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点毁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拓扑抗毁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点毁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拓扑抗毁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中,抗毁性是衡量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对面向点毁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拓扑做抗毁性研究,在对LEACH算法网络拓扑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抗毁性,设计了基站选取簇首节点的改进算法和簇单元选取簇首的改进算法。在这两种改进算法中,在节点定位方面,在传感器网络中放置少数锚节点,锚节点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多数普通节点根据锚节点定位。在簇单元数确定和簇单元划分方面,考虑到信号在传感器节点和簇首节点以及簇首节点和基站之间传输损耗的差异,根据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参数和节点的分布等信息计算出所需要的最佳簇单元数量,取代LEACH主观设置簇单元的比例,从而设置簇单元数的做法,同时采用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TDMA/CDMA)的媒体访问控制层(MAC)机制减少了簇内与簇间的冲突。在簇首选择方面,本文介绍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基站根据簇首节点到邻居节点距离ijD、当前节点的剩余能量Ecurren、当前节点的初始能量Start_Energy、当前节点到其簇首的距离d等信息,或者临时簇单元通过临时簇首根据以上参数,求出每个传感器节点相应的T_i值,选择每个簇单元中T_i值最大的那个节点作为其所在簇单元的簇首节点,并通知其簇单元内的簇成员节点。通过OMNET++网络仿真软件实例仿真,设置基于地理位置和剩余能量的两种改进算法和传统LEACH算法初始能量、网络节点数、网络节点的抛撒情况等信息相同。比较传统LEACH算法和改进后的算法下的网络生存时间和网络面向点毁伤的抗毁性差异,证实了基站选取簇首的算法对网络的生存时间没有明显影响,但是网络面向点毁伤的抗毁性提高了;证实了簇单元选取簇首的算法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也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面向点毁伤的抗毁性。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簇首 网络生存时间 复杂网络 簇单元 抗毁性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TP212.9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2-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现状14
- 1.2.2 复杂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研究现状14-16
- 1.3 本文逻辑结构16-18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抗毁性的特征分析18-28
- 2.1 无线传感器结构18-19
- 2.2 传感器网络节点特性19-20
- 2.3 面向点毁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抗毁性20-24
- 2.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统计特征21-22
- 2.3.2 传感器网络点毁伤22-24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复杂性24-26
- 2.5 平面路由抗毁性特征分析26
- 2.6 层次型路由特征分析26-27
- 2.7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LEACH算法28-38
- 3.1 LEACH协议简介28
- 3.2 传感器网络位置的定位28-29
- 3.3 LEACH算法的拓扑结构29-32
- 3.3.1 簇的建立阶段31-32
- 3.3.2 稳定运行阶段32
- 3.4 数据融合32-33
- 3.5 相继故障和自愈机理33-35
- 3.6 LEACH路由协议优缺点评价35-36
- 3.7 本章小结36-38
- 第4章 基于LEACH算法的抗毁性改进研究38-52
- 4.1 基于锚节点的普通节点定位39-41
- 4.2 簇单元的确立41-43
- 4.3 网络拓扑建立阶段43-50
- 4.3.1 通过基站选取簇首43-47
- 4.3.2 簇内直接选取簇单元簇首47-50
- 4.4 本章小结50-52
- 第5章 簇单元确定为先的分簇算法的抗毁性仿真分析和研究52-64
- 5.1 网络建立阶段52-53
- 5.2 基站选取簇首和簇单元选取簇首的改进算法的仿真53-63
- 5.2.1 基站选取簇首的改进算法的仿真研究53-58
- 5.2.2 簇单元选取簇首节点的改进算法的仿真研究58-63
- 5.3 本章小结63-64
- 结论64-69
- 研究总结64-65
- 本文特点与不足65-67
- 研究展望67-69
- 参考文献69-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73-74
- 致谢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忠远;;对于传感器的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1期
2 ;传感器应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林友德;孙伯铭;朱超英;;传感器技术讲座[J];仪器制造;1984年03期
4 高迎春;传感器应用产品的生产动向[J];传感器技术;1985年01期
5 魏世钧;;传感器发展概况评述[J];仪表工业;1986年01期
6 晓晨;;传感器——未来市场的关键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3年04期
7 刘兆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世界传感器市场的现状[J];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1995年02期
8 唐敏;我国传感器产业规模和应用要有更大发展[J];电子与自动化;1995年05期
9 吴晓丰;国内外传感器应用电路集锦[J];测控技术;1995年01期
10 ;国内外传感器应用电路集锦[J];测控技术;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保;刘金;;网络化传感器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2 路志刚;;传感器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与开发[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吕鑫;赵阳;;无线传感器在核电站中应用的探讨[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09)[C];2011年
4 苏斓;雷煜卿;;传感器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吴晓斐;陈德智;;塑料光纤的传感器应用[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6 于少轶;臧勇;;非接触磁弹性传感器的理论研究及实验[A];全国炼钢连铸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金伟;陶磊;张莹;周超;金钦汉;牟颖;;纳米粒子在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8 沈观林;;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A];工程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前言[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崔书平;张志鹏;;IEEE1451.2协议研究及实现[A];2008’“先进集成技术”院士论坛暨第二届仪表、自动化与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付丽娟;扼信息技术之颈 中国传感器企业任重而道远[N];机电商报;2006年
2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协分会;我国传感器产业:由传统向新型转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炳欣;传感器:智能家电催生新市场 低功耗受青睐[N];中国电子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赵艳秋;传感器发展气象万千[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刘亮;“蓝海”行业带动传感器技术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朱荣威;传感器技术面临传统向新型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7 嵇尚东;扬州传感器监测“嫦娥飞天”[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赛迪顾问研究员 李东宏;聚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郭宏;传感器产业发展应“小精尖”[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刘超;汽车传感器市场前景看好 主动式应用渐广[N];中国电子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少华;基于随机集的被动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张兴旺;高灵敏光微流回音壁模式微腔生化传感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张元飞;机器人灵巧手指尖柔性触觉传感器研制及操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张信普;弯曲光纤干涉型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5 陈家赢;对地观测传感器信息资源建模和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彭晖;分子印迹体声波仿生传感器的研制及蛋白质与抗癌药物作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刘礼;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问题及相关的图论问题[D];兰州大学;2008年
8 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认证与安全检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龙慧;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目标跟踪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李晓霞;凝血酶和可卡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欢欢;基于硅酸镧混合位型NO_2传感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鱼自强;无人机近红外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陈丽珠;设计制备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石英晶体微天平氨气传感器[D];五邑大学;2015年
4 孙欢欢;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数据存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吴骅跃;传感器网络基站的数据存储与g惴ㄑ芯縖D];长安大学;2015年
6 沈维佳;多传感器小车的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葛维冬;三维指尖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8 盛龙;光纤法珀传感器解调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马春林;基于偏振光传感器的四旋翼实验平台设计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唐霓叶;基于上下文感知的乘车感知算法研究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面向点毁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拓扑抗毁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49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