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量理论下的机器人运动学求解
本文关键词:旋量理论下的机器人运动学求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和分析了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的结构,并基于旋量理论对下建立了6R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采用了臂、腕分离法求出了该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的解析表达式,采用Paden-Kahan子问题法直接求解关节机器人运动学问题的方法,与传统的D-H参数坐标法相比较,消除了用局部坐标系描述时产生奇异性的问题,最后在Matlab环境运用仿真,实现该机器人的正运动学、逆运动学和仿真,也为后续机械臂的轨迹规划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旋量 正逆运动学
【分类号】:TP242
【正文快照】: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是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的基础,主要研究各个连杆之间的位移关系、速度关系和加速度关系,特别是末端执行器位姿与关节变量之间的关系[4],包括正运动学分析和逆运动学分析。此外,对于运动学逆解,仅仅用某种方法求解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运动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红梅;;机器人应用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4年24期
2 陈庆诚;朱世强;王宣银;张学群;;基于旋量理论的串联机器人逆解子问题求解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1期
3 钱东海;王新峰;赵伟;崔泽;;基于旋量理论和Paden-Kahan子问题的6自由度机器人逆解算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媛;黄佳楠;;旋量理论下的机器人运动学求解[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6年12期
2 郭志强;崔天时;吕信超;张帧;李格伦;刘斯达;;六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J];农机化研究;2016年12期
3 张铁山;肖皓文;刘骐宁;周恢;;大数据对工业机器人企业商业模式影响的案例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29期
4 罗天洪;刘淼;马翔宇;陈才;张剑;;扩展卡尔曼滤波和配准算法的工业机器人误差补偿[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年10期
5 王一;宋志伟;王yN泽;张ng涛;;基于PSO优化神经网络和空间网格的机器人位姿标定方法[J];中国测试;2016年08期
6 毛君;孟辉;陈洪月;张瑜;;掘进机机载锚杆钻机运动学分析与轨迹仿真[J];机械设计;2016年04期
7 李亚玮;黄晋英;;八自由度机械臂正运动学及工作空间分析[J];机械传动;2016年04期
8 洪磊;嵇保健;蔡刚洪;沈健;;ABB1410工业机器人的旋量运动学逆解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年04期
9 张威;许晓峰;王立文;;地日运动的C~1R~2P~2机构重演及其应用于向日计算[J];机床与液压;2016年05期
10 张立栋;李亮玉;王天琪;;工业机器人逆解问题的旋量解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世增;张大卫;刘海年;;基于吴方法的6R机器人逆运动学旋量方程求解[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17期
2 钱东海;王新峰;赵伟;崔泽;;基于旋量理论和Paden-Kahan子问题的6自由度机器人逆解算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3 程永伦;朱世强;刘松国;;基于旋转子矩阵正交的6R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研究[J];机器人;2008年02期
4 陈伟海;陈泉柱;张建斌;张颖;;线驱动拟人臂机器人逆向运动学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5 赵杰,刘玉斌,蔡鹤皋;一种运动旋量逆解子问题的求解及其应用[J];机器人;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立军;;旋量理论概述[J];机械工程师;2012年04期
2 钟奉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旋量矩阵表示[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3 张妃二;;旋量形式的刚体动力学方程及其应用[J];广东工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4 丁希仑;J·M·塞里格;;空间弹性变形梁动力学的旋量系统理论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0年09期
5 费燕琼,赵锡芳;机器人轴孔装配状态的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6期
6 刘芳华;吴洪涛;;基于旋量理论的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张妃二;;空间机构运动分析的旋量—矩阵方法[J];广东工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8 宋文森;;论自由空间中旋量电场与无旋电场间的正交性[J];微波;1986年03期
9 金万敏;查选芳;;机器人操作手末端夹持器轨迹生成的旋量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10 荆学东,尚久浩;应用旋量理论建立闭链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希仑;李可佳;徐坤;;基于旋量理论的弹性关节六腿机器人动力学分析[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庆诚;结合旋量理论的串联机器人运动特性分析及运动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朱琳;双旋量[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卢宏琴;基于旋量理论的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王科;基于旋量和李群李代数的SCARA工业机器人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邵新光;基于旋量理论的多自由度机构振动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4 孙婧昕;激光催化自旋为1的旋量BEC的磁畴形成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潘国文;带有塞曼项的1-维旋量BEC方程组的解析解[D];兰州大学;2012年
6 李闯;二次塞曼效应下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动力学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7 徐爱婷;光晶格中旋量BEC的动力学性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呼艳生;超冷碱金属原子体系的磁性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旋量理论下的机器人运动学求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456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