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出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特征 危险因素 临床转归
【摘要】: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特征、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对CRE感染的认识和控制干预,帮助临床用药治疗。方法采用1∶1∶1的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CRE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CSE)感染患者(CSE组)和未感染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的对照组,各64例,共计192个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预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呼吸道感染是CRE医院感染的最常见来源,占42.19%,患者的住院科室主要分布在儿科(31.25%)和危重症监护室(26.56%);通过CRE与对照组的多因素模型分析,只有气管插管和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CSE与对照组单因素比对分析,只有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是CSE感染的危险因素;气管插管和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CRE感染区别于CSE感染的危险因素;64例CRE患者中12例死亡,病死率为18.75%。结论新生儿、儿童和重症患者是CRE感染的易感人群;CRE最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与气管插管和CRE感染相关,是CRE感染区别于CSE感染的特有危险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prognosis and risk factors of Enterobacteriaceae (Enterobacteriaceae) resistant to carbapenem, so a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 of CRE infection. Methods 1: 1: 1: 1 case-control study was used. The patients with enterobacteriaceae infection resistant to carbapenem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collected. CSE group (n = 64) and control group (n = 64) without Escherichia coli or Klebsiella pneumoniae (n = 192); Result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as 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CRE nosocomial infection, accounting for 42.19%. The inpatient department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paediatrics (31.25) and crit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 (26.56%). According to the multivariate model analysis of CRE and control group, only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before infectio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CRE infection. By comparing the single factor of CSE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nly the use of antibiotics before infection was the risk factor of CSE infection.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before infectio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RE infection and are also risk factors for differentiating CRE infection from CSE infection. 12 of 64 patients with CRE died with a mortality rate of 18.75.ConclusionNeonates, children and severe patients are susceptible to CRE infection.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CRE infection was respiratory tract. The use of antibiotics before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CRE infection, which is a unique risk factor for CRE infection and CSE infection.
【作者单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检验科;
【基金】: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5A050502033)
【分类号】:R446.5
【正文快照】: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治疗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等[1]。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逐年上升,导致患者的治疗变得十分困难,住院时间延长,且病死率高[2-3]。本研究分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慧文;;471株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及结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2 王慧;;肠杆菌科细菌快速鉴定管(Ⅱ型)[J];湖南医学院学报;1979年03期
3 诸培明;用微机检索肠杆菌科细菌[J];临床检验杂志;1987年02期
4 冯明年,,刘志琛,李世福;肠杆菌科细菌的计算机鉴定[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5 周海凤,晏秀英,宫志芳;应用三种编码与常规法鉴定肠杆菌科细菌的结果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检验;1995年02期
6 姜杭华,吴振安;肠杆菌科细菌糖快速生化反应实验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年03期
7 刘丽文,赵延昌,李森,陈正荣,王艳华;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表型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年S1期
8 于建华,闫文婧;肠杆菌科细菌编码微量鉴定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3期
9 王志刚;电脑智能在肠杆菌科细菌分析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2年06期
10 徐岷,王玉萍,冯羡菊;肠杆菌科细菌684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云;苏小燕;梁珍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史芳静;黄文祥;杨均均;辛小娟;刘成伟;李崇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潘世扬;;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俞云松;;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昭丽;王霆;;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曲松耐药趋势的国内文献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乔登嫣;邢福军;梁勤;;甘肃省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罗鹏;张莉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敏感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陈贤君;李克诚;韩立中;陈慧红;倪语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基因型研究[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孙英姿;王华强;孙颖;梁冰;;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耐药分析[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方志军;周虹;方金峰;刘耀煌;;肠杆菌科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率分析[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 徐英春;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十分明显[N];健康报;2008年
2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肖永红;医院抗感染:新型抗菌药走上前台[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脓胸[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加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吕月蒙;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特征、耐药机制及药物发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陈淑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生物学及其临床感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鹏;肠杆菌科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胡付品;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所致医院感染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马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对磷霉素的耐药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娟;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NDM-1基因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2 仉英;转座子和质粒对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KPC-2)在肠杆菌科细菌中水平播散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王云娟;细菌耐药性分析及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娟;抗生素管理及手卫生对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渊婷;Carba NP试验检测CRE菌株的临床应用及CRE感染相关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6 杨春;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邢海群;肠杆菌科细菌显像剂氟-18 2-脱氧-2-氟山梨醇(~(18)F-2-fluorodeoxy sorbitol)临床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8 徐茶;携带bla_(NDM-1)基因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基因及其同源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9 刘淑敏;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及其临床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10 赵慧铮;宁夏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及同源性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01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401976.html