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彭绍东教授简介

发布时间:2016-08-19 22:09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自动化的定义与发展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一、基本信息彭绍东,男,1964年生,教授,博士,湖南师大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点学术带头人,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教师团队成员,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课程教师,“计算机及先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CATE)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 论文评委。1984年至今一直从事教育技术(电化教育)领域的工作、学习与研究。已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EI论文2篇,国际交流16篇)。2003年3月,“信息技术教育学新学科与课程建设”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机器人教育、广义蒙太奇、网络教育发展战略、信息素质、信息技术教育病理论、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混合式协作学习、教学设计自动化等方面的论文发表后,被广泛引用。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原理、信息技术教育、混合式协作学习、教学设计自动化。
联系电话:**,**。E-mail:pengshd@163.com。
二、工作经历
1984年8月至1997年8月,在湖南省新邵县教研室、电教站、教育电视台从事电化教育培训、管理、研究及电视编导等工作。
2000年8月至今,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任教。为本科生开设过教育技术学导论、信息技术教育学、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电视与网络写作等专业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为硕士生开设过教育技术原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人工智能与教育、教育技术前沿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新方法与工具等专业课程。承担了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的“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研究”选修课程教学(2011)。主持创建了“信息技术教育学”精品课程网站(2011)。和“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精品共享课程网站(2012)。
所指导的硕士生(包括教育硕士)中,至2013年12月已毕业42人(刘光义、俞毅、蒋联明、龙艳红、刘伟、刘嘉、余锡峰、全胜、林建平、徐英、杨炼、余剑波、蒋金海、李华新、李慧华、卿小波、匡艳彩、汤华、沈婵、刘晋芳、罗莎、文晓明、崔坤青、杨志平、高继梅、王先桃、卢嘉丽、高佩红、何清芳、张涛、方明慧、方衍林、胡萍、王征、彭兴群、杨璐帆、张明磊、刘中华、李婷、刘金、熊立子、李是行),另有8人在读(刘俊、赵柳根、张慧芳、徐慕娟、黄芳瑜、吴淑静、王娇宇、田凤林)。其中多人被评为省(校)优秀毕业生。
《电化教育研究》(1991年第4期第65-67页)、《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8期第85页)、《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第1期第4-6页)等媒体曾报道过其工作与研究情况。
三、学习经历
曾就读(含进修)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北京师大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华南师大电化教育系、上海师大理工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系、北京师大教育技术学院(获教育技术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四、科研情况
(一)出版著作
[1] 专著:《信息技术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2004年1月修订本(69万字)
[2] 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版
[3] 主编(3):《教育技术学导论》(面向21世纪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
[4] 主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第一册》,湖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8月版
[5] 主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第二册》,湖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6] 主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第三册》,湖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8月版
[7] 主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第四册》,湖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二)出版光盘教材
[1] 主编:《新发展职业英语?视听说教程光盘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 主编:《新发展职业英语?职场英语教程光盘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三)发表论文
[1] Interactive Rule and Control in 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GCCCE2011. 2011.5(独著)
[2] Cohesive Subgroups Analysis of Asynchronous Cognitive Interactive Network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GCCCE2011. 2011.5(独著)
[3] The Sickening Phenomen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GCCCE 2003.2003.12(独著)
[4] Pathology Analysi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ll. GCCCE 2003.2003.12
[5] The Diagnosis, Cure and Preven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ll. GCCCE 2003.2003.12(独著)
[6] The New Development of IT Education: Robot-Based Education. GCCCE/NEIF 2002.2002.6(独著)
[7] The Outlin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dagogy. GCCCE/NEIF 2002.2002.6(独著)
[8] 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教育.《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04.7(独著)
[9] Discipline and Cours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dagogy". 《2002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02.12(独著)
[10]Humanistic Theor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2002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02.12(独著)
[11]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Strategic Focus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GCCCE/ICCAI2001. 2001.6.(独著)
[12]The Definition and Proposi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GCCCE/ICCAI2001. 2001.6(独著)
