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ICU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的预警模式构建及分析
本文关键词:综合ICU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的预警模式构建及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医院MDRO感染 危险因素 预警模式 模型评价
【摘要】:目的:1、了解综合ICU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ce bacteria,MDRO)院内感染的基本情况。2、分析引起MDRO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3、对综合ICU院内MDRO感染的Logistic回归风险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对2012年10月-2015年9月连续3年某三甲综合教学医院综合ICU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回顾性的研究数据取得采用调阅纸质、电子病历和医院感染监测软件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对入住ICU48h及转出ICU48h的836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纳入多因素的分析中,进行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模型;对回归模型的总有效性、拟合优度、判别能力进行检验,评价模型的推广及预测能力评价(建模的数据来自ICU住院患者2012.10-2014.9相关因素,预留数据来自ICU住院患者2014.10-2015.9相关因素)。结果:1、医院ICU MDRO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2012年10月-2015年9月的ICU836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其中男性468例,女性368例,平均感染率14.23%。3年的ICU医院MDRO的感染相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X2=1.672×103 P0.0001)。2、ICU患者导管留置及相关性感染:836例ICU住院患者住院天数共12788d。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使用天数依次为10522d、7891d、4775d,平均留置率分别82.30%、61.71%、37.34%,平均感染率分别1.71%、3.55%、3.3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最高,其次是呼吸机插管的患者。三管的平均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X2=19.334 P0.0001)。3、MDRO感染部位构成比:下呼吸道感染(53例,占24.42%)占首位;其次是菌血症(41例,占18.89%);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8例,占12.90%);泌尿道感染(23例,占10.60%);尿管相关性感染(18例,占8.29%);呼吸机相关性感染(16例,占7.37%);胃肠道感染(11例,占7.37%);器官腔隙感染(7例,占5.0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6例,占2.76%);胸膜腔感染(4例,占1.85%);切口感染(4例,占1.85%);其他部位感染(6例,占2.77%)。4、ICU送检标本的病原菌分布:119例ICU MDRO医院感染病例中,共检出菌株340株。以革兰阴性为主,主要病原菌主要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95株,占27.94%)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51株,占15.00%);屎肠球菌(42株,占12.35%);凝固阴性葡萄球菌(41株,占12.06%);铜绿假单胞菌(24株,占7.0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株,占4.71%);阴沟肠杆菌(16株,占4.71%)。病原菌中痰液标本占首位,痰标本中病原菌(124株,占36.47%)主要是鲍曼和肺克;其次来自血标本中病原菌(80株,占23.53%),主要是凝固阴性葡萄球菌;尿标本中的病原菌(31株,占9.12%),主要是有屎肠球菌;中心静脉管标本中病原菌(27株,占7.94%)主要是凝固阴性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5、ICU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头孢类的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的抗生素较为敏感。6、ICU抗生素使用及送检率情况:ICU2012.10-2015.9抗生素的使用率依次为85.93%、84.59%、90.82%,抗生素的平均使用率为87.20%;其中一联、二联、三联、大于等于四联平均用药依次为410例、180例、103例、36例,所占比例依次是58.24%、24.69%、14.13%、4.94%。结果显示抗生素的使用仍处于较高的水平,以一联用药为主,随着联用数目的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也随之降低。7、ICU MDRO院内感染患者的死亡率:ICU住院病人总的死亡率为5.74%。其中,发生MDRO医院感染患者的死亡率12.61%;非MDRO医院感染的患者死亡率为4.61%。8、单因素分析: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ICU院内MDRO感染患者75例作为“病例组”,未发生MDRO感染46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相关因素与医院MDRO感染的关系。单因素分析显示:抗生素的联用及使用天数、基础疾病、三管的使用天数和次数等17个因素是ICU发生MDRO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2012.9-2014.10数据进行卡方分析)。9、多因素分析:多因素结果显示ICU住院天数(OR=2.249 95%CI=1.473~3.4344)、基础疾病(OR=1.456 95%CI=1.132~1.874、呼吸机插管天数(OR=1.51495%CI=1.161~1.976)、低蛋白血症(OR=87.020 95%CI=27.988~270.568)、抗菌药物联用(OR=1.190 95%CI=1.019~1.391)、发热(OR=10.536 95%CI=1.080~102.768)6个因素是综合ICU院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Logistic(P)=-10.222+0.811X1(ICU住院天数)+0.376X2(基础疾病)+0.415X3(使用呼吸机天数)+4.466X4(低蛋白血症)+0.452X5(抗菌药物的联用)+2.355X6(发热)。10、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总有效性似然比卡方(likelihood ratio chi-Square)=142.264,DF=6,P0.0001;Wald检验,Wald卡方(Wald chi-Square)=286.123,DF=6,P0.0001;对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拟和优度检验,采用Hosmer-Lemeshow拟和优度检验方法,Chi-Square=0.863,DF=8,P=0.999;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72,敏感度92.4%,特异度91.1%,模型的预测能力为91.8%。结论:1、综合ICU是医院MDRO感染高发科室,应加强ICU对MDRO院内感染的监测控制,逐步降低感染发生。2、尽量缩短ICU患者的住院天数、尽早拔出呼吸机,减少患者抗菌药的联用,需在药敏结果的指导下用药,对基础疾病较多、低蛋白血症发热的患者重点监测,如有异常需及时处理。3、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度及预测能力较好。
