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OBERS-3000血液透析机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国产OBERS-3000血液透析机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机 终末期肾脏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以德国费森尤斯4008系列血液透析机为对照,验证国产OBERS-3000型血液透析机用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开放、二阶段交叉阳性对照、非劣性验证设计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I组和试验II组。试验I组先接受试验机(OBERS-3000型血液透析机)治疗,再接受对照机(德国费森尤斯4008系列血液透析装置)治疗。试验II组先接受对照机治疗,再接受试验机治疗。收集透析前后的血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分析、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计算Kt/V、整体肌酐清除率、整体尿素清除率、整体尿素下降率(URR)、整体肌酐下降率(CRR)。同时监测透析液电解质及PH值实测值,计算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透析并发症,透析全程监测透析机各部件运行情况,评价透析机操作性能及监测系统稳定性。结果:本次研究中试验I组和试验II组病人基线资料分布均衡。试验机与对照机相比,Kt/V、整体肌酐清除率、整体尿素清除率、URR、CRR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机和对照机透析后血K+、Mg2+、PO43-、BUN和SCr、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P0.05),两种机器相比,上述指标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HB、Na+、Ca2+、总CO2、PH、AST、ALB、GLB透析后均显著升高(P0.05),其改变在试验机和对照机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WBC、PLT、Cl-、ALT、CRP及其它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透析前后均无明显变化。透析液电解质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在两种机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实测值均在理论值范围内。本次试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急性并发症有13人,共19人次,试验机与对照机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47%(9/34)和28.57%(10/3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全程中,两种机器各部件运行情况良好,流量稳定、监测系统灵敏。结论:1.与进口血液透析机相比,OBERS-3000血液透析机同样能够精确配制透析液,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物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治疗效果明显。2.OBERS-3000血液透析机透析全程中各部件运行正常,超滤及各项生命体征比较平稳,透析相关急性并发症均无增多,治疗过程安全平稳。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机 终末期肾脏病 临床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9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前言7-11
- 1.1 研究背景7-8
- 1.2 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历程8-9
- 1.3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指标及标准9
- 1.4 血液透析安全性评价指标9-11
- 2.材料与方法11-16
- 2.1 研究对象11
- 2.2 研究方法11-13
- 2.3 临床评价标准13-14
- 2.4 统计学方法14-16
- 3.结果16-27
- 3.1 脱落和剔除病例16
- 3.2 人口学等基线资料比较16
- 3.3 试验机组与对照机组有效性评价指标比较16-23
- 3.4 试验机组与对照机组安全性评价指标比较23-27
- 4.讨论27-32
- 4.1 OBERS-3000血液透析机治疗ESRD的充分性及有效性27-29
- 4.2 OBERS-3000血液透析机治疗ESRD的安全性29-32
- 5.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7
- 缩写词表37-38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及参编书目录38-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勇,马可夫;美国终末期肾脏病发生状况[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6年05期
2 边学燕,李汉潮,汤卓庆;透析中的终末期肾脏病可逆性探讨[J];宁波医学;2000年04期
3 陈江华;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4年12期
4 高小玲;周玉福;;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认知受损的现状、风险因素、评估及改善措施[J];中国血液净化;2011年08期
5 胡明昌,蔡毅;终末期肾脏病与贫血[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7年06期
6 党勇;;终末期肾脏病人的铝相关性肾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2年10期
7 黄锋先,刘健,冯小云,叶任高;终末期肾脏病可逆性的探讨─—附534例病例分析[J];新医学;1994年10期
8 王英,王梅;终末期肾脏病前的诊治和适时透析的现状[J];临床内科杂志;2003年08期
9 冯志t@,蔡茜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心理分析与临床治疗研究[J];广东医学;2005年06期
10 戴勇;彭保;刘健波;何士娇;余瑛;朱兰英;唐世聪;;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大相关因素分析[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利民;王荣心;;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并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杨林;王璞;王小平;刘子栋;;医疗质控在终末期肾脏病人治疗管理中的应用[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2004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孙鲁英;王梅;杨莉;;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开;钱家麒;Bengt Lindholm;;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低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是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一年期纵向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孙鲁英;王耀献;;盐与慢性肾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6 樊晓红;曾勇;陈丽萌;杨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动脉硬度、炎症指标和心脏结构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高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尿毒症[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魏连波;黄丽雯;;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思路与方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9 王璞;王小平;朱斌;任万军;刘子栋;;C-反应蛋白水平与EPO抵抗的研究[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2004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陈香美;;中国肾脏病面临的挑战与未来[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明;终末期肾脏病的血小板凋亡及多囊肾病DNA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丽花;国产OBERS-3000血液透析机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暨南大学;2016年
2 李博;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0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3 董金山;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4 郭晓超;黄芪总黄酮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清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4年
5 王科;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清ucMGP及PIVKA-Ⅱ与桡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金雪莲;不同年代肾内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透析患者住院原因横断面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7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12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