[13]General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dagogy. Improving Study.2001.8(独著)
[14]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网络教育发展之比较. GCCCE99.1999.6(独著)
[15]On Modes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GCCCE99.1999.6(独著)
[16]Formation of the Integrable Ware Theory and Its Bases. GCCCE98.1998.6(独著)
[17]论机器人辅助学习,《教育研究》,2002年增刊(独著)
[18]教学设计自动化的定义与发展述评,《电化教育研究》,2011.1(独著)
[19]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式协作学习,《电化教育研究》,2010.8(独著)
[20]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电化教育研究》,2004.10(独著)
[21]信息技术教育病理论,《电化教育研究》,2004.5(独著)
[22]信息技术教育人本论,《电化教育研究》,2003.3(独著)
[23]论机器人教育(上),《电化教育研究》,2002.6(独著)
[24]论机器人教育(下),《电化教育研究》,2002.7(独著)
[25]“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所蕴含的精神财富,《电化教育研究》,2002.5(独著)
[26]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电化教育研究》,2001.10(独著)
[27]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电化教育研究》,2000.10(独著)
[28]蒙太奇理论与实践的拓展(上),《电化教育研究》,2000.8(独著)
[29]蒙太奇理论与实践的拓展(下),《电化教育研究》,2000.9(独著)
[30]人类教育革命的概念、划分标准与基本规律——论人类教育革命与教育技术之一(上),《电化教育研究》,1998.4(独著)
[31]人类教育革命的概念、划分标准与基本规律——论人类教育革命与教育技术之一 (下),《电化教育研究》,1999.1(独著)
[32]构建德育电教系统工程,积极开展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1997.1 (独著)
[33]构建电化教育系统工程,促进农村教育整体改革,《电化教育研究》,1994.4(独著)
[34]试论新形势下中国电化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策略,《电化教育研究》,1994.1(独著)
[35]论中国农民电化教育发展战略 (上),《电化教育研究》,1990.2(独著)
[36]论中国农民电化教育发展战略 (下),《电化教育研究》,1990.3(独著)
[37]论电化教育心理实验,《电化教育研究》,1988.1(独著)
[38]录像培训师资的专题教学法初探,《电化教育研究》,1986.3(第一作者)
[39]AECT2004教育技术定义的解读与启示,《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26日(独著)
[40]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中国教育报》,“e-Education”版面“专家观点”栏目2003.7.24(独著)
[41]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九点思考,《中国教育报》,“e-Education”版面“专家观点”栏目2003.2.13(独著)
[42]“信息素质”与“信息素养”辨析,《中国教育报》,“e-Education”版面“专家观点”栏目2002.10.3(独著)
[43]“零起点”的反思,《中国教育报》,“e-Education”版面“专家观点”栏目2002.9.12(独著)
[44]教学设计自动化的对象—水平模型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1.9(独著)
[45]总线检测法在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中国电化教育》,2000.2(独著)
[46]试论“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的必然性,《中国电化教育》,1999.5(独著)
[47]积件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中国电化教育》,1998.1(独著)
[48]研究电视教育对象,按需施教,《中国电化教育》,1998.4(第一作者)
[49]树精品意识,创名牌栏目,《中国电化教育》,1997.9(第一作者)
[50]建立和培育我国电教市场体系初探,《电化教育》,1994.4(独著)
[51]建立和培育我国电教市场体系初探(续),《电化教育》,1994.5(独著)
[52]识字词,解课文,《电化教育》,1994.6(第一作者)
[53]农民技术培训专题电化教学法的探讨,《电化教育》,1992.1(独著)
[54]自然课投影实验的几种形式,《电化教育》,1989.1(独著)
[55]基于SCORM标准的“学习路径”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10.8(独著)
[56]《教育技术的含义》译文,《现代教育技术》,2005.3(主译)
[57]智能教学代理的结构、开发与应用,《开放教育研究》,2004/03(独著)
[58]利用任务驱动与混合学习策略提高网络异步学习绩效,中国远程教育,2011.9
[59]论远程教育人员的道德建设,《中国远程教育》,2011.7(独著)
[60]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目标与定位,《中国远程教育》,2000.12(独著)
[61]信息技术教育:21世纪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远程教育》,2000.11(独著)
[62]论计算机辅助学习模式 (上),《中国远程教育》,2000.1(独著)
[63]论计算机辅助学习模式 (下),《中国远程教育》,2000.2(独著)
[64]IMS LD规范视域下的“学习单元”设计,《远程教育杂志》,2010.10(独著)
[65]教育网站的类型与评价,《远程教育杂志》,2002.6(第一作者)
[66]职业英语多媒体教材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2011.3(第一作者)
[67]面向21世纪的中国网络教育发展战略(上),《现代远距离教育》,1999.1(独著)
[68]面向21世纪的中国网络教育发展战略 (下),《现代远距离教育》,1999.2(独著)
[69]多媒体教材开发的质量管理、实用标准与关键技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第一作者)
[70]“多元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走向,《信息技术教育》,2003.9(第一作者)
[71]日本信息教育发展述评,《信息技术教育》,2003.1(第一作者)
[72]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标志、原因与模型(上),《信息技术教育》,2002.10(独著)
[73]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标志、原因与模型(下),《信息技术教育》,2002.11(独著)
[74]信息技术教育本质论,《信息技术教育》,2001.11(独著)
[75]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利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1(独著)
[76]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改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6(独著)
[77]机器人教育课程化发展研究(研究报告),《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上卷)亚洲国际出版集团,2007.6(独著)
[78]论创新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6(独著)
[79]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素质教育:中国教育的希望》,(长城出版社)2000.7(第一作者)
[80]试论《泰坦尼克号》的编导风格,《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独著)
[81]蒙太奇的结构功能与理论基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独著)
[82]几个新型CAL模式的设计,《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8(第一作者)
[83]电子备课与电子教案,《中小学电教》,2004.1(独著)
[84]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设计、控制与优化,《中小学电教》,2003.10(独著)
