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前扣带皮层神经元μ受体缓解痛情绪的行为—电生理学观察
本文关键词:激活前扣带皮层神经元μ受体缓解痛情绪的行为—电生理学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前扣带皮层 μ阿片受体 痛情绪 多通道在体记录
【摘要】:目的:疼痛作为一种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由疼痛所引发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更是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对痛情绪机制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且有意义,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大量的临床及动物实验表明,前扣带皮层ACC,尤其是吻侧部r ACC在痛情绪编码及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阿片类受体参与了疼痛的调节。而r ACC上又分布有大量阿片受体。因此猜测激活r ACC上阿片受体可发挥缓解痛情绪的作用。前期我们已有部分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是一种细胞外记录方法,可监测清醒、自由活动动物局部脑区群体神经元的同步放电活动。可将外部事件与大脑活动联系起来,为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更为直接及准确的依据。本研究利用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结合条件位置回避模型观察r ACC神经元μ受体激活后神经元放电特性的变化,并结合行为学结果说明激活r ACC神经元μ受体可缓解痛情绪。方法: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疼痛模型与条件位置偏爱(CPA)装置相结合,用以评价痛情绪。将自制的带有双侧给药管的多通道电极阵列埋置于大鼠双侧前扣带皮层,用微量进样泵对前扣带皮层给予药物处理,用Neuro Motive和ANY软件记录分析大鼠在CPA装置中所待时间;cerebus多通道记录软件记录大鼠前扣带皮层神经元的放电信号,Offline Sorter和Neuro Explorer软件对神经信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实验分组如下:根据左脚掌皮下注射和r ACC脑区给药将大鼠分为10组(每组5-7只):(1)足底注射NS,r ACC注射NS;(2)足底注射CFA,r ACC注射NS;(3)足底注射NS,r ACC注射1μg/μl DAMGO;(4)足底注射NS,r ACC注射0.2μg/μl DAMGO;(5)足底注射NS,r ACC注射0.04μg/μl DAMGO;(6)足底注射NS,r ACC注射0.01μg/μl DAMGO;(7)足底注射CFA,r ACC注射1μg/μl DAMGO;(8)足底注射CFA,r ACC注射0.2μg/μl DAMGO;(9)足底注射CFA,r ACC注射0.04μg/μl DAMGO;(10)足底注射CFA,r ACC注射0.01μg/μl DAMGO每一组都要进行三天实验:第一天:Pre-conditioning Day,实验前先将大鼠放于行为室适应30min,然后放于中间不插挡板的条件位置回避装置自由活动10min,记录大鼠在两室分别停留的时间;第二天:Conditioning Day,实验前先将大鼠放于行为室适应30min,条件位置回避装置中间插上挡板,分为两室,将大鼠随机放于其中一个室作为非条件训练室,也叫“非痛环境”,表示为Pain(-),自由活动30min。取出后根据不同分组进行足底及r ACC给药处理。于足底注射2h后进行条件匹配,即将大鼠放于另一室作为条件训练室,也叫“痛环境”,表示为Pain(+),自由活动30min取出;第三天:Post-conditioning Day,先将大鼠放于行为室适应30min,取掉条件位置回避装置中间的挡板,将大鼠放置其中自由活动10min,记录大鼠在两室中分别停留的时间。然后再在中间插入挡板,用cerebus神经信号记录软件,分别记录大鼠在两室的神经元放电活动,各记录10min。回避分数(CPA score):大鼠匹配后在“痛环境”侧所待时间与匹配前对应侧所待时间之差。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药物能被准确注射到目标脑区,即前扣带皮层;根据电极丝与给药管间的距离,可知电极丝也位于前扣带皮层区域。2.用带金属给药管的多通道电极,记录到的神经元放电背景噪音较大(信噪比SNR3);用带玻璃裸管的电极可清晰记录到目标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信噪比SNR3),但该玻璃管质硬易碎,不易插入堵丝,也不易在慢性实验中脑部长时间保存;用带玻璃涂层管的电极也可清晰记录到神经元的放电活动(SNR3),且易于插入堵丝,便于在动物脑中长时间保留。3.足底注射CFA可诱导大鼠产生条件位置回避(CPA)反应足底注射NS组,条件匹配后在“痛环境”侧及匹配前对应侧所待时间,(Post307.6±29 s VS Pre 306.2±40.27 s,P0.05,n=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底注射CFA组,条件匹配后在“痛环境”侧及匹配前对应侧所待时间,(Post 210.3±95.36 s VS Pre323.7±44.82 s,P0.05,n=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足底注射CFA与NS组回避分数相比,(-113.4±71.13 s VS Pre 1.4±23.02 s,P0.05,CFA组n=10,NS组n=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足底注射CFA组,条件匹配后在“痛环境”和“非痛环境”r ACC神经元的放电频率,(Pain(+)2.115(0.4766,4.163)imp/s VS Pain(-)0.1733(0.0858,2.289)imp/s,P0.05,n=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足底注射CFA组与NS组匹配后“痛环境”侧r ACC神经元的放电频率,(2.115(0.4766,4.163)imp/s VS 0.4533(0.13,1.415)imp/s,P0.05,NS组n=237,CFA组n=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r ACC注射DAMGO可逆转CFA诱导的CPA反应NS+DAMGO组,条件匹配后“痛环境”侧及匹配前对应侧,(Post 364.6±104.4s VS Pre 361.3±86.04 s,P0.05,n=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FA+DAMGO组,条件匹配后“痛环境”侧及匹配前对应侧,(Post 282±117.6 s VS Pre 315.1±66.58 s,P0.05,n=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FA+DAMGO组与NS+DAMGO组回避分数相比,(-33.13±7137.5 s VS 3.322±37.62 s,P0.05,CFA+DAMGO组n=9,NS+DAMGO组n=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FA+DAMGO组,条件匹配后在“痛环境”和“非痛环境”r ACC神经元的放电频率,(Pain(+)0.7058(0.2097,0.9675)imp/s VS Pain(-)0.545(0.295,0.8218)imp/s,P0.05,n=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FA+DAMGO组与CFA+NS组匹配后“痛环境”侧r ACC神经元的放电频率,(0.7058(0.2097,0.9675)imp/s VS2.115(0.4766,4.163)imp/s,P0.05,CFA+DAMGO组n=24,CFA+NS组n=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DAMGO对CPA的缓解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足底注射CFA的大鼠,r ACC分别注射NS、不同浓度(0.01、004、0.2、1μg/μl)μ阿片受体激动剂DAMGO,大鼠条件匹配前后CPA反应不同。