以德清职业中专为例,主要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进行过程质量观在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适应性研究,通过纸质问卷、电子问卷、电话访谈、座谈与实践调研等方式开展18家企业调研,分析数控专业就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得出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2.基于4所中职学校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数控专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找出影响教育质量的制约因素,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解决思路。3.根据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明确岗位能力需求,针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深入探究,重点分析并确定课程体系构建内容、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质量管理标准。4.从数控仿真软件应用、工业机器人课程实践、3D打印技术课程实践等方面对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开...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
    1.3 课题研究意义
    1.4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内容
    1.6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过程质量观在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适应性研究
    2.1 过程质量观的理论基础
    2.2 过程质量观在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可行性分析
        2.2.1 过程质量观是质量管理的集中体现
        2.2.2 过程质量观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市场化多元主体的教育诉求
    2.3 企业调查情况分析
    2.4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
第3章 基于AHP的中职数控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与问题研究
    3.1 评价指标设计
        3.1.1 多方参与原则
        3.1.2 全面发展原则
        3.1.3 客观公平原则
    3.2 调查问卷设计
    3.3 调查问卷实施
    3.4 调查结果分析
    3.5 教育质量评价与问题分析
第4章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4.1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的阐释
    4.2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
    4.3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4.3.1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
        4.3.2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
    4.4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内容
        4.4.1 教材建设
        4.4.2 师资队伍建设
        4.4.3 教学环境建设
    4.5 职业面向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4.5.1 职业面向说明
        4.5.2 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说明
        4.5.3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4.6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
        4.6.1 旧课程体系
        4.6.2 新课程体系结构图
    4.7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设置
        4.7.1 校内主要实训课程
        4.7.2 现代学徒制之顶岗实习
    4.8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质量管理标准构建
        4.8.1 教学安排
        4.8.2 学时分配表
第5章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实践
    5.1 数控仿真软件应用
        5.1.1 数控仿真软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5.1.2 数控仿真软件实践课程应用的教学设计
        5.1.3 数控仿真在应用中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
    5.2 工业机器人课程实践
        5.2.1 工业机器人课程实践体系设计
        5.2.2 工业机器人课程实践效果分析
    5.3 3D打印技术课程实践
    5.4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教学检测与评价
        5.4.1 教学检测
        5.4.2 教学评价
    5.5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实践中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
    5.6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的提升建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73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873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0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