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20:27

  本文关键词: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鞘氨醇激酶1 磷酸鞘氨醇受体1 3 脓毒症 急性肝衰竭


【摘要】:脓毒症所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发病率低(≤1/10万),但致死率极高的危重病。其主要病理生理为肝糖异生减少、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乳酸代谢能力降低、血氨清除减少、骨髓造血抑制、肾血管收缩及机体高分解代谢状态。病人表现为易出血、乳酸酸中毒、肝性脑病、脑水肿、易感染、肝肾综合症,这将加速脓毒症的病情进展。目前治疗多以对症支持、保肝为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机理还不明确。鞘氨醇激酶1 (SphK1)是一种胞内脂质酶,调控细胞脂质代谢生成磷酸鞘氨醇(S1P),胞内S1P可直接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胞内S1P也可通过细胞膜上转运体转运至细胞外,与其自身受体结合间接激活胞内信号转导。多项研究表明,SphK1-S1P-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增殖、死亡、迁移、炎症反应等生命活动,但其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还不明确。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被认为是一种关键炎症介质,它可激活胞内半胱天冬酶(caspase)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诱导细胞表达多种炎症因子。MAPK家族蛋白包括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p38,可参与调控细胞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凋亡等生命活动。目前研究认为,MAPK家族蛋白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SphK1信号通路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是否与MAPK家族蛋白相关还不明确。本研究试图通过动物实验,探究SphK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抑制SphK1信号通路后对脓毒症所致肝损害的影响;抑制SphK1后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改善的可能机制,旨在为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的研究提供可能治疗靶点。第一部分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目的 探究鞘氨醇激酶1(SphK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的疾病过程。方法 本实验采用C57BL小鼠,雄性,6-8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造模方法:腹腔注射内毒素(LPS) 50μg/kg+D-半乳糖胺(GalN)1g/kg。腹腔注射SphK1化学特异性抑制剂SKI-5c,2mg/kg,以抑制SphK1的表达;腹腔注射S1PR1化学特异性抑制剂W146,0.1 mg/kg,以抑制S1PR1的表达;腹腔注射S1PR3化学特异性抑制剂CAY10444,0.1 mg/kg,以抑制S1PR3的表达。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五组:对照组(n=20只);肝衰竭组(LPS/GalN, n=20只);SphK1抑制组(LPS/GalN+SKI-5c, n=20只);S1PR1抑制组(LPS/GalN+W146, n=20只);S1PR3抑制组((LPS/GalN+CAY 10444, n=20只)。造模2h后,每组随机处死10只小鼠,取血,用于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造模6h后取血,用于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造模6h后取肝脏用于检测SphKK S1PR1.3的表达、肝病理、肝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活性、肝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SphK1、S1PR1、S1PR3的蛋白水平上调(P0.01);与肝衰竭组小鼠相比,抑制SphK1组肝组织出血情况好转(P0.001),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降低(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下调(P0.001),血清TNF-α水平降低(P0.001),血清IL-6浓度降低(P0.01),肝组织caspase-3酶活性下调(P0.01),肝组织MPO活性被抑制(P=0.051)。抑制S1PR1或S1PR3后,对脓毒症所致肝损害无明显影响。结论 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时SphK1-S1PR1,3通路被激活;抑制SphK1后可缓解脓毒症所致肝组织出血、血清转氨酶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肝组织caspase-3和MPO酶活性。第二部分抑制鞘氨醇激酶1(SphK1)后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改善的可能机制目的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蛋白包括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p38,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部分实验旨在探究抑制SphK1后是否通过阻断MAPK通路来改善脓毒症所致肝损害。方法 实验采用C57BL小鼠,雄性,6-8周,动物造模方法见实验第一部分,随机分成五组,对照组(n=10只);肝衰竭组(LPS/GalN, n=10只);SphK1抑制组(LPS/GalN+SKI-5c,n=10只);S1PR1抑制组(LPS/Ga1N+W146,n=10只);S1PR3抑制组((LPS/GalN+CAY10444, n=10只)。造模6h后取肝脏,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MAPK家族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时肝脏JNK、ERK、p38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肝衰竭组相比,抑制SphK1后可抑制JNK、 ERK、p38蛋白表达(P0.05);抑制S1PR1,3后可部分抑制JNK、ERK、p38的表达。结论 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时,抑制SphK1可通过阻断MAPK通路的激活来缓解肝脏出血、血清转氨酶水平、血清TNF-α及IL-6浓度、肝组织caspase-3和MPO酶活性。
【关键词】:鞘氨醇激酶1 磷酸鞘氨醇受体1 3 脓毒症 急性肝衰竭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59.7;R575.3
【目录】:
  • 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10
  • 英文摘要10-14
  • 前言14-17
  • 参考文献16-17
  • 第一部分 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17-42
  • 材料和方法18-26
  • 实验结果26-37
  • 讨论37-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第二部分 抑制鞘氨醇激酶1(SphK1)后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改善的可能机制42-57
  • 材料和方法43-47
  • 实验结果47-52
  • 讨论52-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7
  • 全文总结57-58
  • 综述58-69
  • 参考文献64-6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69-70
  • 致谢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旭雯;谭德明;鲁猛厚;;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2 Squires Jr. R.H.;Shneider B.L.;Bucuvalas J. ;郭战宏;;儿童急性肝衰竭:儿科急性肝衰竭研究组的最初348例患儿[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12期