CFA+NS组(Post210.3±95.36 s VS Pre 323.7±44.82 s,P0.05,n=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A+0.01μg/μl DAMGO组(Post 221.9±29.37 s VS Pre 314.4±38.58 s,P0.05,n=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A+0.04μg/μl DAMGO组、CFA+0.2μg/μl DAMGO组、CFA+1μg/μl DAMGO组(Post 207.9±213.3 s VS Pre 362.4±71.67 s,P0.05,n=6),(Post 272.4±172.9 s VS Pre 353.8±130.3 s,P0.05,n=6),(Post 282.4±117.6 s VS Pre 315.1±66.85 s,P0.05,n=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回避分数比较:CFA+NS组(-113.4±71.13,n=10),CFA+1μg/μl DAMGO组(11.23±71.34,n=8),CFA+0.2μg/μl DAMGO组(-3.62±55.69,n=5),CFA+0.04μg/μl DAMGO组(-79.8±35.02,n=5),CFA+0.01μg/μl DAMGO组(-102.5±11.86,n=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结果显示:CFA+1μg/μl DAMGO组VS CFA+N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A+0.2μg/μl DAMGO组VS CFA+N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A+0.01μg/μl DAMGO组VS CFA+1μg/μl DAMGO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元放电频率:CFA+NS组(Pain(+)2.115(0.4766,4.163)imp/s VS Pain(-)0.1733(0.0858,2.289)imp/s,P0.05,n=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A+0.01μg/μl DAMGO组(Pain(+)1.708(0.83,2.718)imp/s VS Pain(-)0.4942(0.2462,1.407)imp/s,P0.05,n=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A+0.04μg/μl DAMGO组、CFA+0.2μg/μl DAMGO组、CFA+1μg/μl DAMGO组(Pain(+)0.4492(0.2363,2.595)imp/s VS Pain(-)0.5342(0.1971,2.555)imp/s,P0.05,n=18),(Pain(+)0.2933(0.1204,1.15)imp/s VS Pain(-)0.2517(0.1409,0.7075)imp/s,P0.05,n=32),(Pain(+)0.7058(0.2097,0.9675)imp/s VS Pain(-)0.545(0.295,0.8218)imp/s,P0.05,n=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匹配后“痛环境”神经元放电频率比较,CFA+NS组(2.115(0.4766,4.163),n=49),CFA+1μg/μl DAMGO组(0.7058(0.2097,0.9675),n=24),CFA+0.2μg/μl DAMGO组(0.2933(0.1204,1.15),n=32),CFA+0.04μg/μl DAMGO组(0.4518(0.2692,2.993),n=20),CFA+0.01μg/μl DAMGO组(1.595(0.971,2.211),n=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结果显示:CFA+1μg/μl DAMGO组VS CFA+N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A+0.2μg/μl DAMGO组VS CFA+N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的行为学和和电生理学结果具有同步性,表明:DAMGO激活r ACCμ受体后r ACC神经元的放电特性发生变化,即DAMGO可以逆转由CFA诱导r ACC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增高而发挥缓解痛情绪反应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关键词】:前扣带皮层 μ阿片受体 痛情绪 多通道在体记录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02
【目录】:
- 摘要5-10
- Abstract10-15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15-16
- 前言16-18
- 1 材料与方法18-26
- 1.1 实验动物及材料18-20
- 1.2 实验方法20-26
- 2 结果26-34
- 2.1 组织定位26
- 2.2 带给药管的多通道电极所测神经信号26-27
- 2.3 脚掌皮下注射CFA诱导大鼠产生条件位置回避(CPA)反应27-28
- 2.4 RACC注射DAMGO逆转CFA诱导的CPA反应28-29
- 2.5 DAMGO对CPA的缓解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29-34
- 3 讨论34-36
- 4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1
- 综述41-54
- 参考文献47-54
- 致谢54-55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55-56
- 个人简历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国创;刘文博;尹丽鹤;费舟;;一种改进的高密度大鼠皮层神经元培养方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年05期
2 赵晋枫;王丹;李灵敏;刘乃红;张策;;冈田酸致培养皮层神经元毒性作用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10期
3 朱元贵;陈晓春;陈志哲;曾育琦;陈丽敏;彭旭;;第三丁基过氧化氢损伤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并诱导凋亡[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10期
4 张荻;王美迟;吴小影;刘双珍;;培养鼠视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激活电流的特点[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3期
5 孙萍;杨小荣;张鹏俊;赵欣;刘乃红;翁启芳;王永;张策;;茶多酚拮抗冈田酸诱导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7期
