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颈部康复训练对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行颈前路融合术患者疗效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早期颈部康复训练对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行颈前路融合术患者疗效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椎间融合器 颈前路锁定钢板 颈前路融合术 内固定系统 interbody 颈椎融合术 切迹 屈伸活动 功能改善率 椎间植骨融合
【摘要】:正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 profile anterior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system,Zero-P),是一种置入颈椎间隙的内固定融合装置,与食管无接触、对相邻椎间盘无影响~([1]),固定强度及稳定性在侧屈和旋转方面强于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而在屈伸活动方面与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没有差异性~([2—3])。见图1。Zero-P于2008年2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作者单位】: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颈前路锁定钢板;颈前路融合术;内固定系统;interbody;颈椎融合术;切迹;屈伸活动;功能改善率;椎间植骨融合;
【分类号】:R687.3;R493
【正文快照】: 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 profile anterior cervi-1资料与方法cal interbody fusion system,Zero-P),是一种置入颈椎间隙的1.1一般资料内固定融合装置,与食管无接触、对相邻椎间盘无影响[1],固定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强度及稳定性在侧屈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丁;林彩娜;栗晓;马超;伍少玲;;渐进抗阻肌力训练对与工作相关的慢性颈痛疗效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2 朱远熔;肖光华;张巧燕;汪志良;王慧;杨新文;曾国庆;;一种简易抗阻肌力训练操辅助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年05期
3 李丽;沈彤;吴泽勇;潘谛;郑欢华;;运动疗法结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年09期
4 严晓云;李玉伟;;颈后路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5 蔡张滢;吕畅;周松梅;;8例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后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年11期
6 王国基;王国军;杨翊翔;杨赳赳;;中老年人颈椎病运动疗法康复效果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7 缪锦浩;匡勇;陈德玉;杨立利;王新伟;陈宇;刘晓伟;;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年06期
8 王康玲;吴文;;经皮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治疗不同类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9 杨成林;黎清炜;付春江;栾景斌;潘刚;;脊髓型颈椎病的一体化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10 张山;刘吉祥;任洪波;祁红辉;侯林;李慧娟;;脊髓型颈椎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42例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利峰;候秀伟;刘亚浦;徐永辉;胡军华;;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年03期
2 李芳;;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疗法的临床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12期
3 栾宇;;针刺结合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7年08期
4 何升华;赖居易;王业广;孙志涛;王建;冯华龙;黄飞强;;Zero-P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年11期
5 蒋恩宇;王辉昊;邓真;詹红生;;颈部功能锻炼效果的客观评价[J];中医正骨;2017年03期
6 严晓云;李玉伟;温艳;郑艳红;王启松;;早期颈部康复训练对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行颈前路融合术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年03期
7 窦莉莉;张金泰;王金陵;;针刺配合颈椎保健操在社区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年07期
8 张荣侠;石林林;杨英果;孙月红;赵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年03期
9 何升华;赖居易;王业广;孙志涛;王建;冯华龙;黄飞强;;零切迹颈椎前路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颈椎病45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年02期
10 孙立伟;卢红元;;运动疗法联合通络补心化瘀汤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心率恢复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基;王国军;杨翊翔;杨赳赳;;中老年人颈椎病运动疗法康复效果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2 牛硕;孙宇;;系统性回顾改良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疗效及其对轴性症状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年01期
3 高延征;司文腾;余正红;高坤;陈书连;张广泉;;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12年01期
4 梁文军;李薇;;功能锻炼配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4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年09期
5 杜良杰;李建军;;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颈部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6 张艳平;王蕊;王蓉;;颈椎后路术后患者侧卧位的可行性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0年24期
7 麦明泉;伍少玲;马超;陈丽珊;;单次手法和物理治疗颈型颈椎病:疼痛和关节活动的即刻及短期效果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6期
8 吕畅;王谊;傅声帆;;经皮寰枢椎螺钉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浙江创伤外科;2010年05期
9 吕畅;傅声帆;贾曼;王谊;;20例小儿下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09期
10 侯振扬;徐耀增;钱忠来;周峰;陈亮;姜为民;杨惠林;;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治疗颈椎病5例:非融合术后弹性动态固定效果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3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增星,原林;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年02期
2 龙向坤;TFC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和护理特点[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年11期
3 昌耘冰;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05期
4 海涌,陈志明,邹德威,马华松,周雪峰,齐继峰;应用椎间融合器治疗下腰疾患的临床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2003年03期
5 徐格,许建中;满足脊柱、椎间隙及神经根生物学需求的腰椎间融合器[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2期
6 张绍东,吴小涛,唐天驷;腰椎间融合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年07期
7 杨进顺;吕浩然;赵玉;黄文铎;;不同类型椎间融合器的材料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9期
8 梁勇;蒋电明;;新型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9 李佛保;郑召民;;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有必要放置椎间融合器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年17期
10 王建华;尹庆水;夏虹;吴增晖;王善琛;刘启宇;赖震;;微创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及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海军;周跃;范丽静;王建;初同伟;王卫东;郝勇;吕宏琳;李民;徐峰;;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降解过程的动物实验研究[A];2009“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暨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选集[C];2009年
2 邓树才;郝永红;孙贵明;吕工一;;应用不同形状椎间融合器行腰椎椎间融合的应用比较[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远;任忠明;张玉良;吴宏飞;裴斐;金辉;;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远;任忠明;;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修鹏;宋跃明;刘立岷;龚全;李涛;曾建成;孔清泉;刘浩;裴福兴;屠重棋;段宏;;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6 宋跃明;周春光;屠重棋;段宏;裴福兴;严永刚;李鸿;;可降解多元氨基酸共聚物/磷酸钙复合材料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吕宏琳;周跃;郝勇;;颈椎间融合器的研究与进展[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蒋电明;梁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对山羊颈椎融合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张凤山;汪星;孙宇;王少波;李迈;潘胜发;于淼;;颈椎前路减压应用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颈椎病[A];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文益民;蓝旭;张军华;王世勇;李慎松;张巧娥;;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定的临床观察[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于京玄;骨头缺损可以“私人订制”[N];西安日报;2014年
2 段军军 曾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诞生[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新型纳米金刚石-PLGA可吸收复合材料3D打印制备颈椎间融合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李立强;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试验及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3 张海兵;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可降解椎间融合器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4 丁金勇;新型组合式多用腰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和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5 郝勇;可降解椎间融合器的动物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6 梁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7 吴德升;颈椎间融合器椎体间有限融合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8 滕海军;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马金梁;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0 昌耘冰;腰椎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琦;新型多孔钛椎间融合器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杨东军;肾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腰椎间融合器在TLIF术中的生物力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钟华璋;不同年龄阶段患者使用自体骨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初期疗效比较[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许艺荠;新型Zero-p与cage钛板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效果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从铭;3D打印羟基磷灰石椎间融合器及生物力学分析[D];青岛大学;2016年
6 彭祥;腰椎XLIF/OLIF入路解剖型n-HA/PA66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D];南华大学;2016年
7 吴超;单、双边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D];南华大学;2016年
8 王华丽;改良颈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王晓峰;肾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腰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崔岩;生物学颈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9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12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