【关键词】:医院MDRO感染 危险因素 预警模式 模型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
【目录】:
- 中文摘要6-10
- Abstract10-15
- 1 引言15-20
- 1.1 相关概念界定16-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18
- 1.3 研究意义18
- 1.4 研究方法18-19
- 1.5 技术路线19-20
- 2 ICU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现状的回顾性调查20-36
- 2.1 研究对象20
- 2.2 监测内容20
- 2.3 医院MDRO感染诊断标准20-21
- 2.4 调查方法21
- 2.5 质量控制21
- 2.6 研究的结果21-32
- 2.7 讨论32-34
- 2.8 小结34-36
- 3 ICU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的预警模式构建36-46
- 3.1 研究对象36
- 3.2 监测内容36
- 3.3 研究方法36-37
- 3.4 研究的结果分析37-42
- 3.5 讨论42-45
- 3.6 小结45-46
- 4 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的预警模式评价及应用46-50
- 4.1 研究对象46
- 4.2 研究方法46
- 4.3 研究内容46
- 4.4 研究结果46-48
- 4.5 讨论48-49
- 4.6 小结49-50
- 5 讨论与结论50-53
- 5.1 研究结论50
- 5.2 对策(建议)50-51
- 5.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51
- 5.4 不足及下一步的研究计划51-53
- 参考文献53-58
- 综述58-69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0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70-71
- 个人简历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博华;;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12期
2 薛海荣;;无缝隙管理模式在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年13期
3 林荣;沈志君;;医院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年04期
4 郭素青;;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231例回顾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1年33期
5 樊小开;陈晓嘉;;常见多重耐药菌临床分布特征及管理对策[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11期
6 曾庆洋;倪永圣;黄燕新;王陈龙;;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的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21期
7 郦红;;儿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年03期
8 马文晖;王力红;张京利;赵霞;赵会杰;;信息化监测在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2年03期
9 戴奕;;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与预防体会[J];天津护理;2012年02期
10 丁建芬;刘翠梅;何淳;胡凯;林海燕;;口腔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渭方;;多重耐药菌:定植抑或致病[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付四毛;汪锡文;;探讨目标性监控和管理儿科多重耐药菌及医院感染[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3 詹传华;;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黄丽君;张丽霞;;18例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护理[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贾辅忠;;院内多重耐药菌难治感染的监控[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刘运喜;;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监控抗菌药物和多重耐药菌[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7 刘坤;袁晓宁;武迎宏;薛文英;;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控制现状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8 汤丽霞;韦中盛;龙显科;许桂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及耐药性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9 梅卫玲;傅政;杨永丰;;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在提升多重耐药菌管理质量中的作用[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10 李六亿;贾会学;贾建侠;赵秀莉;赵艳春;任军红;要慧;林金兰;;某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孙梦;多重耐药菌院感防控有了技术指南[N];健康报;2011年
2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王玉芳;护士勿忘多重耐药菌防控职责[N];健康报;2012年
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 吴安华;应对多重耐药菌分两步走[N];健康报;2014年
4 卫新办;医院要从多学科角度加强监控[N];保健时报;2008年
5 樊丹邋柴玉;卫生部要求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记者 陈青;术后用抗生素别超48小时[N];文汇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霞;打造医院感控执行力[N];医药经济报;2012年
8 记者 罗争光 仇逸;和细菌耐药“赛跑”,我们能领先吗?[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薇;SICU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监测及传播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娇;综合ICU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的预警模式构建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刘士波;骨折术后感染多重耐药菌调查与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崔南;hBD1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表达产物对多重耐药菌的活性检测[D];兰州大学;2012年
4 陈雪梅;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耐药性分析及预防[D];广州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015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01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