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MR神经成像与DTI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03:10

  本文关键词:MR神经成像与DTI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R神经成像 纤维束示踪成像 周围神经病变 修复 再生


【摘要】:目的:1、探讨3.0T MR神经成像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探讨周围神经病变的MRI征象与肢体功能恢复间的相关性;3、探讨MR神经成像联合DTI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及再生中的应用价值,初步评估周围神经病变预后。资料与方法:对2014.11.--2015.12.在我科行MRI神经检查的60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回顾和随访,所有病例临床资料完整,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诊断明确。MR神经检查包括:3D-CISS序列扫描、3D-STIR SPACE序列平扫加增强扫描。扫描获得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多平面、多方位显示周围神经节前及节后神经。由本科高年资医生对所有图像采用单盲法(不提供临床资料)分析。电话随访部分病例,询问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神经损伤后MRI征象与患肢功能恢复的相关性。1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配合行MRN及DTI扫描随访。采用3.0T MR扫描仪行MRN及DTI扫描,在DTI上测量神经损伤处治疗前后的FA值及ADC值,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损伤神经根进行纤维束示踪成像。结果:54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MRI影像诊断与手术、神经电生理检查及临床体征一致,诊断正确率为90%。电话随访患者中,4例节前损伤患者恢复较差,26例节后损伤患者中恢复20例。周围神经损伤的MRI影像表现与功能恢复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节段性信号异常与功能恢复有相关,出现此征象时可提示功能恢复较好。治疗前后接受MRN及DTI扫描随访患者发现治疗后FA值较前升高,ADC值降低,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T MR扫描仪行3D-CISS及3D-STIR SPACE序列可较好的显示周围神经,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周围神经病变节前损伤功能恢复有效率低于节后损伤,节后损伤时MRI图像出现神经节段性信号异常可提示患肢功能恢复较好。臂丛神经损伤神经影像学及DTI扩散参数出现明显异常,接受治疗后FA值及ADC值的变化,可作为早期评价神经修复与再生的量化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5.2;R7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忠英;周围神经损伤诊治失误18例分析[J];中医正骨;2002年06期

2 汪瑞东,武从显,汪爱群;综合治疗慢性周围神经损伤[J];河南医药信息;2003年02期

3 顾玉东;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水平[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年01期

4 李志勇,杨象民,王树荣;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4年03期

5 顾玉东;周围神经损伤诊治的几个基本问题[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05期

6 李文军,顾玉东;周围神经损伤后手部感觉恢复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7 郑林丰;易西南;;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的哲学启示[J];创伤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8 刘小林;;我国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9期

9 颜华;张惠佳;;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8年08期

10 刘恒;曹瑞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周围神经损伤[J];广东医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佩君;蒋斌;王美芬;陈凯敏;;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李卓东;苏佳灿;曹烈虎;张春才;;地震中周围神经损伤的野战诊治体会[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晓杰;;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A];吉林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姜加权;陈金华;;猪周围神经损伤影像技术探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傅炳峨;黄耀添;胡蕴玉;殷琦;;晚期周围神经损伤的退变与再生实验和临床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陈银海;赖蕴珠;姚红华;;周围神经损伤的强度时间曲线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周丰慧;;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陈银海;赖蕴珠;姚红华;;周围神经损伤的强度时间曲线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陈海啸;;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研究进展[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张晓茹;;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11例[A];肢体伤残康复与护理学术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山东青岛 戴源;周围神经损伤早期的康复[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2 张中桥;晚期周围神经损伤有修复价值[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教授 姜玉武;周围神经损伤须及时综合治疗[N];健康报;2008年

4 上海长海医院康复医学科 翟金萍;周围神经损伤的生物反馈疗法[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5 整理 马善治 刘渝松;右前臂周围神经损伤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朱国旺;使羊周围神经再生8.5厘米[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刘道安;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有促进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通讯员 张献怀;神经断了可以移植修复[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飞;神经寄养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和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蒋文莉;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3 何纯青;地震后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分级诊治及晚期手术治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4 张伟;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长节段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佟帅;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机理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杨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桂石;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的动态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孙鸿斌;Ca~(2+)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杜旭;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神经生长导向因子的影响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殷琦;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肌肉运动终板退变及再生的临床、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文冠;新鲜羊膜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郭志远;应用iTRAQ技术研究周围神经感觉和运动束Wallerian变性前后的差异表达蛋白[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张栋;基于“活血通络方外洗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4 李翔;光化学免缝合技术结合肠衣在坐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5 王维;颅脑损伤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D];承德医学院;2015年

6 徐成毅;不同长度聚乳酸膜小间隙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7 张赛;补阳还五汤防治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运动障碍的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陈娟;MR神经成像与DTI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9 王冠;三种物理方法促进兔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何纯青;5.12汶川地震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调查与治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198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198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8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