3 苏艳伟;杨继鑫;黄焕军;;以急性肝衰竭为主要表现的热射病1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年03期

4 袁慧琳;张颖冬;叶民;张宙;孙恒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合并急性肝衰竭1例[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36期

5 李汛;何灿明;王鲁文;龚作炯;;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的表达[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5期

6 李克;成军;;急性肝衰竭的加强治疗管理[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0年02期

7 ;急性肝衰竭的定义与治疗[J];临床荟萃;2011年02期

8 周新民;;急性肝衰竭病情评估与处理[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1年02期

9 段钟平;朱陇东;;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系统及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3期

10 杨运高;;氧化应激与急性肝衰竭潜在新靶点[J];中国基础科学;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青;;急性肝衰竭前期[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2 段英;邢卉春;王笑梅;欧蔚妮;魏丽荣;成军;;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临床特点及预后[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段英;邢卉春;王笑梅;欧蔚妮;魏丽荣;成军;;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临床特点及预后[A];全国第4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王建锋;李霄;韩炜;张卓超;姜楠;窦科峰;;急性肝衰竭的治疗进展[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许烂漫;陈永平;王晓东;黄瑜;高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意义[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张南;邓国宏;王宇明;;重庆地区急性肝衰竭病因和结局分析[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许烂漫;陈永平;王晓东;黄瑜;高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意义[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许烂漫;陈永平;王晓东;黄瑜;高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意义[A];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李汛;何灿明;王鲁文;龚作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在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表达[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宝恩;;急性肝衰竭[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传染病研究所 张绪清 毛青;急性肝衰竭 救治理念获更新[N];健康报;2012年

2 萧红;急性肝衰竭的诊治[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 教授 罗学宏;感冒药致急性肝衰竭一例[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红;NLRP3炎性体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及GalN/LPS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发病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徐旭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刘凤超;急性肝衰竭模型鼠肝细胞凋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郝彦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姜雪强;脂氧素对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俊刚;可回复永生化人胎肝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移植预防小鼠急性肝衰竭[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7 周宁;一种新型非生物人工肝系统的构建及其疗效评估[D];浙江大学;2015年

8 李建州;李氏人工肝(Li-ALS)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急性肝衰竭动物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周一鸣;干细胞分化及其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治疗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10 余立敏;茵陈泽兰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损伤及肝再生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思婷;维拉帕米抗小鼠急性肝衰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徐山凌;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思达;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激活急性肝衰竭大鼠卵圆细胞增殖中Wnt/β-Catenin信号表达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张嵩;银杏叶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FGL2及TNF-α表达的影响[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5 杨蓉蓉;Caspase-1介导糖原合酶激酶-3β促进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肝损伤[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田涛;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脓毒症所致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张海鸣;甲状腺激素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D];江苏大学;2010年

8 马俊苓;生长激素对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9 周鹏程;微囊悬浮型流化床式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猪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赵欣;急性肝衰竭小鼠肠黏膜通透性变化机制及微生态制剂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02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002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a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