[85]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开发,《中小学电教》,2003.8(独著)
[86]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发展的方向:智能学件,《中小学电教》,2000.8(独著)
[87]论电化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小学电教》,1994.3(独著)
[88]电化教育系统工程导论,《中小学电教》,1991.5(独著)
[89]在自然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小学电教》,1989.3(独著)
[90]怎样编制录像机的预录程序,《中小学电教》,1988.1(独著)
[91]电教卫生影响电教效果的心理分析,《中小学电教》,1987.3(独著)
[92]关于网络平台课程与移动教育的讨论,《教育技术研究》,2003.6(独著)
[93]XML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研究》,2003.1(独著)
[94]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述评,《教育技术研究》,2002.4(独著)
[95]关于第六次人类教育革命与未来教育技术的预测和猜想,《教育技术研究》,2000.3(独著)
[96]论广义蒙太奇,《教育技术研究》,2000.1(独著)
[97]树立新的电化教育观,《电教世界》,,1994.1(独著)
[98]怎样写教育技术论文,《教育技术》,2005.5(独著)
[99]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建构与范例剖析,《教育技术》,2004.9(独著)
[100]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育技术》,2003.4(独著)
[101] 教育技术史上的一场新的革命,《湖南电教》,1999.3(独著)
[102] 电教手段在自然演示实验中的应用,《湖南电教》,1990.1(独著)
(四)主持科研项目与课题
[1]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自动化教学设计的模型体系与建模语言研究(DCA120182),2012-2015
[2]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机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AYA010034),2002-2004
[3] 主持: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中央电化教育馆,2006),2006-2009
[4] 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融合创新理念的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设计理论与绩效优化研究(课题批准号:12YDD171),2012-2013
[5] 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网络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方法与分析系统研究(湘教科规领[2013]001号:XJK013BXX003),2013-2016
[6] 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生协同知识建构与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湘教科规通[2006]03号:XJK06BXJ002),2006-2009
[7] 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机器人教育研究—智能机器人在教育中的应用(湘教财字[2002]14号),2002-2004
[8] 主持: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01]178号),2001-2002
[9] 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技术教育学”新学科理论研究(课题批准号:03CG07),2002-2003
[10]主研: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第二代教学软件:积件,1997.9-2000.5
[11]主研: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初中阶段开设现代信息课的实践研究,1998.5-2000.5
[12]主研:湖南省科委项目,新邵县综合发展规划,1988-1989
[13]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重点科研项目,论人类教育革命与教育技术,1998.4-2000.5
[14]主持:湖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现代教育技术,2012
[15]主持:湖南师范大学精品课建设项目,信息技术教育学,2011
(五)获奖情况
[1] 2003.3, “信息技术教育学”新学科与课程建设,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湘教发[2003]16号)
[2] 2003.1, “信息技术教育学”新学科与课程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校行发教务字[2003]1号)
[3] 2003.9, 信息技术教育学, 中国大学出版协会“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
[4] 2010.11, 职业英语多媒体教材的设计,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三等奖
[5] 2003.11, 论信息技术教材的开发,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
[6] 2002.11, 论机器人教育,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二等奖
[7] 2002.11, 从教育技术看信息技术教育,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
[8] 2001.6, 网络时代的教育学研究,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
[9] 1999.10, 面向21世纪中国网络教育发展战略的构想,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
[10]1999.10, 论广义蒙太奇,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
[11]2000.10,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二等奖
[12]1999.10, 人类教育革命的概念、划分标准与基本规律, 中国科协、团中央等举办的“挑战杯”优秀科技作品奖
[13] 2000.5, 论创新素质教育, 中国科联北京教科文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优秀论文奖
[14]2000.5, 论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中国教育报论文二等奖
[15]1994.2, 我爱电教这片热土, 中央电化教育馆征文评比三等奖
[16]1992.10, 农民技术培训专题电化教学法初探, 国家科委等举办的科技兴县论文评比,获三等奖
[17]1986.10, 录像培训师资的专题教学法初探, 全国电教优秀作品评比二等奖(第一名)
[18]1986.10, 电教卫生影响电教效果的心理分析, 全国电教优秀作品评比优秀奖
[19]2001.1, 信息技术教育导论, 省电教研究会论文一等奖
[20]2001.9, 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 省高校多媒体教材制作(论文类)一等奖
[21]1994.11, 论新形势下中国电化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策略, 省电教研究会论文二等奖
[22]1991.5, 新邵县综合发展规划,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研)
[23]1993.12, 电化教育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省教委教改教研成果三等奖
[24]1990.12, 中国农民电化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省电教研究会成果二等奖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自动化的定义与发展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8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98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7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