6 佘飞;张彦文;李丽;张广斌;余争平;;电磁辐射对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及其活化亚基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22期
7 王仕军,范慧民,秦伟,阴正勤;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电学特性的发育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8 宋海岩;邓晓慧;赵超;连辉;;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及鉴定[J];眼科新进展;2013年08期
9 刘晓红,吕国蔚,崔宗杰;新鲜分离的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的钙振荡(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2年07期
10 秦伟,阴正勤,王仕军,赵妍君,范慧民,胡志安;大鼠视皮层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电流的发育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颖;李兵;刁云程;;猫视皮层神经元对长时程光流刺激的适应特性[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杨丽娟;邬力祥;张松江;黄柏胜;彭志宏;;Calpain抑制剂对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损伤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A];湖南省首届生理—药理科学青年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张红;梅元武;李红戈;;皮层神经元缺血再灌注后内质网应激的实验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莽靖;李昕华;徐忠信;;氧糖剥夺预处理对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林元相;徐如祥;姜晓丹;康德智;柯以铨;杜谋选;蔡颖谦;秦玲莎;;乙酰半胱氨酸及德巴金预处理对受氯化亚铁作用的皮层神经元膜电位及过氧化物的影响[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侯威远;李薇;伍一军;;有机磷化合物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毒性作用研究[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杨芳;李积胜;杨烽;;不同浓度锂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影响[A];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晋;孟然;李丽敏;杨宝峰;贾建平;吉训明;;第四部分 神经节苷酯对染砷人脑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莽靖;邢影;李昕华;徐忠信;;大鼠皮层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氧糖剥夺缺血模型的建立[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陆永利;孙钿;周敏;杨红卫;;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急性分离及应用[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德荣;痛苦的记忆可“删除”[N];健康报;2005年
2 记者 姜澎 实习生 章佩銮;小鼠轻松“删除”痛苦记忆[N];文汇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亮;Shh蛋白对皮层神经元神经突起的生长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2 张荻;多巴胺对大鼠体外培养视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激活电流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张忠胜;大鼠皮层神经元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李石;皮层神经元缺氧损伤与钠泵功能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5 秦伟;双眼形觉剥夺影响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6 郝瑞;正常发育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特点及突触输入模式对其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伟;氧化应激抑制IGF-1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及对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李灵敏;Humanin对Aβ_(31-35)引起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9 里健;无镁损伤和苯巴比妥干预对发育皮层神经元GABA_AR亚单位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李建立;神经甾体对氯胺酮所致发育期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JIP3调节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石焕英;S-烯丙基半胱氨酸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孙立庚;电磁辐射对原代皮层神经元不同钙离子通道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王玉婵;细胞外酸中毒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NLRP1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崔磊;DCC与Dab1相互作用调控新皮层神经元的迁移与分层[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秦霞;激活前扣带皮层神经元μ受体缓解痛情绪的行为—电生理学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许艳艳;壳寡糖对皮层神经元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通大学;2010年
8 黄燕;大鼠皮层神经元和骨骼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比较[D];泰山医学院;2008年
9 刘双双;白细胞介素-2对皮层神经元存活和形态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张皓;生后早期丰富环境诱导大鼠听皮层神经元听空间方向选择可塑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8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12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