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像元与对象分类的景观指数差异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像元与对象分类的景观指数差异性分析
【摘要】:景观指数分析是进行遥感监测土地利用及变化空间格局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因为遥感分类方法的不同,所计算出的同一景观指数所揭示的土地变化模式可能出现较大差异。以北京市密云县为研究区,对影像分别进行了面向对象分类与基于像元的监督分类,并对两种分类进行景观指数计算,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各景观指数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地类面积比例(PLAND)和最大斑块指数(LPI)在两种分类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边缘密度(ED)略有显著差异性;而斑块数量(NP)、斑块面积平均值(AREA_MN)、聚合度(AI)与周长面积分维数(PAFRAC)在两种分类方法之间差异显著。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景观指数 分类方法 配对样本t检验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助项目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为科研专项(20141101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127)
【分类号】:P901;TP79
【正文快照】: 1引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气候环境变化都有巨大影响。因此,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具有很大研究价值。景观指数可以定量揭示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数量与变化模式,被广泛引入基于遥感分类专题图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中。Herold等[1]就曾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鹏;张会儒;;常用景观指数的因子分析和筛选方法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2 刘源鑫;焦峰;;黄土高原丘陵区景观特征与景观指数粒度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3期
3 杨丽;甄霖;谢高地;陈操操;;泾河流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分析[J];资源科学;2007年02期
4 李明杰;钱乐祥;夏丽华;彭军超;赵宇;;汕头市土地利用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6期
5 高艳;毕如田;;涑水河流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3期
6 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效应[J];第四纪研究;2003年03期
7 杨丽;谢高地;甄霖;;基于因子分析的景观指数筛选与分区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林孟龙;曹宇;王鑫;;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以台湾宜兰利泽简湿地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1期
9 周青山;彭军还;余德清;何原荣;;基于遥感信息的区域景观指数自动提取[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3期
10 冯湘兰;李际平;陈端吕;;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一河;傅伯杰;陈利顶;冯晓明;;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效应:两种策略的比较[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玉宝;基于景观指数的小流域形态下区划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2 夏倩;基于景观指数分析的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邹春城;基于不透水面百分比,景观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福州市城市热环境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16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516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